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前三島上馬頭琴聲悠揚

  •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籃球
  • 2022-05-05
簡介落日餘暉中,陶烏爾圖拉起馬頭琴,一首蒙古族樂曲《諾恩吉雅》勾起守島民警們的思鄉之情

什麼叫艱苦

記者 胡蘭蘭

清晨7點,在遠離陸地60海里的一座小島上,正在舉行一場莊嚴的升旗儀式。五星紅旗隨著海風飄揚,一位蒙古族警官深情地用小號吹奏國歌,另外4位民警目視國旗,舉起右手莊重敬禮。

這些守島人來自連雲港市公安局海防支隊,他們所駐守的小島,正是祖國海防前哨——前三島中的車牛山島。前三島位於我國東部黃海海域,由車牛山島、達山島、平島3個主島和牛背礁等7個附屬島礁組成,總面積僅0。32平方公里,附近海域面積則有3000多平方公里。

吹奏國歌的警官名叫陶烏爾圖,今年29歲,來自黑龍江省邊境城市黑河。每年,他有一半時間在島上執勤,每天6點多起床、7點升旗,吃過早飯後就穿上執勤背心,帶上對講機、望遠鏡和執法記錄儀,圍島巡邏,觀察島周圍有什麼船隻,檢查島上裝置運轉情況,並記錄駐島日誌,風雨無阻。

“春節期間也像往常一樣執行任務,除了巡邏和檢查裝置,大家都在房間裡,因為太冷了。”陶烏爾圖說,今年已是他連續第6年在島上過春節,“除夕那天中午陽光很好,我們爬上屋頂曬太陽,我給大家拉馬頭琴。”馬頭琴、呼麥,與海天相配的藍色哈達、弓箭……這些來自蒙古族的特有元素,調劑著守島人的生活。

在島上駐守,趕上風浪大的時候,平時半個月來一次的補給船不能按期抵達,沒有新鮮食材,大家就只能吃醬油泡米飯。來自浙江杭州的周渝東回憶起,他初次上島時正值冬季,沒過幾天就體會到食物短缺的困窘:“那些天,補給船過不來,當時我們冰櫃裡只剩一塊拳頭大的肉。島上七八個人,每天切一點肉丁、煮一大鍋飯,早中晚都是炒飯。”“菜容易壞,所以我們先吃蔬菜、然後吃肉,肉沒了,再吃存放期長的洋蔥和土豆。”守島民警董超談起做飯的經驗頭頭是道。

車牛山島上現在靠光伏發電,冬天氣溫低、用電量大,島上有給周圍海域傳送手機訊號的移動基站和微波設施,必須保證一定的電量供應。陶烏爾圖一天要跑幾十次配電房,盯著剩餘電量“統籌”用電:中午陽光充足的時候,他讓大家趕緊燒水;陰天發電不足,他就提醒大家關閉電熱毯和“小太陽”取暖器,甚至不能用電飯鍋煮飯,只能蒸饅頭。

對於艱苦的環境,守島民警們已習以為常。“在島上最盼望的,就是補給船來的時候。因為能見到很多人,人多了,熱鬧一點兒。”陶烏爾圖說。

落日餘暉中,陶烏爾圖拉起馬頭琴,一首蒙古族樂曲《諾恩吉雅》勾起守島民警們的思鄉之情。海風徐徐,他們用青春譜寫的守島旋律在海島上盤旋。

【來源:中國江蘇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