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 由 鴻鵠迎罡 發表于 籃球
  • 2022-04-24
簡介顏真卿《祭侄文稿》前半段《祭侄文稿》寫於758年,全名叫《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悼文,共計234字,全文用行書夾雜草書來書寫,使用了許多“篆籀筆法”,行筆轉折處圓潤流暢,不露鋒芒,整體看起來,氣韻渾然天成,被譽為“天下第二

隸書庶字怎麼寫好看

文·段宏剛

漢字與書法形影相隨,前者是後者的造型基礎,後者則是前者藝術化的外在對映。漢字從定型下來,再形成藝術化的書法,經歷了漫長過程,是中華先民審美結晶和藝術修養逐步完善的體現。

漢字的雛形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是原始人透過模仿自然物象的造型,刻畫在陶器上的一種裝飾符號,被稱作“文字畫”,兼具有文字和圖畫的雙重特徵,集裝飾功能、記事功能和交流功能為一身。

近現代著名學者沈兼士(1887年——1947年)先生這樣概括“文字畫”的特點:

文字畫為摹寫事物之圖象,而非代表言語之符號,雖為象形字之母型,而不得徑目為六書象形指事之文。

可見,“文字畫”雖然具有一定的審美功能和傳遞資訊的功能,但還不是一種成熟的文字,只能看作是文字的雛形。

三皇五帝時期,當文字逐漸脫離圖畫,變得越來越規範後,為書法的繁榮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李斯《嶧山刻石》

“書法”一詞的誕生,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力推行

“書同文”

政策有關,這項政策旨在廢除異體字,在書面交流上以“秦篆”為宗,對記錄事件,傳播資訊,交流文化,都帶來了很大便利。不過,此時的“書法”一詞意思為:

文字所遵循的書寫法則

。跟當今的書法一詞在含義上完全不同。設立法則是為了書寫出辨識度較高的標準小篆,方便書面交流和資訊傳播。

秦篆又稱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主要特徵是形體勻稱瘦長,筆畫去繁化簡,提高了書寫效率。秦篆的發明,是漢字歷史上的重要進步。

從秦朝到西漢這200多年間,隨著人們對文字的認識不斷加深,已經不滿足於漢字的實用價值,終於在西漢末年,對漢字完成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改革——篆書蛻變為隸書,這是對漢字藝術價值的重大發掘。

把漢字從篆書變成隸書,主要體現出兩大特徵,

一是把字的結體由縱勢改變成橫勢,通俗來講,就是把字型從原來的瘦高個變成了矮胖墩,這種變化主要是透過用筆方式和改變造型結構來體現的,線條裡一波三折的趣味更加明顯,能看出線條變化後帶來的節奏韻律。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漢字“車”的演變

二是在筆法上突破了單一的中鋒運筆,變圓筆為方筆,加入了側鋒、逆鋒等多種筆法,使漢字的結構造型趨向於方方正正,為漢字的標準化書寫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為了指導書法家的創作,在東漢時期,書法理論蓬勃發展,出現了許多很有影響力的書法理論著作,其中,以東漢著名學者許慎(58年——147年)的《說文解字》最有代表性,此書既是文字學著作,以“六書”為基礎,對漢字的字形和淵源進行了系統而詳細的考究,被譽為“漢字字典的鼻祖”。

同時,《說文解字》對書法的創作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許慎在這部著作裡有一句振聾發聵的見解:

書,庶也,紀庶物也;亦言著也,著之簡紙永不滅也。何謂法者?

