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福建安溪鐵觀音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籃球
  • 2022-06-03
簡介安溪縣宣傳部有關人士介紹,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孕育了多項茶樹無性繁殖的技術,並創制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

茶葉的香味怎麼來的

N海都記者 孫鵬偉

5月20日下午4時許,聯合國糧農組織官方微博賬戶釋出訊息,福建安溪鐵觀音文化系統正式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

據瞭解,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02年發起的一個大型專案,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並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與保護,使之成為可持續管理的基礎,最終促進可持續農業的振興和農村發展目標的實現。

福建安溪鐵觀音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何為安溪鐵觀音文化系統?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是以傳統鐵觀音品種選育、種植栽培、製作工藝和茶文化等為核心的複合農業生產系統,以及所呈現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特徵,其核心區位於西坪鎮、虎邱鎮、蘆田鎮,緩衝區位於其它21個鄉鎮,2014年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安溪被公認為茶業界作出三大歷史性貢獻。一是明朝成化年間,發明創制了“半發酵”烏龍茶製作技藝;二是在清朝雍正年間發現了安溪鐵觀音這一珍稀茶樹品種;三是發明了“短穗扦插”茶樹無性繁殖技術。安溪縣宣傳部有關人士介紹,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孕育了多項茶樹無性繁殖的技術,並創制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明末清初,安溪茶農發明了獨特的製茶工序——包揉,形成了獨特的“半發酵”茶類——烏龍茶,同時根據季節、氣候、鮮葉等不同情況靈活運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術。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推廣了帶狀茶-林模式。樹種以豆科的喬木和小喬木為主,起到根系固氮、夏天遮蔭、冬天落葉覆蓋地表的功能。套種一年生綠肥,梯壁種草護草,以覆蓋地表,保持水土,提供生物棲息場所。從種植、管理、加工、到銷售、品飲的整個系統都蘊含了深刻的生態學哲理。

可以說,安溪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造就了獨特的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和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承,是當之無愧的農業文化遺產。安溪縣原縣委書記高向榮介紹,安溪鐵觀音是“天、地、人、種”的完美結合,其製作歷經三大階段、十道工序,被譽為最高超、最精湛、最獨特的製茶技藝,茶葉煉骨涅盤、揉捻成香,形成“觀音韻”、“蘭花香”的高雅品質,印證了根脈傳承的匠心精神。

福建安溪鐵觀音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以茶為媒,溝通世界

千百年來,茶已滲透到茶鄉人民的生產生活中。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因悠久茶文化歷史而形成獨特的鬥茶、敬茶、茶藝等茶文化習俗、禮俗。以茶待客、以茶為禮,形成“安溪人真好客,入門就泡茶”、“未講天下事,先品觀音茶”的獨特的安溪茶禮文化。茶農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相互交流、切磋、比試各自的製茶技藝,形成獨特的民間技藝切磋形式——鬥茶。

在國家級非遺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傳承人魏月德看來,安溪最精彩的茶俗當屬“茶王賽”,與茶葉一起繁衍生息,經久不衰。每逢春秋茶葉上市高峰期,茶農們攜帶各自制作的上好茶葉聚在一起,由茶師主持,從“形、色、香、韻”諸方面細細品評,評選後還舉行茶藝表演、茶王拍賣會及“踩街”活動。

據瞭解,為傳遞“純、雅、禮、和”的茶道精神,1994年安溪鐵觀音茶文化藝術團成立,創編了一整套具有安溪茶鄉風格、融傳統茶道和現代精神於一體的“安溪茶藝”節目。25年來茶藝團應邀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傳播安溪鐵觀音茶文化,茶藝表演也成為“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的精妙體現。

從輸出茶葉的傳統做法升級到輸出茶文化,這是安溪鐵觀音深化傳播內涵的新興氣象。從茶瓷之路到東西方茶酒對話,千百年來,安溪以茶為媒,持續溝通中西文明。

福建安溪鐵觀音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編輯:小余

【來源:海峽都市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