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 由 邑人電影院 發表于 籃球
  • 2022-05-26
簡介現在,我們運用羅伯特·麥基的故事結構觀點來看看,導演是如何一步步講述這個關於勇氣的故事的影片一開始,一群穿著校服的學生各自舉著四個上面分別寫著“傳統”“榮譽”“紀律”“優秀”等詞語的旗子,在一陣肅穆悠揚的蘇格蘭風笛聲中,緩緩走進一個大廳

角子組什麼詞

本文作者:Joker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電影《死亡詩社》由《楚門的世界》導演彼得·威爾執導,已逝好萊塢男星羅賓·威廉姆斯主演。影片曾獲得1990年,第62屆奧斯卡最佳劇本獎。

電影劇本根據作者托馬斯·舒曼在蒙哥馬利·貝爾學院(一所位於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男子預備學校)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講述了一個不喜歡循規蹈矩的老師基廷是如何激發並鼓舞一群深受傳統教育影響的學生勇敢突破自我、尋找個性表達的故事。影片中基廷老師的角色靈感來自於康涅狄格大學的英文教授薩繆爾,是作者托馬斯·舒曼曾經在蒙哥馬利·貝爾學院讀書時的老師。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本片劇情十分緊湊,線索脈絡清晰完整,事件設計均緊緊圍繞主題與核心事件展開,稱得上是一部非常標準規範的好萊塢經典敘事電影。

現在,我們運用羅伯特·麥基的故事結構觀點來看看,導演是如何一步步講述這個關於勇氣的故事的

影片一開始,一群穿著校服的學生各自舉著四個上面分別寫著“傳統”“榮譽”“紀律”“優秀”等詞語的旗子,在一陣肅穆悠揚的蘇格蘭風笛聲中,緩緩走進一個大廳。

在這個大廳裡,坐著的是一大群等待開學的莘莘學子以及驕傲不已的家長,當然還有那些嚴肅認真的學校老師(其中就包括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基丁老師)。而在隨後的校長演講中,我們得知,剛才那四個詞語代表著這個全美最優秀的預備學院的校訓精神。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在這個不到五分鐘的場景中,導演為我們展示了接下來故事的發展環境與氛圍,同時,也乾淨利落地引入了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基廷老師。

接著,是孩子們入住校舍和告別家長的環節。這兒,影片交代了作為學生身份的其它幾個故事主角——頗具領袖氣質卻不得不屈服於強勢霸道父親的尼爾·佩瑞,活在哥哥陰影下、害羞內斂的託德,聰明卻非常嘴欠的卡梅倫,還有其它三個同樣處於青春叛逆期但又性格鮮明的諾克斯、米克斯和多爾頓。

五個主要角色聚集在尼爾和託德的宿舍中,調侃著學校的校訓精神,談論著新學期的種種活動計劃。這時,尼爾的父親進來,輕鬆的氛圍一下子凝重起來,他是來通知尼爾這學期應該少參加活動,以學業為重,這也為後期父子倆的矛盾埋下了一個伏筆。而父親對於尼爾當眾的一句脫口回答都無法忍受,則凸顯了父權的極度強勢和尼爾的過度壓抑。

然後,鐘聲響起,孩子們紛紛步入課堂。

這一部分,導演先用幾個不同的場景交代了學校其他老師的上課,嚴苛的制度、繁重的作業和僵化的教學無一不和接下來基廷老師新穎、輕鬆、激情的教學模式形成強烈對比。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更重要的是,基廷老師大膽自由且飽含真情的演講式教學,將孩子們的心從傳統觀念的束縛中開始釋放出來,引導他們意識和領略到生活的真諦以及藝術和詩歌應該有的真正形式。

基廷老師的一番演說彷彿丟在平靜水面上的一塊石頭,在孩子們的內心激起了一陣陣漣漪,它破壞了孩子們原本安分守己的生活,讓這堂精彩的課程構成了本片的第一個大”鉤子“——也就是所謂的

“激勵事件”,這場激勵事件發生在影片的第二十分鐘左右,位於全片的四分之一處(一般意義上激勵事件應該出現的時間點)之前,這讓全片顯得節奏明快,容易抓人。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這裡插入諾克斯遇到心上人的次情節,這個情節並非與故事主線毫無關聯,看到最後,你會發現,基廷老師不止激發了學生們對於詩歌乃至藝術的勇敢表達,還從愛情等生活方面給予了他們莫大的勇氣,所以這個一開始看似和故事主線平行的次情節,實際上最後還是迴歸到主題中來,讓影片的故事線顯得尤為聚攏。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激勵事件結束,自然就需要進一步展現故事的進展糾葛。孩子們對於這樣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師自然充滿了好奇,這好奇心引領著他們開始調查基廷的過去,經調查得知基廷老師曾是學校”死亡詩社“的成員之一,因此孩子們開始效仿基廷老師,重組死亡詩社。

