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北京西 城 區 高 三 診 斷 性 測 試語文試題

  • 由 第37計之A計劃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19
簡介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A.風值水而漪生 其勾畫是也,而韻致非B.元亮以之 為令以伉直著聲C.非淡之本色也 似公之文D.公以身為陶 為史所豔稱若此也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

怕罰是片語嗎

北京西 城 區 高 三 診 斷 性 測 試

語 文 2020。5

本試卷共10頁,共150分。考試時長150分鐘。考生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5題。

材料一

歷史建築作為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歷史變遷的物質載體,包含著城鎮、村莊的文化發展脈絡,封存著本地居民的集體記憶和特殊情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與文化內涵。作為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歷史建築保護已經成為全球性課題。

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的龐貝古城,因維蘇威火山噴發而被掩埋於地下,兩千多年後才重見天日。在持續兩百多年的發掘中,義大利對遺址採取了“原真性”保護策略,即在原地保留古城出土時的殘損形貌和原初場景,不移動廢墟中的任何殘件,店鋪、錢莊以及神廟都保持著災難發生時的倒塌狀態。這就不僅再現了當時的規劃建設、文化藝術以及日常生活畫面,還能透過建築破損直觀地展現出古羅馬時期建築的材料、構造及建造工藝。經此保護的古城遺址,既是一件歷史的“活化石”,也是一部關於建築的“活的教科書”。

從17世紀起,北京琉璃廠便集中了許多出售書籍、筆墨紙硯、古玩字畫的店鋪,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過綜合整治,琉璃廠保持了清代建築風貌,文化商業街的功能得以延續,居民生活環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對這種“仿古一條街”的做法,至今仍然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原真性”的清代歷史建築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是做工地道的清式“新建築”,那麼這裡只能算作歷史風貌區,而不能算作歷史文化街區。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琉璃廠歷史地段原來的磚木結構建築年久失修,若侷限於靜態的“原真性”,完全保留屋舍凋敝的真實,對城市發展和街區居民也未必有什麼意義。而且,經過翻新改造的琉璃廠,既保持了傳統建築風格,又延續了歷史建築街區的傳統功能和文化活力,是否也可以理解為保持了歷史地段的“原真性”。

(取材於陳思等作者的文章)

1.根據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歷史建築能夠反映本地的歷史變遷和文化發展脈絡。

B.對歷史建築廢墟的原真性保護意味著不能翻修重建。

C.原真性保護指的是要保持歷史建築原初的倒塌狀態。

D.人們對保護歷史建築凋敝的“原真性”尚存有爭議。

2.根據材料一,下列不屬於對歷史建築進行“原真性”保護的一項是(3分)

A.發掘歷史建築遺址建展館

B.保持歷史建築的原初形貌

C.保護歷史建築殘件不改動

D.延續歷史建築的傳統功能

材料二

1964年,在義大利威尼斯透過的《國際古蹟保護與修復憲章》,第一次提出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如今,“整體性保護”已成為世界各國在歷史建築保護方面的普遍共識。

