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野蔬佳品蓴與荇

  • 由 手機使用者聽雨7984166 發表于 籃球
  • 2022-04-10
簡介”可見荇與蓴雖同為水生野蔬,但還是有區別的,陸璣《疏》雲:“蓴與荇相似,葉大如手、赤圓,有犯者著手中,滑不得停,莖大如匕柄,葉可以食、又可鬻、滑美,江南人謂之蓴菜或謂之水葵,諸陂澤水中皆有

蒪菜怎麼讀

讀葉紹均《藕與蓴菜》一文:“在故鄉的春天,幾乎天天都吃蓴菜,它本來沒有味道,味道全在好的湯。但這樣的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無味之味真是令人心醉呢。”的描寫,頓讓人想起一個“蓴羹鱸膾”的典故來。

據《晉書。張翰傳》:“齊王囧闢(翰)為大司馬東曹掾”,“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後人常用之作為思鄉的典故。

明人袁宏道《越中雜記》:“肖山櫻桃、鷙鳥、蓴菜皆知名,而蒪尤美。蓴採自西湖,浸湘湖一宿,然後佳。若浸它湖則無味。”“其根如荇,其葉微類初出水荷錢,其枝瞭如珊瑚而細,又如鹿角菜,其凍如冰、白如膠,附枝葉間,清液泠泠欲滴,其味香粹柔滑,略如魚髓蟹脂,而清輕遠勝,半日而味變,一日而味盡,比之荔枝,尤覺嬌脆矣。”

蓴乃蓴的異體,一名水葵,又名鳧葵,睡蓮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於湖泊河流之中,葉片橢圓略如馬蹄,深綠或紫赤色,嫩莖和葉皆有膠狀透明物質,與藤相連的葉苞處,分泌出一種粘滑透明的液體,如乳燕之唾液般晶瑩,顫顫抖動,欲滴不滴。其食用部分乃潛於水中之芽瓣。《中華大字典:蔬名、生南方湖澤中,唯吳越人善食之,葉如荇菜而差圓,形如馬蹄,葉及背皆紫色,柔滑為羹,花亦帶紫色。”想是因水域或種屬的差異呈不同顏色。宋詞人周邦彥《暮山溪:“金蕭玉管,不共美人遊,因甚個煙霧低,獨愛蓴羹美。”其味之美可以想象。難怪袁宏道食後會大書感慨:“季鷹(張翰)為之棄官,不為折本矣!”

另處蓴菜還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本草綱目》記載:它有消渴、溫脾、下氣、止嘔、益膽、厚腸、安焦及解百藥之毒的功效。

從以上文字可知,荇也是蓴”一類的水生野蔬,《詩經。周南。關睢》:“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早在數千年前的先民就已經將荇菜作為一種食用野蔬。荇一作莕,又名接餘。孔穎達《疏》:“接餘、白莖、葉紫赤色,正圓、徑寸餘,浮在水面,根在水底,與水深淺等,大如釵股,上青下白,鬻(用開水略燙)其白莖,以苦酒浸之,肥美,可案酒是也。”

可見荇與蓴雖同為水生野蔬,但還是有區別的,陸璣《疏》雲:“蓴與荇相似,葉大如手、赤圓,有犯者著手中,滑不得停,莖大如匕柄,葉可以食、又可鬻、滑美,江南人謂之蓴菜或謂之水葵,諸陂澤水中皆有。然則蓴與荇有大小之異,蓴葉如馬蹄之形,荇葉圓如蓮錢,俱夏月開黃花、亦有白花者。”

於此可見,荇與蓴不僅有葉之形狀大小的區別,最根本的還是荇菜沒有蓴菜莖上的那種泠泠欲滴的白色膠狀物,且食用方法也有差異,這當是它較之蓴菜的遜色之處吧,其身價也就落後於蓴菜了。

有些資料上說蓴菜僅產於杭州西湖,但萬水千山之外的四川涼山雷波縣馬湖也同樣出產正宗的蓴菜,我想這當是前人囿於交通不發達而孤陋寡聞所致之故。我國湖泊河流山川氣侯近似者多矣,何處不生蓴,只不過它處之蓴未被人們認識和開發而已!

據《綱目集覽》:“蓴生水中,葉似鳧葵,採莖可噉,三至八月莖細如釵股,名曰絲蓴;九至十月漸粗,在泥中名曰瑰蓴。“袁宏道認為“然蓴以暮春生,入夏數日而盡,秋風鱸魚將無非是,抑千里湖中,別有一種蓴也。”很顯然是對蓴的瞭解不夠。豈不知“蓴根、羹之絕美,江東謂之蓴龜(《酉陽雜俎。支植上》。”秋風起蓴羹鱸膾正當時也。

葉紹均先生兒時,“在每條街的小河裡、石埠頭總歇著一兩條沒篷船,滿倉盛著蓴菜,是從太湖裡去撈來的,象這樣的求取方便,當然能得一餐一碗了。”這是何等的口福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