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算壓歲錢、跟父母上班……寒假作業的新招父母接住了嗎

  • 由 央廣網 發表于 籃球
  • 2022-04-26
簡介原標題:“個性”寒假作業累壞了孩子寒假已經開啟,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學生的寒假作業早已不是做試題、寫日記、抄課文這“老三樣”了,“個性”十足的寒假作業異彩紛呈,例如尋找陌生植物、拍攝廟會照片、學唱春晚歌曲、統計春節家庭開銷、繪製美食地圖等等

枉費的拼音怎麼寫的

原標題:“個性”寒假作業累壞了孩子

算壓歲錢、跟父母上班……寒假作業的新招父母接住了嗎

寒假已經開啟,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學生的寒假作業早已不是做試題、寫日記、抄課文這“老三樣”了,“個性”十足的寒假作業異彩紛呈,例如尋找陌生植物、拍攝廟會照片、學唱春晚歌曲、統計春節家庭開銷、繪製美食地圖等等。然而也有一些寒假作業,不但對小學生來講“太難”,也讓家長犯起了愁,不知道該怎麼引導孩子完成。

一年級小學生讀《紅樓夢》

家長困惑:“孩子字都認不全,能理解這部鉅著的意義嗎?”

果果在東城區某小學讀一年級,老師留了5個寒假作業,其中3個都與《紅樓夢》有關:參觀大觀園,至少拍攝3張照片;畫一幅有關《紅樓夢》的繪畫,並在圖中寫一句感受;聽家長講有關《紅樓夢》的故事,閱讀《紅樓夢》連環畫,收聽《紅樓夢》評書。果果媽說:“我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才開始看《紅樓夢》,那些人物關係、詩詞歌賦也是一知半解的,現在一年級的小孩子連字還認不全幾個呢,能明白紅樓夢的深層意義嗎?還不如讓孩子看看《西遊記》。”

果果媽雖然心裡有想法,但畢竟這是孩子的第一次寒假作業,她還是嘗試著引導孩子儘量認真完成。果果媽先從網上下載了一個專門給兒童聽的語音版《紅樓夢》,“我心想,一年級的孩子認不了多少字兒,咱就用耳朵聽,沒準孩子喜歡呢。”語音版剛開始播放,果果還能跟著優美的背景音樂耐心聽,可語音播了十幾分鍾後,還在介紹寧國府、榮國府、寧國公、榮國公,一股腦冒出好幾個人名,果果聽著聽著顯示出了不耐煩,“這都是什麼人啊?”一溜煙兒就跑走了。語音不吸引孩子,也許連環畫可以。果果媽又在網上下單,買了一套兒童版的四大名著,書上有畫、有字、有漢語拼音。結果沒想到,帶著果果才翻了兩頁,書裡依然是果果看不懂的寧國公、榮國公,結果孩子又扔下書跑了。

“其實不光是內容有些枯燥,這要真看到後面,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跟個一年級的孩子解釋裡面的哥哥妹妹情。”果果媽說,其實學校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紅樓夢》是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作,集合了詩詞歌賦、書法美術、園林建築、醫藥衛生、飲食烹飪、傳統節日等領域,還包括剪紙、泥人、團扇、風箏等傳統文化,全校將開啟一系列有關紅樓文化的學習活動。“但是這些一股腦都塞給一年級小朋友,是不是不太現實?還是應該選取適合孩子的內容進行佈置,循序漸進比較好。”

在果果媽看來,截至目前最容易完成的,就是去一趟大觀園拍幾張照片了。“這樣孩子身臨其境,有興趣也會感觸深。”

計算壓歲錢收入

家長困惑:“孩子開學互相攀比怎麼辦?”

