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當你的心,開始靜下來,你的身體中的疾病會自然消解!

  • 由 大腦幫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26
簡介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萬物” 2 ,認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與各個層次的自然事物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世界

琪字的五行屬性是什麼

當你的心,開始靜下來,你的身體中的疾病會自然消解!

01

人是智慧生物,有較強的自主意識,這自主意識用得好,對外,可以改善生存環境,對內,可以追尋生命本源。但如果用得不好,對外,就破壞自然環境,對內,就產生各種不良情緒。現在環境問題突出,健康問題非常普遍,這意味著,我們的意識用錯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話的潛在意思是,天之所以不老,是因為天沒有情。與此類似,石頭、水、火、風等,它們也都不老,它們也都沒有情,因為它們沒有自主意識。這給我們一個提示,如果我們主動去減少現在過多的自主意識,很多問題都會改善。

說通俗一點,就是減少我們的想法。每一個想法,都藏著一個慾望。

一,人很習慣於思考,靜下來不想點事,都覺得不習慣。

二,人雖然習慣於思考,但通常都是妄想,不會得出什麼實際的結論。

白白浪費了自己的能量。有一項研究稱,人的能量,大多消耗在胡思亂想上,半點不假。

三,人,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喜歡真實。

此人只需要簡單搜尋一下,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結論,但他不願去做。很多人,總是在說,要真相,實際上他是在要求,讓別人給他真相。他自己不想去找真相。這說明,他並不是真的要真相。如果他真的想要,他一定會自己去找。

“生態”蓋指生命體與其環境的有機聯絡。生態倫理就是人們對生命存在與生態環境關係的道德觀念、基本規範和道德實踐。20世紀以來,隨著人類對環境危機的廣泛體認,生態意識猛然走出專業圈囿,置身公眾舞臺,被賦予影響人類環境實踐,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的重任,成為世界顯學。道教不是生態學,但其生態倫理精神因其獨有的特色而為其他學說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則就不可能衰而復興,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在倫理認識上,道教以其重視生命的喜樂、寧靜、恬淡、樸素和心靈的充實與擴充套件為特色,關注自我與自然的協調,以人為本,內容簡而深、博而約,具有無窮的趣味;在倫理實踐上,道教致力於體玄修道,韜光養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為、自然、人倫與文化的互動中長存長立,因此它在對自然生態和人的關係的認識上,表現出開發生命活力的自覺能動性、與自然物件的同一性以及倫理認識的整體系統性。用道教的話來說,就是“自然之道不可違” 1 、“順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質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會之自然。參悟事物、人生和社會之本質,求得生命與本性應有的風格、態度和氣象,就是道教倫理追求的目標與精神支柱。

道教生態倫理精神體現在它的精緻深刻的內容和吸引世人的內涵中,蘊涵在使它延續、發展久遠的生命力中。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物件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透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萬物” 2 ,認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與各個層次的自然事物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裡,萬物一體的平等意識也非常明確和豐富,他認為人透過修煉可以實現“長生久視”、“肉體成仙”的理想,這個理想也就是與自然齊一或萬物一體的境界。道教還有“生道合一,重人貴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萬物,物我一也。”這表明道教注重從宇宙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人類的意願。萬物一體的生態倫理精神告訴人們,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營造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的社會。

