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 由 情感研究所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16
簡介順河街的三道碼頭1947年,父親思鄉心切,執意要回明光,於是全家四口人回到闊別十載的明光(彼時兩個姑姑已出嫁)

街的偏旁部首是什麼

「來源: |新明光 ID:xmg0550」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文化明光↑明光市作家協會主辦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老家,一般指原籍或祖籍,故鄉或父母長期居住的地方,也有的指出生地。

我的曾祖父,清朝同治年間生於安徽全椒縣襄河鎮;祖父清朝光緒年間生於安徽盱眙縣蔣家壩(今江蘇淮安市洪澤區蔣壩鎮);父親民國初年出生於安徽盱眙縣明光集(今安徽明光市城區);我於1948年生於明光順河街。我上小學時第一次填表,要填籍貫,我就問父親怎麼填,父親說,你在明光出生,就填嘉山縣明光鎮,就這樣一直延續到弟弟妹妹以及下一代。那時候我還小,並不知道曾祖及祖父是哪裡人。準確的講,我的原籍為全椒襄河,祖籍為盱眙蔣壩,籍貫為明光。如此敘述,是為了說清楚我們這一家的來龍去脈。

下面要講述的老家故事,是指舊居,從父母開始,到筆者幼年、少年、青年以及後來所居住過的地方。

蔣壩古鎮 逃難人家

洪澤湖東岸的蔣家壩(後稱蔣壩),是個千年古鎮,魚米之鄉。這裡商賈雲集,集市繁華。三河入江水道就在鎮南,是淮河順水而下的船隻進入長江的必經之道。清光緒年間,曾祖父考中武舉人,來到盱眙縣,在清朝軍隊裡任職。後來就在蔣壩安家,祖父兄妹三人均出生於蔣壩。民國初年,全家移居至盱眙縣西鄉明光集,曾祖父於1930年病故,沒有了俸祿(薪資)收入,僅靠祖父一人幫工,家道漸貧。父親13歲時被迫輟學,16歲去上海工廠當學徒。數年後,日寇犯我中華,抗戰爆發,工廠關停。父親於1938年元月回到明光,次日即與祖父舉家逃難(跑鬼子反),沿著明(光)一一蔣(壩)公路起旱(步行),一路向東二百多里,目標是蔣壩。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當年明光集老百姓跑鬼子反,有錢人家是往南京或者再向南跑,一般老百姓則往皖南或者西南跑。而我們家卻往東跑,究其原因,那就是祖父誕生於蔣壩,這裡是他的老家。雖已離開蔣壩20多年,仍然要去蔣壩,怕是因為故土難移吧……

祖母是小腳,不能遠行,僱了一輛獨輪車,推著祖母和兩個未成年的姑姑,祖父和父親步行。數日後到達蔣壩,就停了下來,在洪澤湖大壩附近搭蓋了兩間簡易茅草屋棲身。46歲的祖父,由於一路勞累加驚嚇,就病倒了,臥床不起,數月後溘然長逝,草草葬於湖畔。父親時年21歲,從此挑起家庭重擔,先後以教私塾、做小生意謀生,後來以刻字為業。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當地富商程三爺見家父知書識禮,辦事穩重,經過數年觀察,決定將其長女(我的母親)許配給家父。1944年三月,我的大哥達海在蔣壩出生。雖然外公家經商富有,但孃家再好也非久留之地。母親嫁到張家,恪守婦道,相夫教子,生活上則是從“米籮”掉到了“糠籮”裡。儘管夫家貧寒,但母親毫無怨言,從容面對。夫妻相敬如賓,對愛情忠貞不渝,與父親一直相伴到老。母親嫁到張家,一輩子受窮受累,基本上也沒過上什麼好日子,但她卻是無怨無悔。

順河街的三道碼頭

1947年,父親思鄉心切,執意要回明光,於是全家四口人回到闊別十載的明光(彼時兩個姑姑已出嫁)。在河下(順河街)三道碼頭附近租賃了汪伯祥家的兩間小屋暫住。父親每日到大馬路擺攤刻字,祖母和母親則炒點瓜子、花生,批點糖果在碼頭附近擺小攤經營。一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哥哥達海,自幼聰慧,人也長得十分帥氣,兩隻大眼睛炯炯有神,五歲入學,成績優異。1949年暑期,母親帶著我們兄弟倆回蔣壩老家,孰料達海哥不幸染患急性腦疾,數小時後暴斃,父母失去心愛的長子,萬分悲痛,此後很多年,母親因不堪回首的失子之痛,而極少回孃家。父親在大悲之際,徹夜難眠,強忍悲痛,奮筆疾書,狂歌六絕,深切悼念愛子六齡童:

