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亂臣賊子,有兩位最後還當上了帝王

  • 由 無舊少年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05
簡介有人怕被趙高指控而說是馬,也有誠實的一些人說成是鹿

亂臣賊子是誰

第一位、董卓

董卓這人就是做事太過火了。後期的董卓收斂一點不至於這樣。。董卓為人殘暴,但對西涼地區的人非常好,所以他得到了當地人的支援。但是這人稱霸朝野之後也知道去拉攏能人,但是做事太過以至於他去拉攏別人,別人去不敢站到他這邊,反而是敬而遠之。之所以是敬,是因為董卓這人很排異,一旦不站在自己這邊,難以活命,為了活命,表面上必須對其尊敬。董卓想要稱帝其實是可以的,但是他太過於激進了。想要稱帝的前提是必須得先得到將近一半人的認可,再一部人的不在乎,隨後就是反對者了,反對者不可能沒有,但是反對的人顯然不能太多。。否則就算稱了帝也是坐不穩的。後期的暴政更是導致了反對派的暗地裡的聯合。所以董卓的失敗不僅僅是因為貂蟬這一件事上。新舊王朝的交替時免不了擁舊派的反對的,所以這事急不得。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亂臣賊子,有兩位最後還當上了帝王

開啟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無論史籍還是小說,都喜歡對董卓的殘暴無道大肆渲染,即使史籍上寫的都是事實,也不能簡單的否定董卓。如前所述,董卓廢少帝立獻帝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燒洛陽是因為戰略上的需要。至於擄掠百姓這種事無論是西涼軍、關東軍或是黃巾軍都會幹。以今天的眼光看,擄掠百姓是很不人道的,但在三國那種戰亂時代卻是很平常的事。其實董卓被罵了一千多年,並非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失敗者。董卓生於涼州長於涼州,又沒讀過什麼書,董卓雖是漢人,但他在性格上更象遊牧民族而與中原文化格格不入。而董卓這樣的“蠻夷”居然敢“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些讀書人當然對其恨之入骨,而歷史正是由那些讀書人寫的。同樣是廢皇帝,尹、霍卻被人推崇。被蒙古鐵蹄毀滅的城市和被殘殺的百姓的數量絕對比涼州軍毀、殺的更多。但卻很少聽人罵鐵木真。如果董卓消滅了關東軍統一了中原,那麼歷史對他的評價會決然不同。到時,自然會有大批的讀書人為他歌功頌德。而董卓殘暴的行為也不會有人會管了。可惜董卓只是一介武夫。他在政治鬥爭和耍陰謀詭計方面比讀書人差多了,所以會被王允和呂布除掉。對於一個失敗者,他即使有功績也會被抹殺掉。

在中國,寫歷史有兩個原則:成王敗寇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第二位、王莽

王莽是個很神奇的人。如果你已經習慣了當前各種網路紅文的設定套路,那麼看王莽當年的行為,你一定會深深的覺得,這是個穿越者——只是到底是從後代穿回到西漢末年的,還是從更早之前穿出去的,這個倒是可以商榷。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此人身上有各種各樣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表演:他醉心於復古,以一千多年前的西周為標杆;他激進的進行社會改革,所做的事情幾乎是兩千多年後某些改革的翻版。他以一種不作不死的神經質式折騰,置整個國家和社會於反覆動盪之中,直到最終,身死國滅。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亂臣賊子,有兩位最後還當上了帝王

王莽上臺後立刻開倒車,把儒家的復古理論當做實踐經驗。大力推行公有制經濟,但卻沒能打擊地主豪強勢力,於是政策開始走偏,最終加劇了土地兼併,人民更加貧困。本來儒家就喜歡在聖人的理論上摻雜私貨,這是與時俱進的表現,借用聖人之口推銷自己的政治理念。但王莽不懂這個,只知道照本宣科的開倒車。於是人民紛紛懷念起四十年前的漢宣帝時代。混亂過後,綠林赤眉起義推翻了新朝。