英國什羅普郡塞文河畔的鐵橋峽谷是18世紀工業革命的發源地,鐵橋峽谷不僅擁有代表英國18世紀科技與建築水平的地標性建築物——世界第一座全部用鑄鐵預製件建造的鐵橋,峽谷中心地帶的鐵橋鎮還原汁原味地儲存著當初的礦區、礦井、高爐、廠房、車間、倉庫等工業設施,步行道、電車軌道、鐵路、運河等交通運輸網路,以及工人住宅等生活設施。不僅如此,鐵橋峽谷塞文河兩岸的森林依然茂密如初。從工業設施到實體建築,再到生態景觀,今天的鐵橋峽谷實景與18世紀的歷史照片幾乎完全吻合。由於完整儲存了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工業鏈條,以及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建築風貌,鐵橋峽谷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歷史名城揚州已有2500年的建城史。揚州老城區水城一體、城池形態清晰完整;城內唐宋遺址、明清遺址並存,有30多處古代私家園林,592條古街古巷縱橫交錯,臨街沿巷的老房舊屋鱗次櫛比。揚州提出“不大拆大建、不破壞街巷體系、不破壞建築風貌、不破壞歷史文脈、不破壞居民生活”的發展原則,老城至今有儲存完好具有歷史價值的傳統民居建築群484處,近8萬居民生活其中;40多戶園宅一體,住戶們在自家院落築池疊石、修亭建廊,老城區延續了“青磚黛瓦清水牆,深巷小院有人家”的傳統生活場景和居住氛圍。不僅如此,截至2014年,揚州還利用歷史建築建立了109座特色博物館。如果把揚州老城看作一個整體博物館,那麼109座特色博物館就是專題館,這就把歷史建築等文化遺產與原生環境統一起來,變“孤島式”的靜態保護為整體性、開放性的動態保護,原生地居民成為歷史建築的繼承者和保護者,“保”下來的歷史建築便“活”了起來。

(取材於潘夢琳等作者的文章)

3.根據材料二,下列有關歷史建築“整體性保護”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整體性保護已成為保護歷史建築的普遍共識。

B.整體性保護是指完整保護地標性的歷史建築。

C.原汁原味地儲存歷史建築以及相關歷史風貌。

D.將靜態的歷史建築與動態的居民生活作整合。

材料三

在現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歷史建築、歷史街區的保護,和地方的現代化建設似乎形成一對矛盾。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城市建設中曾經大規模拆毀老舊街區。當時即有學者呼籲:原真性的歷史環境也是現代化程序的組成部分,必須要得到保護。廣大市民也積極參與,與學者一道推動日本各地立法保護歷史建築等文化遺產。

如何兼顧歷史建築、歷史街區保護與本地現代化建設?法國巴黎瑪黑區採用了文化復興策略,即通過歷史建築的再利用,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競爭力。瑪黑區有許多十七、十八世紀的巴黎貴族府邸,也有十九世紀的工業建築遺存。1980年前後幾年,瑪黑區建立的6個圖書館、13個博物館、10個劇院、6個音樂廳等文化設施,幾乎都是對歷史建築的重新利用。瑪黑區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分散於各處,為了方便遊人穿行觀賞,瑪黑區開放部分歷史建築的內部通道,擴增步行通道數量,將一個個非連續的、碎片化的歷史文化“孤島”聯綴起來。為了提高知名度,瑪黑區每年舉辦“瑪黑嘉年華”,在各類歷史建築中舉辦音樂會、美術展、歌劇、歷史展等,所有活動均對公眾免費開放。這種將歷史建築與當代藝術緊密結合的文化創意,不僅吸引了世界眾多主流文化團體參與,還普及了文化知識,提升了當地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培養了人們保護歷史建築及其歷史風貌的責任感。

當然,解決歷史建築、歷史街區保護與現代化建設這對矛盾並不輕鬆。比如:許多歷史街區的基礎設施現代化滯後於新建街區;各地管理決策者對歷史建築的文化價值與保護策略方面的認識也參差不齊;文化投資者則更加著眼於經濟收益……可以說,歷史建築、歷史街區的原真性、整體性保護仍然面臨著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

(取材於張兵等作者的文章)

4.根據材料三,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一項是(3分)

A.許多國家都存在著歷史建築保護與現代化建設之間的矛盾。

B.專家學者和普通民眾都有推動歷史建築保護的責任和義務。

C.開發歷史建築的文化資源或可緩解保護與建設之間的矛盾。

D.解決保護與建設之間的矛盾關鍵在於改變投資者的著眼點。

5.綜合以上三則材料,在歷史建築保護中存在哪些難題,請簡要概括。(6分)

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5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題。(共18分)

