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少年不懂清明意,讀懂已不再年少

  • 由 寶藏男孩了 發表于 籃球
  • 2022-05-18
簡介我們漸漸懂得,人生的旅途中,沒人能陪你到最後

一個三點水一個敘讀什麼

梨花風起正清明。

轉眼,又是一年人雨紛紛時節。

年少,“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還不懂清明的莊嚴肅穆、清潔明淨。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在世事無常、人情冷暖、悲歡離合的生命浮沉裡,這才對清明有了真切的感悟。

01

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告別

一位朋友感慨,人到中年,非常害怕半夜接到電話。

祖輩、父母輩,都已是風燭殘年。有幾回夜半被鈴聲驚醒,心裡咯噔一下,生怕傳來不祥的訊息。

同學、朋友中,因一場疾病,或一場意外,有人突然便消失在這個世界。

點選他們的微信,頭像依然那麼生動,聊天記錄若在昨天,卻再也得不到一個回覆。

東航空難,再一次告訴我們,很多人,我們其實已見完了這輩子的最後一面。

人到中年,參加喪禮的次數,漸漸頻繁。死亡,成了無法迴避的結,令人無奈又無力。

或許,人生,本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告別。

常耿耿於懷的是,上一次離別,總那麼匆忙隨意,輕描又淡寫,誰曾想一別已成永訣。

“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似乎總在追趕,總是留下遺憾。

少年不懂清明意,讀懂已不再年少

從此,於清明,有了更多的緬懷、追念和牽掛。

一刀紙錢,一掛炮竹,一炷清香,一盤祭果,有了祝福的人,在山川歲月的那一邊,希望他們能收到這份虔誠的心意。

清風起、清氣明。

我們漸漸懂得,人生的旅途中,沒人能陪你到最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

珍惜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

珍惜每一人,當成生命的最後一位知心人。

珍惜每一次相見,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場相聚。

珍惜每一次日出,當成生命的最後一束光。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也珍惜自己。不再酗酒,開始養生,懂得收拾起暴躁的脾氣。

人到中年,是家裡的頂樑柱,一頭擔著老,一頭擔著小。為父母養老送終,為妻兒遮風擋雨,容不得任何閃失。

在一場場突如其來的告別中,我們心懷敬畏、感恩成長,開始真正懂得清明。

一定要好好珍惜,把握當下,這才是對逝者最好的祭奠,也是對自己和親友最大的負責。

02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看淡

年少時,曾懷揣遠大的夢想。

有過膨脹的野心,有過浮躁的慾望,有過滾燙的紅塵,有過堅硬的碰壁。

到了中年,一切塵埃落定。

歷盡風霜雨雪,見慣花開花落。不再總嚮往遠方,心路的方向,不過就是歸家的方向。

塵世滾打,半生浮沉,心中少了躁動和不安,也不再總是渴盼情人節、狂歡日。

反倒是喜歡上了清明,煙雨洗塵,更洗心。天地澄清,一心惟求寧和。

開始懂得,簡單是美、平淡是真、沉默是金。

有時想,天地浩渺,時空無垠,人處其間,微若芥子。又有什麼事能讓我們看不淡、放不開?

少年不懂清明意,讀懂已不再年少

感恩清明,能真正讓自己靜、冷、淡,在煙雨一色的天地間,沉澱歲月的風塵。

不信,你且看草長鶯飛,且看墓田壘壘,除卻了生死,又還有什麼大事。

人到中年萬事休,豈能事事如意?

不再執著於功名利祿,不再糾纏於愛恨情仇,不再沉陷於憤世嫉俗。

開始學會看淡、放下、捨得、釋然。

開始學會隨緣隨遇,安分守己,不強求、不貪痴、不爭執。

開始學會做喜歡的事,見喜歡的人,讀喜歡的書,過想要的生活。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生命,都只是一個時空的過客。最終的結局都是死亡,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結局到來之前,我們如何安然過好。

看淡了,看清了,才真正拿得起、放得下,才能真正坦然淡然、一心清明。

03

人生,就是一代又一代傳承

老家有句俗話,五百年後墳疊墳。

年少時,對這句話的理解,更多是恐懼;如今,才懂得歲月的滄海桑田。

清明時節,山坡處處,紙菸四起,有新墳,有舊墳,有剛祭掃過的墳,也有無主落寞的墳。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只要年代足夠久遠,只要族譜足夠厚黃,新墳總要變成舊墳、孤墳,最終,塵歸塵、土歸土。

試問,清明掃墓,慎終追遠,到底有多遠?

往上幾代、十代、數十代,怕也只能湮滅在深深的歲月裡。

即便帝王將相,終歸也如同凡夫俗子,歸於塵埃。

但亦無需悲哀,即若化作塵埃,又如何呢?雖卑微,卻絕非寂滅,不過是生命換了一種存在形式。

只要一陣春雨,這皈依了的塵土,即刻便化作了春泥,冒出芽來,開出花來,結出果來。

嚴冬之後,春天就不會遠了,夏花也必將絢爛。

正如東坡的詞,“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少年不懂清明意,讀懂已不再年少

非常喜歡這句話:人生代代無窮已,世上新人趕舊人。

在無涯的時空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承擔。

那些孤墳裡,曾經鮮活的生命,一樣有過風光和熱鬧,最後化作一抔黃土。

是故,清明回鄉祭祖掃墓,既慎終追遠,更承上啟下。

“人這一輩子,只有站在先人墓前,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將向何處!”

我們唸唸有詞,祈求先人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

我們不厭其煩,給下一代講陳芝麻爛穀子的往事,希望能記住那千絲萬縷的羈絆。

我們,都是這血脈、精神、文明傳承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清明告訴我們,珍惜眼前人,活在當下時,這便是最好。

前路漫漫,惟有不忘來時路、不失本真心、不懼去時難,心生歡喜,心懷感恩,承接好這一環,才能真正心清景明、不負此生!

作者 | 景橋先生

(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