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張氏族源地(三)從張仲、解張、張老的事蹟看張氏族人的早期遷播

  • 由 張氏出清河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01
簡介從張仲、解張、張老的事蹟看張氏族人的早期遷播到了堯舜時期,極端氣候再次出現,中華大地洪水氾濫

解姓讀音有哪幾種

按語:張氏族源地在哪裡?前段時間,張氏宗親網網站刊登《探秘——張氏族源地》一文,全文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一、上古時期的自然環境變遷與黃帝部落的遷徙;二、揮公及張氏與青陽的文化淵源;三、從張仲、解張、張老的事蹟看張氏族人的早期遷播。今天先發最後一部分,敬請各位關注。

張氏族源地(三)從張仲、解張、張老的事蹟看張氏族人的早期遷播

從張仲、解張、張老的事蹟看張氏族人的早期遷播

到了堯舜時期,極端氣候再次出現,中華大地洪水氾濫。因此,生活在東部地區的中華先民陸陸續續向中西部地勢較高的地方遷徙。經過這次大遷徙,在秦東、豫西、晉南成為了中華文明的聚集地,中華文明也由“滿天星斗”形態轉變到了以黃河中游為中心的形態。“秦東-豫西-晉南”華夏文明的“黃金三角區”正式形成。在這個時期,張氏也不可避免的由青陽向太行山及太行山以西遷移。

等到洪水逐漸退卻,大禹治水,採取疏導法平息了水患。人們為了紀念大禹的功績,將大禹所疏導的黃河被稱之為“禹河”。今天清河縣的清涼江就是“禹河”故道的一部分。據譚其驤先生考證,大約在公元前500年到400年之間黃河在宿胥口決堤東流,原黃河故道形成了黃河的一道分支——黃河北流。因為黃河東流的幹流河水渾濁仍稱為“河”或“濁河”,北流的支流河水清澈,因此也被稱之為“清河水”,即“清河”。“清河”流經青陽,“清”和“青”讀音一致,因此到了漢代人們就逐漸將“清陽”和“青陽”混用了。後來有些人認為“清陽”指的是清水之陽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清河是一條南北向河流,不存在“山南水北為陽”的說法。

張仲,也作張侯仲,西周時期張國國君,是中華張氏的先祖之一。張侯仲在周宣王時期,擔任周宣王的卿士,是太師尹吉甫的重要助手,主要負責周王朝北方防禦,為“宣王中興”作出了重大貢獻。

張仲一生最為重要的功績就是太原之戰。公元前822年,獫狁侵犯西周北方邊境。宣王的主政大臣太師尹吉甫率軍北征,與獫狁戰於太原以北。至於六月戰事膠著,王師難以取勝。宣王賜常服於張國國君仲,命其率師出征。由於張侯仲的加入,王師大破獫狁。王師凱旋,回到駐地中都邑,太師尹吉甫設宴慶祝。這件事被記錄在《詩經•小雅•六月》中。尹吉甫稱讚張仲德行高尚,堪為諸侯楷模,“張仲孝友”也被萬世傳唱。孝友的美德也成為了張氏家風。

張國究竟在哪裡?宋羅泌《路史•國名紀》“張,揮之封。然黃帝臣,自有張若。故河東解有張陽城,漢之東張,今邢之任縣是。《通典》雲:‘漢張縣地。’《紀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城張陽。’南鄭是也。”因此關於張國產生了三種說法:一、解張說;二、東張說;三、南鄭說。南鄭在今陝西漢中,此說不值一駁。我們只針對解張說和東張說展開論述。