蘇子瞻酷嗜陶令①詩,貴其淡而適也。凡物釀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靈也。濃者不復薄,甘者不復辛,唯淡也無不可造;無不可造,是文之真變態也。風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嵐出,雖有顧吳②,不能設色也,淡之至也,元亮以之。欲以人力取淡,刻露之極,遂成寒瘦。故望岫焉而卻,其才非不至也,非淡之本色也。

裡咼氏,世有文譽,而遂溪公③尤多著述。前後為令,不及數十日,輒自罷去。家甚貧,出處志節,大約似陶令,而詩文之淡亦似之。非似陶令也,公自似也。公之出處,超然甘味,似公之性;公之性,真率簡易,無復雕飾,似公之文。故曰公自似者也。今之學陶者,率如響拓④,其勾畫是也,而韻致非,故不類。公以身為陶,故信心而言,皆東籬也。餘非謂公之才遂超人,而公實淡之本色,故一往所詣,古人或有至有不至耳。

餘束髮已知嚮慕⑤公,近者吳川公梓其家集,始獲盡三世之藏。吳川者,公仲子,高才邃學,為令以伉直著聲,閱數月亦去,遵先轍也。懷公集三十年,出入必俱,今春始成帙。吳川自出機軸,氣雋語快,博於取材而藻於屬辭。比之遂溪,蓋由淡而造於色態者,所謂秋水芙蓉也。昔陶氏五男,不好紙筆,而遂溪之後,雲蔚霞起。餘邑不能文而恥言文,最為惡習。獨咼氏能世擅其業。噫!彼安知烏衣諸郎⑥,為史所豔稱若此也!

(取材於《袁宏道文集》卷三十五)

【注】①陶令:陶淵明,字元亮。曾任彭澤縣令。 ②顧吳:顧愷之和吳道子,歷史上擅長著色的畫家。③遂溪公:即後文中“家集”作者之一,曾任遂溪縣令。 ④響拓,指像得到回聲和拓片一樣去複製。⑤嚮慕:嚮往思慕。 ⑥烏衣諸郎:晉時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於烏衣巷,他們的子弟被稱為“烏衣郎”。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貴其淡而適也 貴:看重。

B.日薄山而嵐出 薄:靠近。

C.故信心而言 信:相信。

D.近者吳川公梓其家集 梓:刻印。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風值水而漪生 其勾畫是也,而韻致非

B.元亮以之 為令以伉直著聲

C.非淡之本色也 似公之文

D.公以身為陶 為史所豔稱若此也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不可造,是文之真性靈也

那無法刻意去製造的,它們是文字作品中真正的性靈所在

B.非似陶令也,公自似也

不是說他寫的文章像陶淵明,而是說他寫的文章像他自己

C.故一往所詣,古人或有至有不至耳

因此他一往直前到達的高度,古代有人到過也有人未到過

D.比之遂溪,蓋由淡而造於色態者

與遂溪先生比,大概平淡而外的顏色樣貌修飾是不足之處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陶淵明的“淡而適”,有自然界中“漪生”“嵐出”一般的美妙。

B.那些像陶淵明一樣追求“淡”的人,是想借其掩蓋自己才氣不足。

C.遂溪先生的文章“真率簡易,無復雕飾”,與陶淵明的作品神似。

D.作者期待咼氏家族的“文譽”及創作,可以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

10.本文中作者關於寫作的主張是什麼?以文章第一段文字為例,簡要解說作者是如何來闡釋自己的主張的。(6分)

(二)

根據要求完成11題。(共7分)

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

①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②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論語·為政》)

③子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④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論語·雍也》)

11.簡要概括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有哪些特點?就君子某一方面的特點,結合具體文句,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發。(7分)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12—14題。(共12分)

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辛棄疾

我來弔古,上危樓,贏得閒愁千斛①。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②吹喬木。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③?