這句話意思為:

文字作為做學問的工具,自它發明以來就不會毀滅,會永遠流傳下去。然而,書寫有法,寫字時不能亂寫,要遵循既定的法度,什麼是法度呢?包含三個要素:筆法、筆勢、筆意。

筆法特指執筆的正確方法,包括執筆的手勢,如何使用指力和腕力,如何用筆和用墨。

筆勢是指對字型的點畫結構、章法佈局、整體氣韻的營造。

筆意是指書家在書寫過程中對思想情感、審美趣味與人格修養的自然流露。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顏真卿《顏勤禮碑》

這句話不但教導書法家如何正確使用書寫技巧,還肯定了藝術趣味的重要性,是對書法從實用性走向藝術化的蓋棺定論。

隋唐時期,書法從隸書徹底轉化為楷書,完成了漢字造型結構的最終定型,楷書以

“形體方正,筆畫平直,齊整規矩,可作楷模”

而著稱,至唐朝以後,一直作為漢字手寫體和印刷體的正體字延續至今。

唐代書法在整體上以“尚法”為主,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楷書大師,如歐陽詢(557年——641年)、虞世南(558年——638年)、褚遂良(596年——658年)、歐陽通(625年——691年)、薛稷(649年——713年)、顏真卿(709年——784年)、沈傳師(769年——835年)、柳公權(778年——865年),他們以別具一格的楷書形態,把書法的書寫法度和實用價值推向了讓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過度追求書法單方面的價值,勢必要以犧牲其它價值為代價。一些特立獨行的、具有探索精神的書法家,在他們的時代,選擇了“不走尋常路”的姿態。

實際上,在書法探索上“不走尋常路”,從東晉書法大師王羲之(303年——361年)就已經拉開序幕,他極力探索書法的形態美和神采美,最終創作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王羲之《蘭亭集序》前半段

生活在中唐時期的顏真卿,對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非常崇拜,但他是理性的,他看到“王體”行書過於追求娟秀柔媚、瀟灑飄逸的風氣,缺乏一種寬博雄強、開張奇崛的韻味,於是,他決定以自己對書法的認知,來打破這種書風,重新創造一種行書風貌。

顏真卿對整體“尚法”的唐代書風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他看來,書法從隸書變成楷書後,多以中鋒用筆,雖然在實用性居功至偉,把書法的造型美和形態美推向了高峰。

但是,書法線條被框定在“法度”之內,導致線條缺少變化,降低了對神采美的追求,喪失了對情緒、情感、個性和思想的表達,這樣的書法雖然突出了造型之美,卻丟失了藝術化的“氣格之美”,跟神品和逸品有不少審美距離。

因此,當同時代的書法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追求楷書時,顏真卿則是兩手準備,一手追求楷書,另一手沒有放棄對行草書的探索。

終於,在合適的時間,顏真卿在行草書上開花結果,代表作無疑是《祭侄文稿》。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顏真卿《祭侄文稿》前半段

《祭侄文稿》寫於758年,全名叫《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悼文,共計234字,全文用行書夾雜草書來書寫,使用了許多“篆籀筆法”,行筆轉折處圓潤流暢,不露鋒芒,整體看起來,氣韻渾然天成,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在書法線條裡把個人情緒展現得淋漓盡致,是我國書法史上非常重要的瑰寶,也是書法“神采美”的經典之作。

“安史之亂”裡,顏真卿的哥哥顏杲卿和侄子顏季明鎮守恆州(河北正定縣)城,不幸於756年被叛軍攻破城池而俘虜,在獄中兩人剛正不阿,誓死不投降,氣急敗壞的叛軍斬首了年僅23歲的顏季明。

顏真卿得知後,悲憤交加,淚流滿面,為了悼念侄子,並記錄侄子在討伐叛軍中的功績,提筆寫下了這篇聲情並茂的短文,具有書法價值、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

由於情到深處難以自持,顏真卿在寫字時心無旁騖,完全由情感意識主導著筆去書寫,看不出一絲雕琢的痕跡,他對結字、章法、筆法、佈局等外在形式完全處於一種遺忘的狀態,即使毛筆上的墨用完了,他也忘記蘸墨,只是下意識地寫下去,卻歪打正著,形成了許多滯澀、遲緩的枯筆,正好跟起初的字跡形成了濃淡、虛實、輕重、緩急的對比關係,讓線條的節奏感跟當時的情緒起伏合二為一,自然而然構成了鮮明的韻律變化,真正體現了氣韻延綿不絕的“氣格之美”。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祭侄文稿》後半段