至此,影片自然地步入正題。

伴隨著一陣類似詭異而又神秘的背景音樂,孩子們在夜晚整裝待發,像“死亡詩社”的前人一樣,奔向那個代表著自由和詩意的山洞。

在尼爾有模有樣地模仿基廷老師引用梭羅散文小說《瓦爾登湖》中的名句開場後,大家剛開始還顯得有些拘束和無所適從,這也許是因為他們做這些事的出發點只是新鮮好玩,或是為了勾搭妹子,但在一次次的讓詩歌如同蜜汁一樣從舌尖流出時,他們愈來愈沉靜在詩歌帶來的意境與韻律當中。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在接下來的幾天課程中,基廷老師繼續用各種看似匪夷所思的大膽教學,進一步打開了學生們的心門,這其中最精彩的應該是,一向連說話都緊張的託德,也在基廷的激發下,當眾吟出優美的詩句,這無疑讓孩子們更加肯定基廷的做法。但是如果所有事情進行的這麼順利,那麼便失去了戲劇最重要的元素——衝突和矛盾。

在前面70多分鐘的鋪墊和伏筆後,主人公的危機開始呈現出來,

先是查理利用自己校報編輯的身份,以死亡詩社的名義,將要求學校招收女生的提議塞進校報,導致校董大發雷霆,開始追查死亡詩社,並進一步懷疑到基廷老師,接下來又是尼爾父親把尼爾的自殺歸結到基廷老師的刺激下,兩個危機的疊加,導致學校不得不處理基廷老師。但是孩子們是如此的喜愛基廷老師,他們怎麼忍心看著開啟自己心扉的老師,因為自己的過失而遭受懲罰。於是,這樣的兩難處境推動著故事走向了高潮和結局。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在結尾,孩子們面對著校董的威逼利誘,不得不違心指證基廷,導致基廷只好被解僱,離開學校。

就在基廷回教室拿完私人物品準備離開時,最害羞膽小、也是受基廷影響最大的託德——正如基廷之前所教的那樣——勇敢地站在桌子上向基廷致敬,其他人也在積壓的種種愧疚、感激等情緒的影響下,陸續站到桌子上。這場戲雖然無聲,但是

在前面紮實的事件鋪墊以及層層的情緒堆積下,整場戲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張力,爆發出來的情緒推動著整個故事達到了高潮。

最後,在託德的凝望下,影片戛然而止,讓人回味無窮。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以上,便是從影片的結構和劇情部分一步步為大家拆解整個故事,但

結構只是好的故事的其中一面,一個好的故事還離不開角色的成功塑造和各種巧妙的細節設計。

對於全片核心人物基廷來說,它為處在這麼一個封閉壓抑環境當中的學生插上了自由和激情的翅膀,但最後卻不得不受到懲罰,離開學校,這不由地讓人聯想到為人類盜取火種,最後卻被宙斯用鎖鏈綁在高加索山脈的一顆岩石之上的普羅米修斯。

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曾根據這個希臘悲劇英雄創作過同名的詩歌作品,只是沒有出現在本片當中,不過拜倫為數不多的的經典抒情詩歌《she walks in beauty》倒是出現在了片中。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另外,基廷老師讓學生們稱呼他為“船長,哦,我的船長”,這來自沃爾特·惠特曼獻給美國總統林肯的詩歌,林肯帶領著黑人走向自由,但最後卻遇刺身亡,這也恰似基廷的命運,於是

兩者之間巧妙地形成了互文。

當然基廷的成功也離不開羅賓威廉姆斯充滿激情和深度的演繹,他為這個悲劇角色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氣質,他慷慨激昂的演說和對詩歌與藝術的真情流露,讓我深信他就是那個充滿智慧和深情的詩人和老師。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觀看影片時會發現,故事基本上都在基丁老師和幾個主要學生中展開。講述的也是基丁老師突破原有教學桎梏,啟發學生要敢於創新的故事,其餘人和其它事的筆墨甚少,就算有也是為推動故事發展而出現。

如果對比舒爾曼編寫的原劇本,我們會發現其實導演彼得威爾在節奏的疾徐和結構的緊湊上,要比原劇本更加簡練有力。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在此拿基丁老師的出場來舉個例子,看看原劇本和影片中是如何分別介紹的。

影片中,我們已經知道基丁老師是在開學典禮上就被諾蘭校長介紹給所有師生——因為上一任的英語老師光榮退休,因此基丁老師接任新學期的英語課程——基丁老師站起來,在校長的畫外音中,接受大家的掌聲與歡迎,而這發生於影片開場後的第二個場景(第一個是是後臺),全片第四分鐘左右。