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④。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寶鏡⑤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注】①斛:容量單位,古人以十鬥為一斛。 ②隴上,此處泛指田野。 ③噴霜竹:即吹笛。④淚落哀箏曲:東晉名臣謝安(字安石)晚年被疏,有一次陪晉孝武帝聽箏,有感於自身際遇不禁落淚。⑤寶鏡:傳說中一塊能照人肺腑的古銅鏡。後於得之者驚而失手之間落入水中,遂不復得。

1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來”三句直抒胸臆,“閒愁千斛”是以誇張手法狀寫詞人內心的愁苦之多。

B.“虎踞”二句自問自答,點明弔古的主題,其中“興亡”的意思側重於“亡”。

C.“柳外”五句寓情於景,“歸鳥”一詞寄寓了詞人收復中原、重返故里的抱負。

D.“江頭”二句以寫景收束全詞,由江風怒吼而想象出“波浪翻屋”的駭人畫面。

13.“誰勸杯中綠”中的“綠”本是酒面漂浮的綠色泡沫,此處代指酒。下列詩句也運用了以事物的某一特徵代指該事物這一手法的一項是(3分)

A.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韋莊《菩薩蠻》)

B.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蘇軾《水調歌頭》)

D.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卜算子》)

14.詞人說自己有“閒愁千斛”。從詞作中挑出你感觸最深的兩處“閒愁”,結合具體詞句作簡要分析。(6分)

15.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8分)

①莊子引用志怪之書《齊諧》描寫大鵬翱翔的畫面時寫道:“ ,水擊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在《醉翁亭記》中,歐陽修寫琅琊山帶給自己的感受:“野芳發而幽香, ,風霜高潔, ,山間之四時也。”

③李白用“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 ”這樣的詩句來彰顯自己對個性自由的追求。

④青少年就應該有豪情壯志,要想表達這一類的意思,我們可以引用的詩文名句有:“ , 。”

四、本大題共5小題,共22分。

(一)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題。(18分)

聆聽鳥語

遠古,鳥破天荒地叫了。是它,喚醒了大自然的沉寂。最初,山川、河流、森林、海洋都啞巴似的無聲無息。某日清晨,一隻始祖鳥突發臆想,張開喉嚨“啊”了聲,於是聲音誕生了。

開啟《詩經》,我聆聽到了那麼多的鳥語。《詩經》三百零五篇,七十六處寫到鳥,提到的鳥兒有三十三種。在那些泛黃的紙頁上,我聽到了相伴在河中小洲的雎鳩在“關關”和鳴,聽到了黃鳥在灌木叢中的“其鳴喈喈”,聽到了燕子目睹親人別離時的“泣涕如雨”,聽到了雉飛向遠方時的“下上其音”,聽到了“鶴鳴九皋,聲聞於天”……這些鳥語,將三千年前的華夏之野裝點得靈動迷人。

從鳥的叫聲裡,可以感知到人性的美。

麻雀是鳥類裡的平民。它的身上,帶有一種泥土的氣息。落葉色的羽毛下,是毫不起眼的軀體,先天就註定了鳥類中的“平民”身份,無法為自己贏得美譽。也許正因為如此,它在關注著普通人的生活。或喜或憂,都是百姓的情感。它“唧唧”的短促叫聲,好像在吐著“飢”音,總想找東西填飽肚子。一想起童年時的飢餓感受,我便替麻雀們憂傷。

有時,麻雀的發聲聽起來是“喳喳”。我注意到,一旦一隻麻雀發現了食物,便發出“喳喳”之音,招呼同伴一起來吃。於是,這“喳喳”與“唧唧”就有了細微的區別。

祖母對麻雀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每次碾過谷,她會在老屋的窗臺上為麻雀撒上一些。窗臺面積窄小,麻雀們便利用了緊挨窗邊的一棵拐棗樹。一隻麻雀銜走一粒糧食,會馬上返回樹枝上。數十隻麻雀,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在樹枝與窗臺之間穿梭著,形成一場褐色的疾雨。