支援解張說的人論據有二:一是張氏有先祖名臺駘者是太原的首位開拓者。《左傳•昭公元年》記載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臺駘。臺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大原。帝用嘉之,封諸汾川,沈、姒、蓐、黃,實守其祀,今晉主汾而滅之矣。由是觀之,則臺駘,汾神也。”侯馬市有臺駘為黃帝陵以外最古老祠廟建築。二是晉國有大夫解張和張老。解張或稱張侯,張華封先生認為解張是解地張氏的意思。郤克伐齊,解張為郤克駕駛戰車,弓箭身穿了他的手肘,鮮血沾滿了車輪,仍然奮勇向前,大敗齊軍。張老在趙文子(趙武)加冠禮上鼓舞趙文子要不斷進取。

支援東張說的人主要依據:一是《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中的註解“張縣,邢之任也”;二是《路史》的“張國條”;三是《任縣誌》和《南和縣誌》。材料明確不再贅述。其實《詩經•小雅•六月》中說的很明確,張侯仲是在是年六月接到周宣王命令後率軍馳援太師尹吉甫的。假如張國就在太原附近,獫狁來犯,張國應當是首當其衝,而不是增援部隊。因此張仲的侯國在太行山以東的可能更大。

要想真正瞭解張國所在的,我們還必須知道先秦時期邢臺地區的地貌。先秦時期的邢臺地區的地貌與今天截然不同。當時邢臺地區中部為大陸澤,大陸澤水面廣大曾經它北到寧晉,西至隆堯,南近南和,東臨清陽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胡泊,面積約佔今邢臺總面積的1/3強。《尚書•禹貢》大禹導水“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根據《史記》記載大陸澤南半部被漢高祖所封的五個侯廣阿侯任敖(隆堯)、任侯張越、張侯毛澤、青陽侯王隆(清河)、南宮侯張敖的侯國所包圍。張侯毛澤和青陽侯王隆的侯國位於大陸澤的最南端,此處水面因此也被稱為“張家泊”,這絕對不是巧合。再者據《嘉靖廣平府志》記載“張縣在廣平府東北”。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張國不在任縣而在今南和以東和青陽縣相鄰。甚至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結論:張縣和青陽縣是由古張國拆分而成的。

春秋時期,由於戎狄人的南犯邢臺境內很多小諸侯國被滅,就是比較大的邢國和衛國也相繼被滅國。為了躲避北方少數民族的不斷入侵,今邢臺境內的很多諸侯和居民被迫遷到黃河以東的齊、魯、宋附近。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61年,狄人攻邢,齊桓公採納管仲建議發兵拯救邢國,後將邢國南遷,在夷儀(山東聊城西南)為邢國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舉攻衛,衛懿公被殺。齊桓公率諸侯國替衛國在楚丘(河南滑縣東)另建新都。張氏部分族人隨衛國遷到濮陽也是極有可能。東漢王符《潛夫論》卷九,“志氏姓第三十五”就曾記載“至春秋時,宋有張白蔑矣。”遷徙到宋衛之地的張氏族人他們懷念故土,或許將故鄉的一些事物名稱帶到了新的居住地,但不能因此而認為它是族源地。

根據上述歷史資料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堯舜時期,由於大洪水的影響張氏族人被迫遷到了太行山以東。張氏族人臺駘因為善於治水而被帝堯所重用。洪水過後,一部分張氏族人在臺駘的帶領治理汾河,並在太原附近建立了山西張城;一部分族人則重返青陽故地再建家園。春秋初期,由於狄人南犯,部分族人有遷到了黃河南岸的衛宋之地。到了春秋中後期,隨著晉國的不斷擴張“張國”被併入晉國。張氏族人也因此多仕於晉國。

至於濮陽作為張姓祖源地的說法,僅僅體現在最近30年以內出版的書籍中,這些書籍存在一個通病,就是沒有以歷史事實為依據,多了杜撰的成分。仔細研讀張姓的郡望與堂號,“濮陽郡”、“濮陽堂”也都跟張氏沒有任何關係。看來某些地區“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急功近利”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對學術和宗族的確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在此,也呼籲各位從事文化研究和制定發展思路的人們,“不忘初心”才是我們做任何事都應當遵守的根本準則。

文章來源:張氏宗親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