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籃球
  • 2022-08-19
簡介陝南邨建築內景 圖片來源於網路女主人在家中悉心保留下老上海風情:有80多年曆史的沙發、70多年曆史的鋼琴、玻璃鑲套的黃銅把手、半個多世紀前的法式烤箱,鑲嵌在牆壁內的活動燙衣板,還有西洋梳妝檯等

雅萍的名字含義是什麼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開啟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陝南邨

///

NOCITCE

上海的民宅,既有“邨”,也有“村”,這是上海的特色。邨的歷史久遠,最有標誌性的是蠟地鋼窗;村則多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成批造起來的房子,相當於“裡”。邨的地理位置、居民群體、建築型別風格等等,都與上海的歷史和文化氛圍息息相關。在上海,“邨”所代表的含義,既是住宅的格局,也是文化的境界。

陝南邨的地理位置

在上海的鬧市區,有一些風情萬種的知名馬路,陝西南路就是其中一條。開闢於1911年的一條法租界公董局的越界築路,以德國醫生寶隆的名字命名為“寶隆路”;1915年以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重新命名為“亞爾培路”;在1946年正式改名“陝西南路”。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陝西南路、復興中路,加上東面茂名南路圍成的一片區域裡,有一個著名的小區——陝南邨,1994年入選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陝南邨 圖片來源見水印

陝南邨位於陝西南路151-187號,原名金亞爾培公寓,上世紀四十年代由比利時建築師列文進行設計,現如今屬於法國的教會普愛堂。對於名字的來由民間流傳著諸多傳說。多數人認為名字來源於當時比利時皇帝的名字亞爾培,也另有傳說“金”字有“金屋藏嬌”之義,大太太們住在花園洋房,姨太太則住於此。“我們這兒嘛,以前過去也很有名的,叫段祺瑞。段祺瑞的小老婆就住在這個裡頭,住在對面一百五十九號裡。”陝南邨居民朱奶奶如是說。

陝南邨的建築特色

說起陝南邨,人們總能想到淡黃的水泥外牆與紅色的壁柱之間的相得益彰。不過令這片住宅與眾不同的絕不僅是歐式的建築外形。走入屋內,來客總會為樓梯旁的窗戶內鑲嵌著的幾塊藍色馬賽克玻璃駐足。西歐風情的細節設計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凌厲的美感。有時在午後陽光的投射下,屋內的地板上可以看見光與影巧妙的交疊。樓梯的黑色鐵欄杆和木製扶手、屋內的楊松木地板。。。建築內部其它的細節設計也留有上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獨有的考究。

陝南邨的建築多為四層混合結構,點狀公寓16幢,32個單元,二層磚木結構樓房3排,37個單元,另有汽車間86間。全部建築面積23147平方米,佔地面積1。62萬平方米。由於規劃佈置得當,房屋間距寬敞,並在空地上種植花草樹木,形成用地緊湊、通風采光良好、環境優美的居住小區。在小區零星邊角地上佈置汽車庫,為樂保障小區通路暢通,道路寬度窄5m左右。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為獨立式里弄公寓的典範,陝南邨大體格局是:單元一般呈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平面為四開間,一梯二戶,三面開窗,不與其他住宅聯接建造。由於利用點狀空隙得當,通風采光俱佳。樓梯盤旋,地板磨石,鋼窗蠟地,細節之處均頗為考究。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裡的建築在設計之初,每套本應一戶居住,包括起居室、臥室、餐室、廚房、浴廁間和傭人臥室等,分前後二段,前面為主要房間,室內均有壁櫥,臥室與浴廁間相通,隔牆為起居室,在起居室南端設有半圓形八角亭相通。起居室與餐室之間設活動拉門分隔,後面為次要房間,即廚房間、傭人臥室及小間套衛生間,以及為傭人使用的便梯。而且每幢公寓均單獨設鍋爐間、煤倉以及垃圾管道等。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見水印

陝南邨的建築外觀為水泥砂漿平塗表面處理,南側部分一至三層上下開口部之間採用紅色菱形圖案磚砌裝飾,四層開口部之間以垂直、水平線條裝飾。屋頂為四坡頂,鋪紅色瓦。各住戶設有暖爐,東西側各設一個煙囪沿外牆面向上伸出。建築物的南側東西角設有凸窗。整個建築外觀造型為英國亞當時期的住宅建築式樣。

陝南邨的人文魅力

1949年之前,陝南邨多為外僑居住,之後,原本一戶面積內多由幾戶合住。雖然有些逼仄,但房屋整體設計品質上乘,地段一流,並留有歐式生活痕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言談間流露居住在陝南邨,依舊是令人稱羨的身份象徵。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