原劇本中是怎樣介紹基丁老師出場的呢,以下是基丁老師第一次亮相前的所有。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劇本原文:

1.內景 韋爾頓男子中學餐廳 白天 不同的鏡頭

攝製人員名單。

左側是一幅一人高的壁畫,畫著一群男孩學生仰慕地看著一個代表自由的女子。右側的壁畫表現一群青年男子在公司會議室聚集在一位實業家周圍。兩幅壁畫之間,站著一個男孩。

一曲奇特的粗俗音樂般的聲音在“嘭嘭”聲中時斷時續。一位教師匆匆跑向那個男孩,給他整整領帶,把他帶走。

在另一面牆上有一幅同真人一般大的肖像,那是一位19世紀的蘇格蘭人,身著褶襉短裙。在肖像前,是一隊少年手持小旗,還有幾個舊式裝扮的老人組成一支隊伍朝前行進。緊張的少年們(

7年級學生

7年級學生

)排好隊,並接過蠟燭。他們互相點燃手中的蠟燭,直到每人手中的蠟燭都被點著。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突然,那曲音樂爆裂似地響起,音色華美,是蘇格蘭風笛。吹笛人穿著和肖像人物一樣的褶襉短裙,領著佇列開始朝前行進。

2.內景 與餐廳相鄰的走廊 同上

吹笛人走進一座石板與石頭砌成的門廳。他古色古香的風笛發出的悠揚之聲在整幢建築裡迴盪。這時佇列中其他人全部尾隨著他前行。他領著眾人走向走廊盡頭,又走過門口的階梯,進入——

3.韋爾頓古老的石質附屬教堂 繼續

教堂裡坐著兩百個高年級男生,他們大多數身穿黑色校服,坐在中央通道兩旁的座位上,看著這支隊伍一直行進到前方的高臺上。大多數男孩身旁都坐著他們的父母。

用不同的角度顯示這支行進的隊伍中4個16歲的男生和他們手裡的小旗;每個男生都穿著世紀之交流行的舊式服裝。每一面旗上都寫著一個不同的詞:一面旗上寫的是“傳統”,下一面是“光榮”,第三面是“紀律”,最後一面寫的是“卓越”。

老人們都70開外了,做的也是老一套,顯然是該校最老的校友,每一位都穿著他們那時的校服,胸前彆著姓名籤。他們走到臺上。

7年級學生手持蠟燭,略顯緊張和矜持。在向前行進時,全都注意自己手中的燭光。一個男生的蠟燭忽然被刮滅,他忍不住哭了。

吹笛人站在高臺上的一角,原地踏步。他身後坐著30幾個穿著黑袍的教師。隊伍中年老的校友們全都在高臺上的貴賓席落座。

那4個持旗的學生溜下中央通道,坐到聽眾席中的父母身旁。7年級學生也在他們父母身邊就座。一個穿粉紅色與黑色相間長袍的男子從隊伍後面走到前面,並上了講臺。他是校長蓋爾諾蘭。他身材高大,60歲左右。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音樂聲停。

音樂聲停。

諾蘭:女士們,先生們,尊貴的校友們,同學們:今年是韋爾頓男子中學建校一百週年。

掌聲響起。整個大廳立即充滿暴風雨般的歡呼。這段歡呼聲持續的時間不長不短,諾蘭示意眾人落座——

諾蘭(

繼續

繼續

):一百年前,1859年,就在這個地方,坐著41個男學生,被問到了如今在每個學期開始時都要向你們提出的同一個問題:先生們,四大臺柱是什麼呢?

全體學生起立。發現託德安德森坐在他父母中間。託德16歲,相貌俊美,但神情沮喪,好像缺乏信心,很不高興。他戴著姓名籤,但沒穿韋爾頓校服。其他人站起來後,母親捅捅他。託德站起。看著其他學生,同時——

男生們(

齊聲答道

齊聲答道

):傳統!光榮!紀律!卓越!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全體坐下。託德也坐下。又一次安靜下來。

諾蘭:韋爾頓男子中學在她的第一年,畢業了5個學生。去年畢業了51個學生,其中75%進入了常春藤名牌大學(

掌聲

掌聲

)!

