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李大偉:蹺起了大拇指

  •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籃球
  • 2022-05-03
簡介原來西洋人為人誇張,表揚沒有比較級,只有最高階——蹺大拇指

大拇指的拇字可以組什麼詞

大拇指,在中國人眼裡非常金貴,簡直捨不得出手。微信群裡的大拇指,就像空氣一樣,有用卻不值錢。

李大偉:蹺起了大拇指

大拇指,在中國人眼裡非常金貴,簡直捨不得出手。黃世仁逼著楊白勞賣喜兒,就是逼著他按手印,必須是大拇指,相當於公司財務章。

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鮮仁也。”之後的中國人,被孔子的說教籠罩著,謹言慎行,“訥於言而敏於行”,變得很含蓄。有道是:“文章且須放蕩,立身先須謹慎。”寫作可以誇張,為人必須沉穩,蹺大拇指則屬於“過猶不及”的誇張性肢體語言,所以使用率很低,近於吝嗇,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因為含蓄,讚賞你不過頷首而已,輕易不會蹺大拇指,除非沒啥文化,比如當年赤膊兄弟在外闖碼頭,終於出人頭地,衣錦還鄉,派“大本”到新村老工房來接當年老兄弟們去南京路上的新雅飯店喝早茶,在桌上,才會大呼小叫豎大拇指:“儂老茄!儂來賽!儂還有啥閒話好講。”情不自禁。

一掌五指,表意者三:小拇指蹺起,且內卷如鉤,舊稱蹺蘭花指:發嗲,女人專利;一個甩甩,形容渺小,男人專利。大拇指表情最豐富:朝下,管著賣身契;蹺起,朝後,甩過了耳朵,那是自嗨:“儂曉得我是啥人?外頭去打聽打聽,不曉得我,說明儂外面不混額。不認得我,是儂額錯。”大拇指蹺蹺,大腳髈豁豁,那是白相人立弄堂口的形體動作。大拇指蹺起,朝前,是誇你,相當於形容詞。手臂伸得越直,比較級越高。

我的小學——鞍山七村小學是個外賓參觀的定點單位,它代表新中國工人新村的幸福指數,外國人臨別登上大巴,總是蹺起大拇指。我們見了,莫名地興奮。

同學張立雄,移居國外三十年,回國談起老外待人接物,喜歡蹺起大拇指,幾乎下意識,好比飯前便後要洗手。原來西洋人為人誇張,表揚沒有比較級,只有最高階——蹺大拇指。聽罷,我恍然大悟,想起當年的感動,有一種被騙的感覺。

開放後的四十年,中式毛筆字不用了,改用西式鋼筆,握筆的手勢是鋼筆的,不是毛筆的。語文,除了漢字是中國的,教學方式也是西方化:天天分析段落大意,提煉中心思想。結果大部分學生學了那麼多年的漢語,卻不太寫得好漢語文章,好比吃中餐,不會靈活用筷子,因為執筷方法不準確。

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群裡微友們的表達方式也西洋化了:蹺大拇指!看到這些表情包,千萬別激動。你轉載一篇文章,隨之而來,不是獻花,就是蹺大拇指,或同時出現。沒有文字,只有表情包,那就是“只動手指、不動腦子”的敷衍表態。這個群,彷彿啞巴聚會:只有動作,沒有語言。

記住:豎大拇指就像洋人說“我愛你”,只能理解為:我不恨你,絕不是中國人所說的“我愛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下次他轉文,你也蹺蹺大拇指。過去叫呼應,現在叫“互粉”,也是線上的人情世故。

線下的社會地位越高,線上粉你的大拇指越多,多到滿屏拇指可掬,很像洗腳店的招貼畫。

線上的群,與線下的群,一樣一樣滴。

還有更過分的,一個人高高舉起七八個大拇指,彷彿大拇指越多越熱情,好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形容有知識——一支筆:大學生;兩支筆:研究生;三支筆,修鋼筆的。舉一堆大拇指的朋友,聽得懂伐!

因為缺乏想象力,企圖以數量級代表比較級,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

微信群裡的大拇指,就像空氣一樣,有用卻不值錢,因為氾濫。線上的大拇指,不及線下鳳爪。鳳爪雖賤,但要花錢。線上拇指完美無瑕,就像線上獻花,一鈿不值。還是線下朋友靠譜。

所以西洋的教學名言:好孩子是誇大的!這叫大拇指教育。但可能的話,不妨問問傅雷:他的鋼琴家兒子傅聰是誇出來的嗎?(李大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