當你的心,開始靜下來,你的身體中的疾病會自然消解!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與萬物一體的精神相關聯,道教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準則是產生萬物而不佔有萬物的道德。道教認為,人的肉體修煉、精神完滿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產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 3 並且自認為這是對老子智慧大道的發揮。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義是:“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於繁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宰制它們。唐代道教學者、醫學家孫思邈就是這種精神的實踐者,他的醫學理論以天人一體、生而不有說為基礎,謂“天有四時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4 孫思邈本人“學殫數術,高談正一”,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這種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當的實踐性和普世意義這種實踐性和普世意義,提出了世間事物持續平衡發展的觀念,揭示出人類要順應自然,效法自然法則,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才能得心應手,取得成果;如果強行索取,則會適得其反,破壞和諧,不能達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萬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傳》有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這裡指出天道與地道是相對峙而又相協調的,其協調是由人來作中介的。老子將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麼人就不是僅依附於自然,受制於自然,而要駕馭自然規律。因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道教於此進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審時度勢,求仙問道而不強作妄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勢必敗壞心性,甚至危害人類自身。道教的修習者認為人與宇宙萬物是互相感應的,感應的基礎在於人和萬物都有靈性,人與物資訊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為宇宙共同體中的一員,應該以促進整個宇宙更加和諧完美為目標,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扼殺宇宙的生機。因此,道教不僅給人以一種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將注意力放在教義教規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禱的肅穆和虔誠,而且將信仰或教義教規具體化為各種道功、道術,進而形成操作體系,引導眾信徒去實踐力行。可以說,道教是重視道、術、行的宗教,既重視“道”的提升,又積極提倡功法和煉養術。真正的道徒對道教真諦的切實掌握,在於不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備其虔誠的信仰,還要作道術的訓練,努力積累道功,日進無疆,不斷深化和純正信仰。這樣,就充分強調了人類活動的主體能動性,以及人與自然的適應性。人作為天地的中介與協調者,既要順應自然,又要制約自然變化,加以引導,以曲成萬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與傳統倫理學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經》提出:“中和者,主調萬物者也”,認為自然界與人間社會各層次的事物,皆包含陰、陽、和三種基本要素,合而構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陰陽之道體現天意,所以人要順應陰陽之理,從各個方面保持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和順,才能消災去異,致力世界太平。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統、丹術符籙、儀式規範中發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態智慧,幫助人們認識到世間萬物多樣性存在的意義。保護了事物的多樣性,就有可能達到可持續發展。

五是迴圈再生的精神。在關於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傳統的中國人確立了“大”和“久”的目標,並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節制人的無窮慾望,不造成對自然與人類的傷害。《周易》指出了兩個途徑,其一是“九二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天下,不傷財,不害民。”道教也發展了類似的思想,強調對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條件的確認是聖人之智、聖人之德,是聖人之業,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個物我同一的美好社會,認為在那樣的社會里,生命可以迴圈連續、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認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變化飛行,卓然特立於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異形,有似雀之化為蛤,雉之化為蜃。後來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倫日用思想,從生命迴圈再生的角度出發,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入任意” 6 作為神仙之道。五代時期的道教學者譚峭以“化”的觀點看待宇宙、人生和社會,提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顧眄化揖讓……” 7 整個人生和社會的興盛就處在變化統一的過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資的觀念上,主張人類要多多節制慾望,保持萬物的生機與發展活力,這與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依時令進山伐林,夏以前禁採樵,禁捕幼獸幼鳥、禁殺魚蟹,不竭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等觀念是相當一致的。人與生物資源相處,要進行物質交換。進行物質交換不是強行佔有,而是對自然作順應與調適。

六是融通萬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個充滿生命的超巨大系統,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機地聯絡著,宇宙在其歷程中執行,是時間座標和空間座標的交叉線。從老、莊之始便探其玄機,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體關係。老子說:“大道泛合,其可左右。萬物持之持生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說,大道像廣闊的河水一樣滋潤著萬物,毫無私心,毫無偏意,像偉大的母親一樣愛護著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養育而生。對自然界要善意對待,這是因為在根本上“人與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護生態環境。莊子曰:“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說,萬物都來自特定的物種,但在不同物質的物種之間也存在著聯絡和轉換,如同圓環一樣,分不出始終和次序。這種自然的聯絡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認為道為世界的本原,道是創造一切生命的總源泉,是融貫萬物生成的總動力。唐代道士吳筠說:“通而生之之謂道,道固無名焉。畜而成之之謂德,德固無稱焉。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終。探奧索隱,莫窺其宗,入有之末,出無之先,莫究其朕,謂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綱也。” 11 這裡立足於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體對於物象世界的意義,其中蘊涵著通生無匱、品物有方的生態倫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觀察天地萬物的出發點;站在大道的角度觀察人世,天地同一,萬物一齊,物我無分,無此無彼;天地萬物雖然形態各異,人間諸事雖然各有其理,但說到根本上,則各順其情,各盡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這就是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體悟到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也就體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總而言之,上述諸方面,落實到現實中以保持生物物種、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可以為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這就意味著,道教生態倫理必然並且能夠進行現代性轉換。而轉換的契機,則在於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現代性人格的塑造。因為根據道教的觀念來看,人經過修煉而達到的崇高境界並不神秘,遙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體現。我國宗教史專家牟鍾鑑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徵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夠健康長壽;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擺脫“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卻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塵;四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功德在世;五是瀟灑自在,豁達從容,善於化解煩惱,始終保持喜樂心情。能夠做到這些方面,就可以稱為活神仙。所謂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樂的人,便是優美宜人的環境。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著,其樂融融,這就是人間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們認為,人們只要努力建設,把中國道教的這種萬物一體、生而不有、曲成萬物、合而不同、迴圈再生、融通萬有的倫理精神,融會灌注到現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進我們的物質和文化建設,人間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現的。

當你的心,開始靜下來,你的身體中的疾病會自然消解!

