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對“當代版” 上海話不妨樂見其成

  • 由 東方頭條 發表于 籃球
  • 2022-05-07
簡介有些學者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來,由於人口融合帶來的快速蛻變,更由於普通話的大力推行,這些年來上海人尤其是上海的小囡們說上海話的能力普遍下降了

睿閩南話怎麼發音

對“當代版” 上海話不妨樂見其成

滬語也即上海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徵,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滬語,也需要大家共同傳承與保護。為推廣發揚上海本地海派文化、保護地方方言資源,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文明辦、上海市文廣局指導下,由東方網主辦,東方網教育頻道、東方文產承辦的2019“方言傳承進百校”上海市中小學滬語大賽這些日子正在進行中。參賽者中既有家中長輩是“老上海”的孩子,也有老家在“別處”的孩子,滬劇、獨腳戲、小品、童謠、朗誦等輪番上場,引來各方點贊一片。

這些年來,滬語傳承引起廣泛關注。乃至力推普通話普及的上海市教委、語委也相繼推出了滬語童謠比賽。上海滬劇院和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推出的“滬語訓練營”、滬語故事廣播大賽等,這些年來也一直吸引了大批報名者。選手們用滬語來朗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朱自清的《背影》和劉禹錫的《陋室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聽起來倒也是“別有一番韻味”。有滬語專家這樣評價上海話:“上海話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吟得了詩詞,談得了家常。”

曾經,圍繞著上海話的保護和傳承,學界、媒體和社會諸方面展開過規模不小的討論。致力於吳語研究和方言保護的語言學家、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錢乃榮認為,只要給市民自然表達的環境,上海話將繼續保持它的活力,因為上海話是上海人、也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母語。這個觀點,筆者以為頗有道理也符合實情。

眾所周知,自上海1843年開埠以來至今,上海就一直是個移民城市。上海話始終就是一個多元化和開放性、吸收性、相容性很強的話語系統。上海話的詞彙、語音語調、修辭乃至語法等始終就行進在不間斷地吸收、融合、擴充套件、改變和不間斷地蛻變、揚棄的路程上。可以說一刻也未曾停滯。

較之川方言、湘方言、贛方言、西南官話等內地方言,作為吳方言一支的上海話,因這一方言區域位於沿海地區,向來就以其極具開放性、包容性和創造性而在眾多方言中獨標一格、獨領風騷。正所謂“變則其久,通則不乏”。作為吳方言一支的上海話,因為使用這一方言的上海人的緣故,也因為上海這個世界著名的移民城市和中國最大的沿海、開放的國際化大都市的緣故,在全國諸多方言中,應該是最活躍、最善變、最具相融性也最能與時俱進的方言之一了。善變,能變、敢變,應該也是上海話的特色與生命力旺盛不衰的標誌之一。

上海的發展歷程是一個開放的歷程。“海納百川,大氣謙和,開明睿智,追求卓越“是上海的城市精神,這一上海城市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上海方言的形成、演進、變化與使用上。可以說,上海話的生成和演變的過程,也是一個開放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和善於吸收普通話、其他方言的詞彙、乃至來自於英語、日語、法語等多種外語的外來詞的過程。走過了100多年曆程的近現代上海話,如今已經成為了生動、鮮活、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當代版上海話”。所以,上海話的品性,其實和上海人的品性一樣,一向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拿來主義”的雅量。直至今日,上海話依然被認為是最有影響及有代表性的方言之一。這一點,上海人完全可以引以為豪,完全應該繼續保持對上海話的充分自信。

有些學者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來,由於人口融合帶來的快速蛻變,更由於普通話的大力推行,這些年來上海人尤其是上海的小囡們說上海話的能力普遍下降了。特別是近20多年來,由於對普通話的過於依賴,上海話的造詞能力也嚴重衰退了。這些學者認為,與東北話、廣東話、閩南話、四川話等這些中國最強勢的方言以及同屬吳語區的蘇州話相比,上海話的處境相當嚴峻,甚至有可能成為中國主要方言中最早消失的一個。這些學者希望,上海人之間即“阿拉上海人”就不必說普通話了,只用上海話交流即可。如此,大概就能保住上海話的正宗和傳承了。

在筆者看來,這些學者的分析和預測,未免有些“言過其實”;而期待上海人之間只用上海話交流,初衷可以理解,但可行性未免太差了點。以少講或乾脆不講普通話而多講上海話來保護、維持、延續上海話的“不變”,這多少類似於“膠柱鼓瑟”,既顯得呆板,又和國家語委提出的大力推廣普通話、加強語言文字規範化的大政方針不甚接軌。況且,從來如此、一成不變也永遠不容得有些許變化的語言或方言,其實是根本未曾有過、即便有,也是不可能長期存在下去的。

一些專家學者的憂慮,應該說是出於保護和延續上海話的“正宗”這一初衷,這個不應受到質疑,應該予以肯定。但作為上海人,對自己天天在說的上海話,還是要有足夠自信的。至少當下2000多萬上海人正在言說的上海話,哪能那麼容易就變得“面目全非”呢?如今的上海話有點變化,是上海話充滿活力、充滿生機的體現,蠻好的。時至21世紀快要進入第三個十年的今日,倘使我們以及我們的孩子,還是和我們的“老祖宗”一樣,說著一口在語音、語調、詞彙等方面都沒有絲毫變化的上海話,那才叫不可思議哩。

所以,對上海話的今天和未來,一定要有自信,不必擔心上海話哪一天會成為“瀕危語言”、或面目全非甚至走向“消失”或“消亡”。

有了自信,才不會太容易地動不動地就為“上海小囡”講了幾句不大“正宗”的上海話而焦慮不安;才不致於動不動地就糾結於如今上海話裡的某些詞語、語音的“走樣”或“音變”。不妨淡定而從容地來直面上海話的今天,樂觀而豁達地來瞻望上海話的明天。無論上海話今天與明日的演進和變遷如何,上海話,始終是上海人的家鄉話,寄託著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鄉愁”;同時,上海話也最能順勢而變、與時俱進,堪稱是最具活力與生命力強壯的方言。*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