麻雀對關愛過它的人,會表現出一種親近。有時,祖母閉目在拐棗樹下小憩,它就落在祖母的肩膀上。它們目光安詳,叫聲柔和,彷彿是在感應祖母的呼吸和心跳。

祖父在化羊峪那面山坡種穀時,撿到了一隻受傷的大雁,帶回家用繩子拴在窗前,打算第二天煮了吃。那天夜裡,又飛來了一隻雁,兩隻雁依偎著,嘰嘰咕咕說了一夜的話,像是在安慰,又像是在訴說。那悽婉纏綿的聲音,讓祖父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打消了原先的念頭。從此,祖父不讓我傷害任何一隻鳥。年幼時,我曾跟著同伴們一起用彈弓射殺樹上的麻雀,祖父非常生氣,好多日子都不再用那雙佈滿老繭的手撫摸我。

燕子,也具有人性。我家就有燕子的窩。它銜來幾根草葉,幾片羽毛,幾塊泥土,加上自己的唾液,就做成了簡陋的住宅,彷彿鄉下人的土屋。它在裡邊棲息,生兒育女,就是家的概念。它“啾啾”的叫聲時而呢喃細語,時而高亢嘹亮,時而急促尖利,像極了黃土坡上婆姨們的吆喝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赤身的農夫喘口氣,用手臂抹去臉上的汗水,突然看到成雙成對的燕子歡叫跳躍,捕食害蟲,目光裡就飽含喜悅,勞作的辛苦便會化為甘甜。

鳥的鳴叫,有著什麼呢?在生命的執行裡,我不斷地浮現如此的念頭。我試圖區別出它們與人類聲音的不同,譯解它們啼叫的意義。

秋天的尾聲裡,一抬頭,便看見大雁在空中飛翔。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天空,被大雁視為理想的征途。群雁飛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發出雄壯悠長、嘹亮鏗鏘的“嘎——嘎——”“呀——呀——”聲。它的叫聲,本能上起著互相照顧、呼喚、起飛和停歇等訊號作用,但在我聽來,它的音符蘊含著一種力量和信念,昭示著自我存在以及飛翔的意義。如果說,沉淪是生命之大敵,那麼從大雁的鳴叫聲裡,或許可以獲得上進的力量與信念。

鳥語,是大自然贈予人類的禮物。問題是,你首先要傾情聆聽它的鳴叫,讀懂它的語言;而且在它向你發出叫聲時,你必須報以無比真誠,它才會將最動聽的歌聲奉獻給你。

培養自己聆聽鳥語的能力,看起來似乎與生活毫不相干,但其實不然。一個人,不能終日為生活所累,必須尋求精神的陶冶。那樣,你會發現人生並不乏味,並且會找到存在於自己內心的幸福和快樂。

想起了父親。他的晚年,大多時間是坐在我家院子裡的那棵葡萄架下閉目養神。葡萄架上小鳥鳴啼,更高的上空大鳥歡叫。他並不睜眼,而是用心體驗和享受各種鳥的叫聲,佈滿皺褶的臉綻露出幸福的微笑。一旦鳥聲消失了,他會悵然若失地睜開眼,一隻手掌搭在額頭向高處仰望。我知道,他在尋找鳥兒的蹤跡。

父親不曉得南宋詩人曾幾,沒有讀過《聞禽聲有感》裡那句“坐聞幽鳥語”,但他擁有了那般的精神境界。

用心靈與鳥語對接,這是何等美好的生命狀態。

當一個人不再以生活享受為幸福的標準,不再以金錢、權力、地位、美色作為衡量生命的價值取向,而是痴心於某種大自然的物象時,他的生命才會呈現出別樣的風景。

聆聽鳥語,就在其中。

(取材於趙豐的同名散文,有刪節)

16.下列對加點詞語在文中意思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破天荒:指遠古時代的第一聲鳥叫,給沉寂的自然帶來新的生機。

B.靈動迷人:指《詩經》中描寫的鳥叫聲,富於變化而又充滿靈性。

C.旅行家:指年復一年的遷徙生活,讓大雁成為經驗豐富的飛行者。

D.悵然若失:指用心享受鳥鳴的父親,在聽不到鳥鳴時內心的失落。

17.下列對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經》中多處寫到鳥鳴,反映出當時人們重視與自然對話,重視與自然和諧相處。