乍聞達海忽夭亡,疑是黃粱夢一場。

屏內盡除兒小影,恐將觸目更心傷。

家庭瑣事母當先,白髮堂前未敢宣。

夜半難眠惟飲泣,朝來舉止仍如前。

常將兒影系身邊,睹貌思容淚泫然。

看汝毫無夭折相,因何傾刻化雲煙。

上期入學愛爭先,今日除名盡惜憐。

不見塗鴉不聞誦,空遺書篋掛床前。

親朋勸我勿傷頹,口內相承心已灰。

仰首問天天不語,倚門何日待兒回。

六年心血付汪洋,往事今思淚滿眶。

不料好花容易謝,此生常念未能忘。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明光早年是有名的水旱碼頭,由於津浦鐵路的開通,加上池河的水運發達,明光河下順河街一帶十分熱鬧。東北側是鐵路,有多家糧行、倉庫。順河街倚河而建,蜿蜒數百米,自西北向東南有三道碼頭,人稱一號、二號、三號碼頭,全部都是用條石鋪就的臺階,有二、三十層,蔚為壯觀。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一道是漁船碼頭,眾多漁船停泊在此,方便漁民上岸採購糧油、日用品,也方便了居民購買新鮮魚蝦。靠近鐵路有個米廠,還有個老銀行。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二道碼頭是渡口,是去往河西南農村和老磚瓦廠的通道。此碼頭直對鐵路道口,有一條河下大街,解放後,有糧站、倉庫和很多房子。道口邊有座炮樓,從道口向東過了鐵路即到達交通路與後山街(即後來的渡口西路)交口處(老新生小學附近)。此道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封閉,道口向西北移至米廠附近。後來,為了減少事故,改建了一座地下人行道,一直沿用至今。

三道碼頭是貨運碼頭,在這兒裝卸各種貨物,可以通江達海到達全國各地。三道碼頭離火車站貨場和道口很近,這裡在七十年代初,新建了一處岸線長20米的臺階式碼頭,命名為解放碼頭,可以停靠50一一100噸的大船。筆者住在順河街時尚未記事,以上這些都是後來去觀察和聽老人所講,如有差錯,敬請讀者指正。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九十年代鐵路提速,新老車站之間通往順河街的最後一處道口也封閉了。隨著韓山南路的拓寬,這裡修建了地下通道,行人車輛均從此前往河下以及張灣、橫山等地,後來還開通了農村公交車。2020年,明光新、老火車站附近大規模拆遷,順河街卻不在之內,除了靠鐵路一側密集的民居外,僅有嘉禾糧食公司直屬庫一個單位,原明光米廠舊址已是人去樓空。順河街的往日的繁華和曾經的碼頭已不復存在,展現在人們視線裡的是一道美麗的濱河風光帶,沿河修建了木護欄,岸上綠樹成蔭,河中波光粼粼,老河依然見證著大明城的飛躍發展。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難忘的大馬路18號

1951年,我們家搬至大馬路18號(今人民路47號)的第二進房子,是租賃歧陽李氏李大安(號竹平)家的閒屋。說來也巧,這處房子竟然是祖父過去幫工曾經居住和辦公的老房子。祖父從民國初年在明光幾家商號幫工,其中時間最長的就是這家李景記洋油商號。祖父從夥計到賬房(即會計)至襄理之職,幹了20多年,後來李景記倒閉,祖父改幫別的商號。在祖父病逝十三年後,他的子孫又住到了這裡。

父親刻字手藝好,有點名氣,掛起了張公孚印社招牌,坐家迎客。在這裡還率先引進開發橡皮圖章生產,為周邊各縣之首。我四歲多時記事,就開始認字,源自於家中擺的鉛字架上,滿滿張貼的毛筆書寫的偏旁部首和單字。這是為方便找字而設,也造就了我早早識字。這兒是大馬路中段,上至大巷口,下至火車站都不遠,我小腿一邁就跑出去玩耍,1954年,自己一個人到工人子弟小學報名上學,經老師測試合格可以錄取,但一核對戶口說我不夠七週歲不能上學,使我讀書推遲了一年。次年仍是我自己,跑到明光小學(即今實小)報名上學。我的兩個弟弟均在此誕生。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推薦|張志江:龍泉紀事之二十二——老家(上)

我們家對面(今新華里巷)大院是幹部宿舍,住了許多幹部家庭。往東又一道院子,有座靳公祠堂,坐北面南,中間一個大院子,南邊靠馬路是青磚砌的花格圍牆。聽老人們說,1948年底淮海戰役期間,這裡關押了許多被俘的國軍官兵,牆外有市民好奇,扒花格牆往裡看,裡面就有人將手錶、戒指等貴重物品遞出來,請市民幫忙換點食物。解放初期,靳公祠還充當過臨時法庭,在這裡開庭審案。

此院東側地勢較高,有一道青磚高牆分隔,順勢有磚砌臺階走上去,上面有個大院,以前是火神廟。大院東側一條南北街道曾叫觀音巷,又叫福星街,後來改叫公安路(今女士街附近)。火神廟早已拆除,1953年,新生政權在這裡建了一座青磚灰瓦、杉木結構的帶內走廊的兩層小樓,這就是嘉山縣人民政府辦公樓。我同學張燕青的爸爸張遠方時任縣人委秘書,住在一樓東南側,我時常去玩,我和小燕青倆常到各個辦公室,翻字紙簍,翻出一些信封,因為那上邊有許多花花綠綠的紀念郵票。1955年,縣政府搬遷至二馬路(今廣場路)的縣委大院,這裡改作縣公安局,一直到九十年代,後又改作治安巡邏大隊,現為明光街道中心路社群。

大馬路18號,我在這裡度過了最幸福的童年,由於房東家是地主,1956年私房改造,這處房產被歸為公有,安排了一位副縣長來住,我們家只好搬家讓出。

(未完待續)

圖片:網路

編輯:董祖芹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13705509326(微信同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