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走進蔡甸博物館,追尋知音文化的印跡

  • 由 極目新聞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30
簡介瓷瓶上的琴聲和鳴作為知音傳說歷史文化傳承的文物載體,實際上並非只有這塊殘碑和鍾子期墓,在博物館裡,極目新聞記者還看到了一尊名為《攜琴訪友圖》的明朝青花瓷壇

荊念什麼字

極目新聞記者 王峻

通訊員 孫克亮

大江東流水,浪擊三千里。悠久的歷史,孕育著深邃而厚重的文化。當歷史的波濤風馳電掣般湧向我們時,高山依舊,流水依舊。

1月14日,極目新聞記者走進位於武漢市漢陽大街文化藝術中心院的蔡甸區博物館,探尋這一曲高山流水的文化屐痕,叩問這一座歷史名城的前世今生。

清代殘碑定格歷史

在博物館內,一塊隱約可見“賢鍾期字子期墓”等字樣的殘碑陳列於此,這塊於清光緒十五年(1898年)所立的石碑,雖碑文已殘,但卻將2000年前那段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動人傳說的主角之一鍾子期“定格”在了腳下的這方土地上。

走進蔡甸博物館,追尋知音文化的印跡

史載春秋時的楚國有位樂師叫俞伯牙,琴彈得很好,他將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巧妙地融入琴聲及韻律之中,但並沒有人能夠聽懂。有一天,伯牙在長江邊忘情地演奏,恰逢樵夫鍾子期路過此地並尋琴聲而至,美妙的琴聲引發鍾子期心中的感慨:多麼巍峨的泰山,多麼浩瀚的江河啊!俞伯牙聞言十分驚訝,他根本沒想到一位山野樵夫竟能聽懂他琴聲中的弦外之音。知音難遇,兩人一見如故,從此就成了好朋友。一日伯牙去子期家拜訪時,驚聞子期病逝的訊息,伯牙在心痛之時,感到世上已無人再能聽懂他的琴聲了,於是伯牙憤然摔琴,併發誓從此永不彈奏。

作為整個知音傳說歷史文化傳承的文物載體,鍾子期的墓坐落在蔡甸區蔡甸街馬鞍山南鳳凰嘴上。據舊志載,明代其墓旁建有古亭,亭內原有一塊年代久遠的青石墓碑,但現在這些舊跡已不復存在。1988年,漢陽縣(現 蔡甸區)人民政府重修知音亭,亭內別立新碑。2012年,伯牙子期紀念園落成,以紀念那段傳承千年的知音際會。

作為最重要的文物遺存,這塊殘碑被請入了博物館內,讓更多的人瞭解到,知音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瓷瓶上的琴聲和鳴

作為知音傳說歷史文化傳承的文物載體,實際上並非只有這塊殘碑和鍾子期墓,在博物館裡,極目新聞記者還看到了一尊名為《攜琴訪友圖》的明朝青花瓷壇。

走進蔡甸博物館,追尋知音文化的印跡

在瓷壇上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只見一位仙逸儒雅的老者神態怡然,攜琴漫步徐行,近旁有一兒童隨行引路,盡顯天真活潑。但見天空一輪明月高懸,微風和煦,遠處群山滴翠,雲霧繚繞,路旁柳樹松樹隨風搖曳,呈現給觀者一幅祥和的共享天倫之樂的畫面。整幅圖畫構圖精妙,工寫兼備,勾勒、渲染、點綴並用,猶如一幅精美的中國水墨畫。

攜琴訪友的典故即出自伯牙與子期的傳說,之後被演變並創作出攜琴尋芳、攜琴訪友的繪畫題材,自明起被廣泛地運用於瓷器、漆器和雕刻中。僧七處、文徵明、黃慎、傅抱石、張大千……古今名家們的筆下都曾留下風格不同的《攜琴訪友圖》,從中可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深入人間。

眾多傳說流傳千年

作為楚文化的一部分,知音文化傳說流傳到戰國時代被載入先秦典籍《列子》和《呂氏春秋》之中,成為中華文化元典內容,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到明代又有馮夢龍將其加工創作成白話小說《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使知音故事雅俗共知。“高山流水”和“知音”的典故及詞義,已成為中華民族最基礎的文化稱號,具有促進文化認同、增進民族團結的深遠意蘊。