02

這裡面有很多的意識錯誤,我不想去分析,分析到後來,接近真相時,人們多半不願意承認。真相有很多未知的部分,這未知的部分,讓人難以相信。如果你真的喜歡真相,喜歡真理,你自然會不停的去追求。這個追求,永無止境。只有你自己去追求,你才能看到真相。

以我為例,我為了研究健康問題,從生物技術到營養學,再到醫學,再到中醫,最後到儒釋道三家,慢慢的發現,健康這個問題,沒有真相。如果非說有的話,那一定在生命層面。是生命生病,不是身體生病。你不懂生命,也就不可能真正的懂健康。那誰最懂你的生命呢,當然是你自己啊。

也就是說,當你真正懂得了健康,你自然進入了生命領域,這是一個更大的領域。如果你還沒有認知到生命這一層面,說明你對健康的認識,並不深刻。生命領域,主要的研究物件是,生命從何而來。生命執行的規律,是怎麼樣的。

如何去研究這個,最直接最好的辦法,從意識資訊的層面入手。人的意識,有很多的層級。有很多相關文章,比如愛是一切力量的源泉,給予是最大的獲得,你想什麼就會來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等等,大家看不懂。為什麼看不懂,就是因為不懂意識的規律。

事實上,即便你懂了,如果不去修證,不去改變,不清理掉自己的雜念,還是沒用,反而徒增痛苦。

明明釋迦牟尼說,人人都是佛,那我為什麼不是佛,我為什麼過得這麼痛苦,這不是增加煩惱嗎?所以知道了沒用,要去做。你如果不去做,那不是真的知道。靜心修行,堅持再堅持。

四,現在是資訊社會,大家都存在資訊的消化不良。資訊的消化不良,不是比喻,是真實存在的。人體有五食:眼食光,耳食音,鼻食氣,口食物,身食能。現在人視力不好,這是光線的消化不良。你看現在的人造光,到處都是,大白天都開著燈,到處都是顯示屏,人的視力能好嗎?

不光是視力,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每天看很多文章、圖片或影片,真的就理解了嗎?看得越多,理解得越少,反過來,理解得越少,就越想看更多。真正理解了,就對資訊沒有恐懼了,不擔心自己沒有學到東西,不擔心自己錯過新聞,自然不用看很多。這跟吃飯是一樣的,真正消化得好了,只需要吃很少的食物。

當你的心,開始靜下來,你的身體中的疾病會自然消解!

03

資訊發達,是這個社會的一個優勢,但很多人卻被資訊奴役了。每天不停的看,大量的看,最後沒學到什麼東西,即便收穫了一點半點,可能也只是記住了幾句好聽的話,一個新鮮的概念,看似都懂了,其實都沒懂。

不用學很多,學一點消化一點,然後真正用起來,這是很好的。即便是我的文章,你們也沒必要每天都看。我寫了什麼,可能沒那麼重要,因為翻來覆去,講的都是同一個東西,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我每天發文,只有一個作用,就是不間斷的提醒大家,讓沒開始靜修的人,趕緊開始。讓已經開始的人,繼續堅持。

有人說:我開始打坐時,很燥,一定要把手機放在身邊,自以為坐了很久了,看看時間,竟然才三五分鐘,堅持了幾天,發現時間長了,才有效果,於是強迫自己不看手機,慢慢的,坐的時間越來越長,很多時候一坐就是一個小時,現在已經練了近5個月了,感覺只要坐下就停不下來,不是因為要上班或者家人叫吃飯,完全可以坐幾個小時,狀況越來越好,最明顯的,因為常年吃藥的緣故,小腿是黑的,好像長了一層黑殼,今年5月中旬練的,暑假時小腿竟趨於正常,大夏天的不用天天穿長襪子遮醜了,以前每晚起夜三四次,現在只一次了,睡眠變得從未有過的好,還有很多改變……

當你的心,開始靜下來了,心平氣和了,你的身體問題,自然會得到解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