《祭侄文稿》千姿百態的書法線條,如同顏真卿此時此刻的“心電圖”,各種情緒應有盡有,悲憤、沉重、壓抑,還有深不見底的痛苦,當然還有迎面撲來的剛正之氣,以及令人著迷的神采之美,欣賞者看到這樣的書法神品,心絃早已被扯動,與之發生了共鳴。

中國書法史上以情緒感人的書法傑作很多,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寫於1083年的《寒食帖》同樣很有代表性。

《寒食帖》共有129字,擁有“天下第三行書”的美名,寫這幅字時,蘇軾因受“烏臺詩案”的牽連,被貶到湖北黃州已經有3年。面對陌生的生活環境,蘇軾人生地不熟,常常飢寒交迫,一向樂觀豁達的蘇軾,在此時一度很苦悶。這年仲春時節,寒食節來臨,蘇軾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了兩首五言長律,來抒發自己鬱鬱寡歡的心情。

從《寒食帖》的書法線條裡完全能看出,蘇軾善於用線條的變化來吐露情緒,在用筆上隨心所欲,前半部分字型線條行筆平緩溫和,給人氣定神閒的感覺,把他自己豁達樂觀的心境,自然而然隱藏在奔放而不失婉轉的線條裡。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蘇軾《寒食帖》區域性

後半部分隨著情感的投入,以及情緒的增加,孤獨惆悵的心情油然而生,筆畫變得張揚起來,行筆速度更快,流露出很強的節奏感,在氣勢上奔放灑脫,宛如奔湧的河流,給人感覺他是在奮筆疾書,把自己心中的情感一吐為快。

整體來看,《寒食帖》的線條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張弛有度,蘇軾既把自己的情緒完全凝注線上條裡,而且展現了五味雜陳的心境。

透過對《祭侄文稿》和《寒食帖》的分析,這兩幅書法具有鮮明的共性:

在書寫中不去考慮筆墨線條是否好看,不在乎結字是否美觀,也不看重章法佈局是否妥當,完全藉助即時的情緒起伏去書寫,以飽滿強烈的情緒來表達人生況味和生命體驗,把“我手寫我心”的藝術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展現了特定時刻下的個人心境,無限放大了書法線條的藝術趣味。

這兩幅書法都以情緒表達見長,那麼,情緒究竟是什麼?對書法的審美能起到什麼作用?

從《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來看情緒在書法中的審美作用

蘇軾《赤壁賦》區域性

情緒是透過個人的主觀認知而產生的一種抽象的心理狀態,表現在外部,就是喜怒哀樂的自然流露。書法中的情緒,無疑是透過千變萬化的線條形態來呈現的。優秀的書法作品,都是情緒化或者情感化的產物,是書法家的生命意識線上條裡的盡情釋放。當情緒跟書法線條聯姻,並被融入到線條裡,就會產生起伏跌宕的節奏韻律,進而產生熾熱而強烈的藝術張力,非常容易觸動觀者的情感,讓觀者得到感同身受的共鳴。

當然,要想把主觀情緒完美地融合到書法線條,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和飽滿的情感積累很難做到。

顏真卿寫《祭侄文稿》時49歲,蘇軾寫《寒食帖》時僅僅46歲,兩人正好處於人生的巔峰時刻,書法基本功輕車熟路,完全有能力把控好書寫時的狀態,能把最佳狀態展現出來。同時,兩人在創作前都經歷了情感上的煎熬,在寫字過程中能化悲痛為力量,做到了心無旁騖,任由情感像火山一樣爆發,情感跟書法線條亦步亦趨,線條的節奏和情感的節奏已經合二為一,他們只不過是用線條作為藝術符號,釋放和記錄當時的情感與情緒罷了。因此,我們欣賞這兩幅書法作品,實際上欣賞的是他們的真性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