早在2006年,武漢就開始將“伯牙子期傳說”申報國家級“非遺”,但數度落敗而歸。其原因,“伯牙子期傳說”是民間故事,沒有這段傳說的完整證據鏈。而此前“伯牙子期傳說”的申報,只有明代作家馮夢龍《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這一孤證。其中雖然詳細記載了故事的地點在“漢陽江口”,但評審委員們認為“漢陽江口”可能是小說作者安插的一個虛構地。

2013年,華師大民間文學研究生王源,在做《伯牙子期傳說圈研究》研究生論文時,發現了明代說書人的話本——《貴賤交情》。此書不僅比《警世通言》早14年,關鍵點在於該話本還詳細記載了伯牙子期故事以及地點,即“漢陽”、“馬鞍山”、“集賢村”等地名,更令人信服的是,話本中的諸多地名至今仍存。因此,原來申報的孤證,變成了一條完整的證據鏈,最終助“伯牙子期傳說”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千年知音傳說是蔡甸的文化之根,在鄉村振興新時代主題下,知音文化廣播四海,成為和諧與幸福感的源泉。

這是人傑地靈之處

走進蔡甸博物館,追尋知音文化的印跡

戰國薄格青銅劍

走進蔡甸博物館,追尋知音文化的印跡

唐代的金手鐲

漫步博物館,彷彿走進了一道歷史的長廊。商鳳紋青銅方罍(資料圖片)、戰國薄格青銅劍、唐代金手鐲、康有為的真跡……讓人不禁感嘆,擁有著厚重知音文化的蔡甸的確是人傑地靈之地。

作為一家區級博物館,雖然並非每件文物都是絕世珍寶,但卻都是歷史長河中武漢大西南這片楚文化發祥地滄桑變化的見證者,這其中最為讓人震撼的非“商鳳紋青銅方罍”莫屬。

走進蔡甸博物館,追尋知音文化的印跡

商代青銅鳳紋方罍

1966年出土於蔡甸永安街竹林嘴的“商鳳紋青銅方罍”,造型雄渾、型體巨大;集浮雕、線雕於一身;鑄造技術高超卓絕;精美的紋飾神采飛動,是商朝後期青銅器的傑作。據博物館的館長鄧操介紹,青銅罍尤其是方體罍流行時間短,數量十分稀少,至今有4000多年,儲存完好,十分罕見。目前,商鳳紋青銅方罍收藏於武漢博物館,為該館的鎮館之寶。

走進蔡甸博物館,追尋知音文化的印跡

商代青銅鳳紋方罍

在這兒障其倍,記者還看到了與越王隔呈價勾踐劍同時代的戰國薄格青銅劍,這柄出土於蔡甸街熊家嶺的青銅劍,長 44。1 cm,寬4。7 cm,頂超重445g,雖然比不上越王勾踐劍精美,但也其自身的特點,對於研究同時代鑄劍技術的演變是一個較好的佐證。

最有人氣的藏品當屬一對唐代中期的金手鐲,距今雖然過去了一千多年,但至今仍然熠熠生輝。它比現在的手鐲稍寬,帶凹槽狀,手鐲尾部的金線纏繞得異常精美。“從當時出土文物來看,墓主僅為普通女性,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代中期國強民富,人民安居樂業。這對金手鐲的出土,也填補了博物館金器的空白。”蔡甸區博物館館長鄧操解釋道。

走進蔡甸博物館,追尋知音文化的印跡

康有為的對聯

除此之外,這兒還有一副康有為手書的對聯:“大風吹地轉 高浪蹴天浮”,墨色濃淡相映,行筆生動,傳遞出了中國文化的精神意蘊。

一曲《高山流水》演繹了一段“知音”的曠世佳話,並逐步延伸成為知音文化。它不僅在蔡甸當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還走出荊楚,成為國內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樑。

精美的文物及其背後的傳奇故事,讓人深深著迷。來蔡甸,一定不能錯過這家博物館,漫步館內,在歷史的長河中徜徉,感受知音文化之美。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