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儒教 儒學 儒家之“三位一體”

  • 由 生活在歷史當中 發表于 籃球
  • 2021-06-10
簡介儒教主要表達這個世界的組織性和社會性的要求,相對易於理解,可以視為這個儒家整體世界的基石和門徑,其組織性外在的強弱可以依據不同的歷史條件予以調整,對於普通教眾,或者受眾而言,也可以被強化為某種特定的規範,比如傳統中國的倫理秩序

儒學三期是指什麼學

當下中國文化自覺,儒學復興之勢略有進展。但遍覽諸多言辭方略,其對儒學復興路徑的討論中,何為儒教,儒學,儒家的論斷中尚存缺失,意猶未盡。故特此提出個人的一種分析,與同道中人商榷。

簡單扼要的說,我個人認為,所謂儒教,儒學,儒家三者應做所謂“三位一體”的理解。也就是說,三者共同構建了“儒世界”,彼此之間各自有所側重,但不可分拆。這個觀點顯然是借用了基督教的神學觀點,至少是在言辭上,同時也符合中國文明“整體論”的氣質。下面加以分別的分析。

一,儒教

一般的,老生常談的論調,比如儒教是不是宗教之類的問題我就不在這裡多加辨析,意義不大。從中國文明自身的視角來加以考察,儒教是古典中國的國教,或者說,古典中國社會的組織形式就是儒教,或者儒家在真實世界中的存在方式,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是被兩千年的中華帝國史所印證的事實。實際上,這就完全表明了儒教社會性和組織性的特徵,這種特徵異於西方世界“一神教”的存在方式。或者說從表面上看,儒教缺乏一神教體系中組織和教法規範的嚴格性,但是這種缺乏實際上在以儒教為核心國家治理理念和具體行政方式上已經得到了補充。即便退一萬步來說,儒教結構相對鬆散,更多的藉助於倫理而不是所謂教規教條,但畢竟還是存在著哪怕是一個相對隱形的文化共同體來對整體的發展進行柔性的控制。也就是說,儒教當然具有社會性和組織性,至於和一神教以及佛教的差異,只能說是中國文明異於西方的特徵而已。

以上我說明了儒教在中國歷史中的存在形態。下面用同樣的邏輯來對今天的可能形態略加推演。直接了當的說,就是儒教在今天的世界中如何建立。儒家復興當中自身的組織化,和社會化的功能如何實現,應該講,這至關重要。沒有這個功能,所謂“儒世界”根本無從談起。我們知道,古典人類世界是被各大文明分割的世界,本質上是彼此孤立,獨立的體系,這個狀況今日已經無法存在。一神教文明作為強勢文明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這是常識性的觀點,無需過多討論。如此一來,儒教想復興作為國教的地位,即便在中國,也幾乎沒有可能性,理由很簡單,歷史發展不允許。 所以,我個人以為,可以考慮的途徑更應該是恢復古典中國計程車林傳統,走精英化,和小眾的路線,創設道堂和相應的組織結構,和當政者保持必要的溝通和協調。我想,這種設想是基本符合儒家的整體氣質和中國文化復興的訴求的,也是符合歷史正義的一種選擇。畢竟,儒家世界相對於一神教世界,本來就是更難的道路,況且,儒家,包括儒家世界的載體中國文明近百年來所遭受的打擊和創傷還只是在恢復的漫漫長途之中,全面復興時日尚遙遠。這就是我的基本判斷。

二,儒學

儒學相對易於理解,簡而言之,儒學就是一種學術體系。稍微具體一點的說,儒學包括了學習的內容以及教導和學習的方法,步驟,評價和等級等具體內容。基本上可以簡單地用現在的“學術規範”來予以置換。古典中國,這個內容主要是指“經學”和“史學”,我們都知道的必須的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以及歷史學“史記”,“二十四史”等等。但是今天要談儒學,我們恐怕就必須先從儒學的發展性談起,也就是說,我們幾天的儒學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要對整個人類發展史進行考察的,畢竟,我們今天只能站在全人類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具體的說,就是儒學在今天恐怕要考慮把西方的歷史和哲學,甚至神學的部分內容經過消化吸收以後容納進來,否則,完全傳統的治學模式是沒有說服力和生命力的。這應該是對今天的儒學提出的要求和挑戰。

三,儒家

我理解的“儒家”這個詞彙,其實如果要能用“儒者”,或者“儒士”來表達可能更貼切一點。傳統上,我們對“儒家”和“儒教”基本上是不做區分的理解,或者說區分很細微,總之,都是某種組織化形態。我個人以為,“儒家”還是做“導師”的意義理解會比較好一點,這是一個純粹個人化的概念,把“儒家”理解為“成就者”,也可以說是倫路里面反覆提及的“君子”,會增強上述“儒世界”的神聖感和終極性的訴求。再者,這種理解方式和儒家的一貫的清明理性,以及道成肉身的理念也基本符合。本質上,儒家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那麼作為儒家世界的“成就者”自然也就是所謂的“賢人”,甚至“聖人”,同時也是不斷學習,更新自我的人格,並不存在褻瀆的問題。與此同時,這樣的“成就者”也就自然能夠充任儒教社團的領袖位置,尤其是精神領袖,具有榜樣和領導者的現實意義。

四,總結:

簡單總結一下,儒教,儒學,儒家分別了表達了儒家整體世界的一個區域性存在方式或者特徵,各自具有不同的,但確定的內涵,並構造出一個完整的儒家世界,該世界的存在方式在不同歷史時段存在差異。解釋一下,這個所謂儒家世界的提法從最廣大的意義上講類似於中國古典的“天下”概念,但亦可以縮小至一個規模很小的社群概念。儒教主要表達這個世界的組織性和社會性的要求,相對易於理解,可以視為這個儒家整體世界的基石和門徑,其組織性外在的強弱可以依據不同的歷史條件予以調整,對於普通教眾,或者受眾而言,也可以被強化為某種特定的規範,比如傳統中國的倫理秩序。儒學是學術,是道路,是儒家追隨者進階的途徑,是比較高階的要求。儒學表達了理性和不斷求知,精進的訴求。儒家是導師和領袖,他表達了儒世界超越性的一面。

儒教 儒學 儒家之“三位一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