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楊太朝:孕育桑梓文化 啟迪一村學童

  • 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24
簡介在楊老師80週歲生日這天,他邀請了老家婁子坳村父老鄉親和學校領導老師們、中樞二小在職領導和老師們,以及退休的老師們歡聚一堂過生日,來參加祝壽的親朋好友想表達一下心意送紅包給他,都被他婉言拒絕了

勞力拼音怎麼拼

近日,仁懷市原沙灘鄉(現美酒河鎮)婁子坳村退休教師楊太朝迎來了80歲生日。仁懷市退教協理事長鬍明華、市老促會主任喻太洪等人代表市教育局、市教育工會、市教退協前往祝福,為楊老師送去賀匾和生日禮品,組織座談會,感恩楊老師為教育、為家鄉做出的貢獻。

楊太朝老師是美酒河鎮婁子坳村灣頭人,2OOO年民轉公退休教師。他36年如一日紮根于山區村點校,帶頭組織為家鄉修公路、硬化院壩,寫書、修族譜傳家風等事蹟在當地有口皆碑。

楊太朝:孕育桑梓文化 啟迪一村學童

36年紮根山區學校

楊老師渴求知識,勤學苦練,白天教書,夜晚備課。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他拼音都不會,經過自己的刻苦專研,之後能教書育人、寫書、寫字畫、修族譜。他1963年參加工作,可貴的是36年一如既往、辛勤耕耘在婁子坳村的村點校,無悔無怨,在窮山僻壤的山區嘔心瀝血培育出無數棟樑之材,為山區教育事業作出了盡心盡力的奉獻。

以前,婁子坳村共有4000多人口,在他任教導主任期間,婁子坳小學從200多名學生髮展到400多名學生,10個班級,17個教師。在他的啟蒙教育下,有些學生後來成為了博士生、中小學校長等人才,他被人評價為“孕育桑梓文化,啟迪一村學童”。

修路造福一方

美酒河鎮婁子坳村處於仁懷邊遠山區,這裡海拔高差大、縱橫切割深、山地多壩地少、土地貧瘠、交通滯後,全村25度以上坡耕地佔85%以上,50度以上坡耕地佔30%,從婁子坳地名不難看出,山高坡陡行路之難。

要想富,先修路。楊老師披蓑衣,戴斗笠,穿上解放鞋,踏上泥濘路,翻山越嶺到各家各戶做群工工作,協調土地,組織勞力。他不計報酬,上午教書,下午在路上監工。1987年,在當地政府關心下,他帶領村民終於修通了第一條村組公路,從婁子坳村至炮通坪組,有3公里長。他退休後,在2014年繼續帶領村民硬化灣頭村組及周邊聯戶路3公里,並給每家每戶硬化好院壩;在2016年,自己墊資12。89萬元,帶領村民修通墳坪子至灣頭公路2公里。楊老師這些正能量發揮為婁子坳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弘揚良好家風家訓

為了增強家族觀念,形成向心力,楊老師動員家族全體一起參與,共同修繕族譜《楊公正旺郭氏組世系源》。

楊老師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注重家風家訓傳承,秉承“清白家風四知堂”家風家訓。他的家風嚴,經常用“四知”堂(楊震當荊州刺史時,非常清廉。拒絕行賄者時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呢!”後世遂以“四知”為堂號。)故事來教育子孫,要求子孫若為官必須清廉,拒絕行賄。

在楊老師80週歲生日這天,他邀請了老家婁子坳村父老鄉親和學校領導老師們、中樞二小在職領導和老師們,以及退休的老師們歡聚一堂過生日,來參加祝壽的親朋好友想表達一下心意送紅包給他,都被他婉言拒絕了。

垂書千言,敘寫家史

楊老師退休後,熱愛寫作書法,他根據自己童年、中年、晚年的見聞,圍繞家庭歷史、家庭教育用毛筆撰寫了《人生史憶》、《久聞隨筆》、《雜寫君笑》三本書,以傳後世,言教身傳、為後生樹和諧家庭、和諧同事、和諧鄰里典範。

保護傳承紅色文化

楊老先生對紅色文化感情深厚,他用毛筆親手抄下了《仁懷解放的崢嶸歲月》長篇史歌。他的這種對紅色文化敬重精神感動了不少人。

楊老師現在80歲了,身體硬朗,講話鏗鏘,思維敏捷,精神矍鑠。他說:“生命在於運動,我現在每天早上堅持用2個小時來鍛鍊身體,打打籃球、打陀螺,打羽毛球。除了堅持運動外,我還堅持每天學習。現在,我還想繼續寫書,爭取在一年內能再出一本書。”

據悉,仁懷市退教協20多年以來,為年滿80歲、90歲、100歲的老教師祝壽,每一年要為約80名老人祝壽,為社會營造尊老愛老敬老的良好氛圍,弘揚良好師德師風典型,感恩退休老教師一生默默無聞的為國家貢獻精神。

通訊員 徐龍玉

編輯 謝國歡

編審 陳富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