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以歌為藥:音樂治療讓失語患者“唱”出語言

  • 由 新華社新媒體 發表于 籃球
  • 2022-07-03
簡介張曉穎所在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於2016年7月成立音樂治療中心,共有4位專職音樂治療師

接受治療片語怎麼寫

以歌為藥:音樂治療讓失語患者“唱”出語言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於2016年7月成立音樂治療中心,共有4位專職音樂治療師。新華社記者 王曉潔 攝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王曉潔、陳鍾昊、滿意)自小學習音樂的張曉穎,如今每天都會彈彈電子琴或吉他,經常唱歌,有時還會用到KTV裝置。對她來說,這是興趣愛好,也是本職工作。作為一名音樂治療師,她用音樂為許多神經系統受損的病人帶來希望。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在診室裡,張曉穎對一位53歲的老人彈奏並哼唱《茉莉花》。老人半年前左腦出血,語言功能受損,現在說不出話。

聽到音樂,老人逐漸抬起頭,跟隨節奏哼出調調,但唱不出歌詞。張曉穎隨即換了一首《南泥灣》,老人隨節拍點頭,發出“泥”字。

“很好!可以繼續來做康復。”張曉穎說,患者雖然失語,但聽到熟悉的歌曲時會產生語言“組塊效應”的條件反射,不自覺地隨著旋律把歌詞唱出來。

張曉穎介紹,“組塊”是人的一種語言記憶模式,就像拼圖一樣,有些字詞會固定搭配,形成一個較長的片語或短語,儲存在長久的記憶裡。因此,有些患者大腦功能受損時,聽到熟悉的歌曲,仍能不自覺地唱出歌詞。

以歌為藥:音樂治療讓失語患者“唱”出語言

張曉穎向參觀的客人演示音樂治療。受訪者供圖

張曉穎建議患者家屬逐漸引導患者“唱”出“你好”“喝水”等日常生活用語,幫助其恢復簡單的語言交流功能。“音樂能夠調動全腦的活動。雖然患者左腦的語言中樞出現問題了,不能說話,但在右腦功能良好的情況下,患者可以唱歌,這為他們恢復語言功能打開了一扇窗。”張曉穎說。

在國際上,這種治療被稱為神經學音樂治療。張曉穎所在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於2016年7月成立音樂治療中心,共有4位專職音樂治療師。與一般的會診不同,醫生詢問的情況非常仔細,包括患者的年齡、籍貫、職業、文化程度、性格等,治療師會綜合考量,選取適合患者的歌曲。

自2016年音樂治療中心成立以來,張曉穎共接診了17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最小的1歲半,最大的87歲,這些患者大多患有腦卒中、腦外傷、脊柱損傷等中樞神經類系統疾病。

“神經影像學的檢查結果顯示,部分病人在接受音樂治療後甚至出現腦功能改變。”北京博愛醫院神經康復科主治醫師吳曉莉說,一些腦卒中後失語完全說不出話的病人經過幾次音樂治療,就能隨著旋律唱出歌詞,並說出簡單詞彙。

博愛醫院採用多學科會診模式對病人進行分診,隨著正面反饋越來越多,治療效果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科室將相關病人分診到音樂治療門診。

以歌為藥:音樂治療讓失語患者“唱”出語言

張曉穎為病人彈唱他熟悉的歌曲,引導其“唱”出日常用語。新華社記者 王曉潔 攝

“音樂治療在早產兒護理、緩解疼痛、失語症康復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還可以用於治療抑鬱症、孤獨症等疾病。”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治療師行業委員會主任高天說。

1996年底,高天回到中國,進行音樂治療的普及與推廣,張曉穎便是他的學生之一。2011年,音樂治療師行業委員會成立,開始實施註冊音樂治療師的認證。目前,獲得認證的音樂治療師大約200人。

高天表示,音樂治療師的資格認證非常嚴格,大學的音樂治療本科學習時間需要4年至5年,而面向社會的音樂治療師培訓班的學員需要在2年中完成10門課程和1040小時的全職實習。

“20年前,許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音樂治療,但現在,很多醫生、護士和心理諮詢師都會報名學習音樂治療。”高天說。

目前,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國內16所高校開設了音樂治療專業;北京、上海、無錫、深圳等城市的多家醫院也開設了音樂治療門診,還有一些醫院會不定期開展音樂治療方面的交流與科研課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