在校長講話當中,我們特別看見諾克斯奧弗斯特里特和查利道爾頓,兩個16歲的男生,都身穿韋爾頓校服。諾克斯(

坐在父母中間

坐在父母中間

)拿著小旗。他一頭捲髮,顯得外向,矮小但結實。查利也同父母坐在一起,長著一張俊美而友好的臉。他沒拿小旗。在諾蘭提到常春藤大學時,這兩個孩子都面露喜悅之色。

諾蘭(

繼續

繼續

):這種成就是我們堅持嚴格紀律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你們的父母把你們送到這裡,交給我們。這就是為什麼我校是全美最好的預備學校(

更多的掌聲

更多的掌聲

)。新生們,(

聽眾扭頭去看新生——7年級學生和轉校生。其中有託德安德森,他顯得十分忸怩

聽眾扭頭去看新生——7年級學生和轉校生。其中有託德安德森,他顯得十分忸怩

)你們成功的秘訣就在我們這四大支柱上。這是本校的校訓。這將成為你們生活的基石。韋爾頓社代表理查德卡梅倫……

在聽眾席中,離託德不遠,坐著一個拿小旗的男生——16歲的理查德卡梅倫,他同父親長得非常相像。他急切地站起來。他太急了。

卡梅倫:到,先生。

諾蘭:什麼是傳統?

卡梅倫:諾蘭先生,傳統就是愛校、愛國、愛家。我們韋爾頓的傳統就是做到最好。

諾蘭:好,卡梅倫先生。韋爾頓社的代表喬治霍普金斯。什麼是光榮?

卡梅倫坐下。他父親面露得意之色。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霍普金斯(

畫外音

畫外音

):光榮就是尊嚴和恪盡職責!

諾蘭:好,霍普金斯先生。光榮社的代表諾克斯奧弗斯特里特——

諾克斯正是剛才我們注意到的那個持旗人。他站了起來。

諾克斯:到。先生。

諾蘭:什麼是紀律?

諾克斯:紀律就是尊重父母、老師和校長。紀律來自內省。

諾蘭:謝謝你,奧弗斯特里特先生。光榮社的代表尼爾佩裡。

諾克斯坐下。他的父母驕傲地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尼爾佩裡站起。有些男生上裝翻領上綴著兩三個成就徽章,而尼爾上衣兜上綴有一串。他16歲,嚴肅認真,是一個生來的領袖人物。然而,在他的眼睛裡隱藏著強烈的憤怒與不滿。他身邊坐著他的不苟言笑的父親佩裡先生。

諾蘭:卓越,佩裡先生。

尼爾(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背誦

背誦

):卓越是努力工作之果。卓越是在學校和多個地方取得成功的秘訣。尼爾坐下。他不看父親,父親也不看他。

諾蘭:先生們,在韋爾頓,你們學生將比以往工作得更加努力。你們的回報將是我們大家期待於你們的成功。現在我想請韋爾頓健在的畢業生中最年長的一位講話,有請1866屆的小亞歷山大卡邁克爾先生。

臺上的一位耄耋老翁不讓兩邊的人攙扶,慢慢走向講臺。聽眾起立,再一次歡呼。

淡出

淡出

4.外景 韋爾頓男子中學中心草坪 白天

韋爾頓男子中學的校舍是一組傳統風格的石質建築。現在已經是1959年,但這與韋爾頓毫不相關。這所學校固守自己的傳統,全然與外界的政治和風潮隔絕。

學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待在一頂巨大的帳篷下。便於隨手取用的食物、咖啡、茶以及兌水的潘趣酒等都擺在鋪著白桌布的桌子上。查利的母親站著,溺愛地整理查利的頭髮。然後親親他。諾克斯的父親深情地用一隻手摟著兒子。佩裡先生站著,整理尼爾上衣上綴著的成就徽章。託德安德森的父母站在一邊同另一對家長閒談,沒有注意託德被冷落在一旁。諾蘭先生走過,看看託德的姓名籤。

諾蘭:啊,安德森先生,你可要加把勁兒才行啊,年輕人。你哥哥是我們最好的學生之一。

託德(

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

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

):謝謝您。

尼爾的父親帶著尼爾走向諾蘭先生,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佩裡先生(

似有些不安

似有些不安

):蓋爾。我聽說新來了一位初級英語老師,是怎麼回事?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從以上原劇本中,我們可以看出,基丁老師出場是在劇本當中的第三個場景,也就是湖邊發生,對他的出場鋪墊介紹也和影片中的直接介紹並無太大區別。

而在這之前的第三個場景,也就是校長講話的禮堂場景中,這一段和影片中最大的區別是在引入幾位學生主角的同時,詳細地解釋了四大臺柱的內容。

這的確強調了四大臺柱對於學校的意義和內涵,但事實上,這四個臺柱的含義從字面上基本就能夠理解,如此一大段的闡釋不僅稍顯多餘,還大大地拖慢了影片的節奏。這對於這樣一部沒有特效、沒有大場面的文藝片來說,很容易讓普通觀眾失去耐心。因此綜合考慮,去掉這些冗餘戲份對影片的節奏和結構明顯利大於弊。

類似這樣的簡化劇情在其它多處地方都有出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劇本,悉心比較,在此不一一贅述。

從劇本的角度出發,拆解《死亡詩社》

諾蘭:戈萊登先生去馬爾福當了校長,所以我們聘請了約翰基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