春節還沒到,高女士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就一個勁兒地追著媽媽問“過年給多少壓歲錢?”“姥爺姥姥會給多少啊?”高女士還奇怪呢,孩子什麼時候這麼在意“錢”了?一追問女兒,才知道這是寒假作業的一項:計算壓歲錢收入。

高女士說,為了讓學生了解親戚之間的關係,學校還要求所有學生設計並繪製自己的家譜,低年級的學生計算自己的壓歲錢收入。這一下,高女士有了新的擔憂,“讓孩子透過統計壓歲錢收入鍛鍊孩子的數學計算能力,這我能理解,但是跟繪製親戚圖譜結合在一起,那麼統計收入的時候難免會告訴孩子是哪個親戚給的壓歲錢,就怕孩子會聯想,這個親戚給得多,那個親戚給得少。最後計算出結果之後,又怕孩子回到班上再相互攀比,這種計算,數目大了吧感覺對孩子不好;如果錢數不多呢,又怕孩子在班上覺得不好意思,抬不起頭。”

高女士說,她看到其他學校也留了關於壓歲錢的寒假作業,但別人的作業是要求學生記錄壓歲錢的開支情況,從小鍛鍊規劃意識,懂得分配和安排,“同樣都是計算壓歲錢,但計算‘怎麼花’和‘收多少’效果肯定不一樣。”

跟父母上一天班

家長困惑:“孩子打亂了辦公節奏咋辦?”

國外有個“帶孩子上班日”,一些公司會在這天號召員工與子女一起來上班,增進親子關係,也給孩子一個機會來了解自己父母所從事的工作。在朝陽區一所小學就讀的小宇,今年的一項寒假作業就是這個:體驗家長一天的工作,並寫出體驗感言。

小宇上小學一年級,父親在一家涉密單位工作,肯定不能去體驗,只能到母親朱女士的公司去完成“作業”了。朱女士在公司做辦公室工作,經常要開會、寫材料、打電話、安排各種事項等等。小宇的到來,完全打亂了她的工作節奏,甚至包括同事的。當朱女士著急忙慌地敲打一個檔案的時候,小宇湊過來好奇地問:“媽媽,你在寫什麼?”然後一個不注意在鍵盤上亂按了幾下,朱女士就要重新敲;當朱女士向上級領導遞送材料的時候,小宇又湊過來說:“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朱女士只能臨時委託同事去幫忙遞交。

如果朱女士不在辦公室,小宇又在走廊裡跑來跑去找媽媽的同事問東問西……“其實我能感受到同事有些不高興,因為孩子的到來,打亂了大家的節奏,甚至給別人增加了工作量。”朱女士說,到了下午,她趕緊把手機上的動畫片開啟,調到最小聲,讓小宇在一旁看,把這混亂的一天熬過去,而對於孩子來說,朱女士覺得也不見得孩子有多大的收穫。“他壓根兒沒明白我在忙些什麼,也弄不懂我工作的意義。這種作業還是應該等孩子長大點兒再安排比較好。”

聲音

寒假作業突出個性也要符合實際

“原來的寒假作業總是抄抄、寫寫、讀讀,如今作業不再是這‘老三樣’,而是充滿創意。過去教材是孩子的世界,但現在世界是孩子的教材。”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高校部部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紅認為,這些體驗式作業大多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不僅能感知、能收穫,還能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讓學生透過親自動手參與實踐來感受到“經歷即成長”,而不是單純依靠機械記憶,才不算枉費了假期。

張紅同時提出,學校在設定個性作業的同時,也應當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比如《紅樓夢》,雖然紅樓夢裡有包羅永珍的傳統文化元素,但畢竟故事主線依然關於兒女情長,太小的學生很難理解。另外,對於低齡學生來說,這種體驗式的作業難免需要家長的介入和指導,因此也非常考驗家長的智慧,比如那個計算壓歲錢的作業,就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否則孩子會忘了要鍛鍊的是算數能力而不是攀比。“總之,別把作業做歪了。”

寒假作業不再“老三樣”

■採訪不同的人,記錄整理他們的新年願望,寫出採訪感受。

■原創新春祝福簡訊,蒐集不少於10副春聯。

■當一次小老師,嘗試上一節課,上傳照片和影片記錄過程。

■製作一份天氣日曆,記錄寒假每天的天氣情況。

■挑戰七天不上網,不玩手機。

■自學一首春晚歌曲,並用K歌軟體上傳班級微信群。(記者 葉曉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