陝南邨內的知識分子中,有不少文化名人。著名翻譯家周克希、著名記者舒宗僑、電影明星王丹鳳、電影藝術家陳敘一、作家黃裳等曾在此居住。在周克希的印象裡,這些名人日常進出,從無架子。鄰里們見到這些名人,也不會特意探頭打聽,或在外炫耀。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電影演員王丹鳳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樣是住在陝南邨的薛魯光,也在他的回憶中講述了對這片地方的感情。當時他家和著名電影演員王丹鳳是鄰居,他在三樓,王丹鳳住二樓。那時《女理髮師》熱播,人們為爭相一睹名星芳容,許多“粉絲”靜候街沿,轎車將王丹鳳送到邨前,她會步行回家,一般她會戴個大口罩,膽大的“粉絲”見了會主動上前招呼。這時,王丹鳳會摘掉口罩,熱情與街坊寒暄,一點沒有大明星的架子。

文化交流的視窗

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時,陝南邨的魯雅萍家庭被確定為“世博人家”接待家庭之一。半年時間,她家接待了四十餘批外國友人。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陝南邨建築內景 圖片來源於網路

女主人在家中悉心保留下老上海風情:有80多年曆史的沙發、70多年曆史的鋼琴、玻璃鑲套的黃銅把手、半個多世紀前的法式烤箱,鑲嵌在牆壁內的活動燙衣板,還有西洋梳妝檯等。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陝南邨建築內景 圖片來源於網路

每每外賓來訪,他們一家三口,還會熱情地用本地特色點心、演奏民族樂器等方式,積極向世界展示上海文化。這一年,為紀念陝南邨的比利時籍設計者,連來滬的比利時王儲菲利普王子一行都應邀到陝南邨的魯雅萍家做客。

陝南邨記憶

今年八十八歲高齡的朱奶奶已在陝南邨住了六十年。這個社群裡有許多像朱奶奶一樣的獨居老人,他們的兒孫輩大多都搬離了這裡,只剩下原來的老人們。清水紅磚的牆,多坡紅瓦的屋。街道兩旁種著“法國梧桐”,夏季梧桐茂盛濃密、遮天蔽日,冬季光禿的枝幹上掛著零星的梧桐葉,梧桐樹四季的變換,像極了陝南邨的昨昔與今朝。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見水印

陝南邨老居民丘奶奶向我們講述了許多舊事:我們這裡最早叫“皇家花園”,後來又叫“京兒丫北宮”,門口有一塊“歷史保護建築”牌,上面有一些基本介紹。後來就改成陝南邨了,但是老的人還知道,你住在皇家花園,當然這是比較有紀念意義的。陝南村還是比較合理的,對面有很多面包房、點心店啦,什麼都有。原來對面有美心點心店,我們對面叫“蔡志成”,小時候印象特別深,都是買各種食品的,很方便。以前很方便的,現在都改掉了。現在也還是挺方便的,因為畢竟是市中心,步行五六分鐘就是菜市場,郵局、電影院、醫院、徐彙區中心醫院,都很方便。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繪畫作品中的陝南邨 圖片來源於網路

陝南邨的鄰里關係與許多老式里弄有所不同。他們的生活並不如一些文學作品中描述的那般關係親近。老式的里弄由於空間狹窄,一棟樓房中通常有多戶居民一同居住,也使住戶大多來往密切,常有人組織集體的娛樂活動。而陝南邨中由於早先居住的多是有些文化的知識分子,鄰里間的交往延續了當時的模式,總是保持著一種令雙方都能感到舒適的得體距離,給彼此留有足夠的隱私空間。“那個時候就比較講究一點,沒多大事就不會跑到人家家裡去,除了小孩兒。”

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過但凡是在需要的時候,他們也絕不會吝嗇一點自己的幫助。“我們這邊就比較獨立一點,那個時候就好像會有一定的距離,你不需要人家幫助,就不會主動跑上門來的。但是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會有蠻多人來幫助的。我覺得這種交往方式比較舒服,別人不會無故來打擾你。你需要幫助他們就來幫助你,他們需要什麼你就去幫助人家。”

陝南邨有的正是這樣的公寓文化:彼此適宜的距離感和得體的修養禮儀。並非冷淡疏遠,而是恰到好處的默默關照。

本篇訪談部分均取自

2017-2019朱偉珏教授團隊

“南昌路口述史研究”資料庫

訪談 | 賀琦 冀晉華 郝孟琪

編輯 | 崔曉雪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

[2]搜狐 https://www。sohu。com/a/165296724_649794

[3]新浪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bdf480101c4qz。html

[4]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ews。com/a/2018-04-19/0038411619。shtml

[5]《開埠後的上海住宅》

[6]《老上海經典公寓》

原標題:《建築可閱讀|陝南邨的前世今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