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古代的學習壓力不比現代小,但有一點現代是絕對禁止的

  • 由 山川文社 發表于 籃球
  • 2022-07-30
簡介在明朝,有的學校會設立各種記錄薄,將學生的平日好壞表現均一一記錄

受罰的罰還能組什麼詞

教育,一直都是個核心話題。

“學校”一詞中的“校”,最早應該可以追溯到夏朝。在夏朝,已經出現了以教為主的學校,稱之為“校”。

古代的學習壓力不比現代小,但有一點現代是絕對禁止的

那麼,古人和今人上學,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呢?

撇開所學內容不談,單從入學的年齡、是否有體罰、如何考試記分等,各朝代都有其特點。

先來看看入學年齡。

現在的制度是“一刀切”,當年8月31日以後出生的娃,只能在第二年報名入學。由此催生了一個現象,只不過比例相對不高,就是一些產婦會提前將孩子給“剖”出來。

而在古代呢?

入學年齡相對寬泛,基本在8到15歲之間。8歲入學堂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一直到明清,只要不過14、15歲,基本都可以入學。也因此,在學校中8歲的小娃和15歲的大娃,同背《三字經》那是相當正常的事。

古代的學習壓力不比現代小,但有一點現代是絕對禁止的

唐朝時期,入學年齡會稍早些,和現在相仿,6、7歲進學堂。那時,家裡條件稍好些的,早早就開始了教育子女,如:孫思邈,7歲入學,已經可以“日誦千餘言”。

不過,也有人建議入學的年齡要視人而定,可以放寬至20歲。如:明朝魏校在《莊渠遺書》所言,家中若有子弟在6、7到20歲,都要送去讀書。但在歷史上,真有一位大齡的小學生,北魏人劉蘭,進學堂時已經30多歲了。

在古時,不好好讀書,被先生體罰是很普遍的事,有時甚至連家人一併受罰。明朝黃佐在《泰泉鄉禮·鄉校》中就明確規定,如果無故逃學達到3次,“撻罰如前,仍罰其父兄”,“撻罰”就是體罰的意思。

然而,有罰自然有獎勵,且可以“將功抵過”。明朝的沈鯉認為,勤奮、有進步、遵守校規的學生,就該得到一次免於處罰的獎勵,如果遇到需要受罰時可以抵免。此外,明朝的官吏葉春及在辦學時,還邀請家長參與學堂管理。

古代的學習壓力不比現代小,但有一點現代是絕對禁止的

其實,學生的行為考核,也是古時教育注重的一塊。

在明朝,有的學校會設立各種記錄薄,將學生的平日好壞表現均一一記錄。有時候會讓學生自己填寫,自我評價。

那時的學習,並不比現在寬鬆。讀《宋會要·崇儒》,國子監的小學生課業也不簡單,“八歲能誦一大經,日書字二百”,“十歲加一大經、字一百”,12歲以上繼續加一大經、字200。更有甚者,12歲以上的孩子,每天學經外,還得練500個毛筆字。

古時的考試和現在差不多,有“日考”、“月考”和“季考”。不過,考試會根據學校而定。在元代的上元縣(今南京市內),就對小學的考試時間做了規定:每月的初三、十六兩天,出題者和監考者有兩班人。

古代的學習壓力不比現代小,但有一點現代是絕對禁止的

對於明朝的考試製度有了變化,各學者的看法各異。有人建議“朔望日考試”,也有人主張“三六九會課”。到了清朝基本定型,是根據所學內容及教授方式不同,而採取不同的考試製度。

例如:

公課和月課,就是一個月考一次。

朔望課,則是半月一考。

季課,每個季度一次,一年考4次。

還有會課,是多次考,義學是抽考。

另外是“補試”,考的不好的學生不用太擔心,還有機會。

考試的“分制”,一般為“十分制”、“打勾制”和“評語制”等。而“打勾制”,不是真的打個“√”,表示優秀。一般用“○”表示很好,次一點是“△”,再次就是“×”了。

古代的學習壓力不比現代小,但有一點現代是絕對禁止的

在古時,並非人人都能入學,也不是人人都能上好學校。如:國子監的小學,面向的就是官員的子弟。

那時,沒有中考的說法,讀完小學,直接大學。小學一般是“七年制”、“八年制”或“十年制”,最短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小學讀完直接升入太學、國子監一類的高等學府。但即使在國子監讀書,也只有50%名額可以讀大學。

在宋朝,宋徽宗期間頒佈過一條“三舍升補法”,班級分“外舍”、“內舍”、“上舍”三等,新生當然都在“外舍”,成績好的會進入“內舍”,考試再好的就是“上舍”。但實際上,這種快慢班更有“留級”和“升級”的味道,使得“三舍法”一度成了當時全國小學的模式。不過,該制度很快遭人抵制,這不是變相將學生強行排出了“三六九等”嗎?

可見,不止是現代,古代的教育不公平現象也很嚴重。

古代的學習壓力不比現代小,但有一點現代是絕對禁止的

元朝時期,學校教育發展迅猛,至元28年(1293年),全國共設有學校21300餘所。到了明清時期,義塾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因為,義塾是免費的,所以解決了窮人家小孩上學的問題。

今人讀書,看似升學壓力大,但看古人,在科舉時代即使生於官宦家庭,沒有貨真價實的本領,畢業都是問題。

當然,他們是可以花錢捐官的。

參考資料:

【《泰泉鄉禮·鄉校》、《周禮·地官·師氏》、《宋會要·崇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