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廣東省揭陽市的歷史發展變化

  • 由 選調生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12
簡介沿革秦始皇平定南越後,於秦三十三年(前214年)置揭陽縣,因揭陽嶺而得名,隸揚州南海郡

廣東揭陽的揭怎麼讀

由來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揭陽縣,因揭陽嶺而得名。《讀史方輿紀要》卷103:揭陽故城“在(揭陽)縣西北,揭嶺之南。漢置縣,以揭嶺為名”。縣在揭嶺之南,故曰揭陽。

沿革

秦始皇平定南越後,於秦三十三年(前214年)置揭陽縣,因揭陽嶺而得名,隸揚州南海郡。秦末,趙佗自立為南越王,揭陽歸趙佗。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揭陽歸漢,仍隸南海郡。晉咸和六年(331年)改隸東官郡。義熙九年(409年)分東官郡,置義安郡,揭陽縣廢,屬海陽縣。

宋宣和三年(1121年),割海陽縣之水寧、延德、崇義三鄉共13都置今揭陽縣。宋紹興二年(1132年)又廢,併入海陽。紹興八年(1138年),復建揭陽縣,隸潮州。縣治初設於吉帛村(今漁湖鎮京崗村),後定於玉窖村(今榕城鎮)。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劃龍溪都(今潮州市庵埠一帶)歸海陽;又劃鯇江、鱷浦、蓬州三都湊建澄海縣。清乾隆三年(1738年)年,割藍田都之九、十鄙(今豐順縣湯坑一帶)合建豐順縣。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廢潮州府,揭陽縣先後隸屬廣東省第五、六、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八年(1948年)5月,在大北山區成立的潮揭豐人民行政委員會(翌年3月改為揭陽縣人民行政委員會)。

1949年10月後,揭陽縣建制不變,先後隸屬於潮汕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潮汕專員公署、粵東辦事處、粵東行署;1956年,改隸汕頭專區;1958年冬,廢豐順縣,湯坑、八鄉、豐良、潘田公社併入揭陽縣;1961年復置豐順縣,原並地仍歸豐順;1965年7月,劃出河婆、良田、坪上、龍潭、灰寨、五經富、京溪園、錢坑、金和、塔頭、鳳江、東園公社和棉湖鎮合置揭西縣;

1968年3月,揭陽縣隸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1970年汕頭專區改為汕頭地區,揭陽縣屬汕頭地區。1983年9月揭陽縣改隸汕頭市,縣治位於榕城鎮。1991年1撤銷揭陽縣,設立地級揭陽市,在原揭陽縣區域上設立榕城區。同時將揭東縣和原汕頭市的揭西、普寧、惠來縣劃歸揭陽市管轄。

作者/來源:歷史看的見

廣東省揭陽市的歷史發展變化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