王莽是一個私德良好的人。身死之日,尚有忠誠的衛隊為之死戰,堪比路易十六的瑞士衛隊。但他眼高手低,能力不足,雖然有心改革,卻只對人民下手,讓地主階級變得更加強大,世家大族粉墨登場,成為歷時千年的政治力量。王莽的改革是歷史上第一次儒家的社會實驗,證明烏托邦式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王莽眼高手低、好大喜功的野心家形象被班固寫進歷史書,為後代倒車逆行的改革敲響警鐘。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亂臣賊子,有兩位最後還當上了帝王

第三位、朱溫

總結朱溫一生,在治理國家方面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這應該肯定。但朱溫的濫殺無辜,荒淫無恥也是歷史上極為突出的,為歷代人所不齒。稱帝后,對外作戰時,朱溫也實施了一套安邦定國的措施,以期大梁江山永固。他轉變了只重軍事的做法,認識到民眾和土地對穩固政權的重要性。因此,他盡最大努力去恢復生產,獎勵農耕,採取了一些與民休息的寬容政策,中原的經濟得到一些恢復。同時,為保證地方行政的順利,朱溫又下令給各地將領,不論其軍階多高,部隊多少,在行政事務方面一律居地方官之下,聽從地方官吏管束、安排。 這樣就從根本上保證了地方治安的穩定,使軍隊的作用發揮在保民上,而不是割據一地擾民亂國。朱溫又吸取唐末地方將領無法節制終成大禍的教訓,對手下大將嚴加防範,一旦有驕橫的人出現,立即除掉,或殺或囚,以絕後患。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亂臣賊子,有兩位最後還當上了帝王

但朱溫卻沒有自己約束自己這種多疑和嗜殺的品性,相反,嗜殺自始至終還表現為濫殺無辜。朱溫對部下、戰俘、士人均濫殺成性。戰爭時期為整肅軍紀,利於調遣,從嚴治軍是應該的,但朱溫卻嚴得殘酷,殺的殘忍。五代時期的法律嚴酷得令人髮指,在中國法制史上五代就是以法律嚴酷而出名的。為保證戰鬥力,對待士兵極為嚴厲,每次作戰時,如果將領戰死疆場,所屬士兵也必須與將領與陣地共存亡,如果生還就全部殺掉,名為“跋隊斬”。 所以,將官一死,兵士也就紛紛逃亡,不敢歸隊。朱溫又讓人在士兵的臉上刺字,如果思念家鄉逃走,或者戰役結束後私自逃命,一旦被關津渡口抓獲送回,必死無疑。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亂臣賊子,有兩位最後還當上了帝王

第四位、趙高

說道趙高,大家一定會想起“指鹿為馬”的成語。那一年,有人送給秦二世一隻鹿,而趙高卻說這是一匹馬。秦二世不信,決定要眾百官都說這是鹿還是馬。有人怕被趙高指控而說是馬,也有誠實的一些人說成是鹿。最終,秦二世聽信了趙高的話,認為這是馬。趙高也把說是鹿的所有宦官,一併斬首。這就說明了趙高那無比奸詐的地位。趙高為了不使自己計謀被破,還與李斯合謀,把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給殺了。隨後,趙高又誣告李斯為“謀反罪”,把李斯腰斬與市,從此,扶蘇、李斯等秦朝開國元勳皆死,又加上秦二世的信任,趙高誅滅百官、魚肉百姓,人人都懼怕趙高。同時,趙高也為秦朝的滅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亂臣賊子,有兩位最後還當上了帝王

秦二世沒有想到,自己十分崇信的宦官趙高,居然要逼迫自己自殺。秦二世十分氣憤。他一氣之下,自殺殞命了。秦朝的最後一位柱子也倒下了。秦二世死後,秦三世即位。秦三世與秦二世不同,他已經清楚秦國危在旦夕了,如果再不反抗可就成亡國之君了。他就問趙高:“你說說現在我們應如何反抗劉邦與項羽的進軍。”“這個嘛,沒什麼可談的,陛下想一想,這作戰早戰不如晚戰。首先,軍隊到秦國必定要長途跋涉,就算到了,那也是精疲力竭,所以陛下可以乘軍隊勞累時乘虛進攻,這樣獲勝的機率不就高了嗎?”“我看到時候,我可能就已經成了亡國之君了。”秦三世說完,一刀斬了趙高。最後大開城門,歸順劉邦,秦朝從此滅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