B.麻雀顏色淡,身形不起眼,只能體現普通人的喜憂,所以被認為是鳥類中的平民。

C.大雁悽婉纏綿的聲音喚起了祖父的同情,讓他改變了初衷,還要求家人不傷害鳥。

D.文中寫燕子的叫聲,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突出其含意豐富又極具人性的特點。

18.文中插入父親體驗和享受鳥鳴的回憶,請結合上下文,簡要分析其作用。(6分)

19.文中說,“從鳥的叫聲裡,可以感知到人性的美”。請依據文意分條概括這種美。(6分)

(二)根據要求,完成20題。(4分)

《紅樓夢》第四十回描寫賈府女眷在大觀園吃酒行令,黛玉無意間引用了閨閣禁書《牡丹亭》《西廂記》中的句子。當時,“寶釵聽了,回頭看著他。黛玉只顧怕罰,也不理論”。第四十二回中,寶釵往賈母處問安,還特意約黛玉到蘅蕪苑,對黛玉說:

“……先時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是偷揹著我們看,我們卻也偷揹著他們看。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丟開了。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就連作詩寫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內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內之事。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話,說的黛玉垂頭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應“是”的一字。

20.綜合此處文字中的資訊,寶釵這一形象有哪些突出的特點?(4分)

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65分。

21.語言基礎運用(5分)

科考隊徒步穿行沙漠段,每天平均行程大約14公里。按照在沙漠中每一步幅約30釐米計算,每人每天大約步行近5萬步左右。在沙漠中,一天最大的溫差可達40℃。科考隊第一次遇上沙暴伴隨降雨是在10月17日。 在這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中,所有科考隊員都經歷了嚴峻的考驗。

(1)將下面四個句子分別填入文中橫線處,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①上午9、10點鐘,灰白的雲霧中偶爾閃露出白色的太陽。

②由於風的作用,體感溫度降至-10℃。

③夜晚至次日清晨,狂風、沙暴、驟雨襲來,平均風力8級,陣風10級,最低溫度-2℃。

④當時,白天的風力5級左右,降塵揚沙遮天蔽日。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2)文中畫線句邏輯混亂,請將修改後的句子抄寫在答題卡相應處。(2分)

22.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寫作。

①在居家學習一段時間後,本屆高三學生4月27日返校復課。收到這一訊息時你有什麼反應?請寫一段文字作簡要刻畫。150字左右。

②有時候,人們會把內心的某種情感寄託在一個具體的物件之中。請選擇一個寄託著你的某種情感的物件,寫一段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③閱讀名著也是一種增長人生閱歷的途徑。請結合《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及《老人與海》中任意一部,談談你對這一認識的理解。150字左右。

23.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在達成目標的征程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在發揮作用,比如信念、方法、策略以及反思等等。

請選擇一個方面,將

" 的力量"

補充完整作為文章標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用“甘苦”來回顧生活給予我們的饋贈時,既包含著對過往經歷的真實概括,也寄寓著一種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請以

"甘苦"

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運用記敘、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西 城 區 高 三 診 斷 性 測 試

語文參考答案 2020。5

一、(18分)

1.(3分)C 2.(3分)A 3.(3分)B 4.(3分)D

5.(6分)答案要點:

①如何既能實現原真性保護,又能解決歷史建築年久失修及傳統功能延續的問題。

②如何避免讓靜態的歷史建築成為文化孤島。

③如何既能保護歷史建築,又能滿足當地居民提升生活品質需要。

④如何避免由於認識不足、決策失誤給歷史建築帶來毀滅性破壞。

⑤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歷史建築保護與本地現代化建設之間的矛盾。

評分說明:每個要點2分;答出其中三個要點,得6分。意思對即可。

二、(25分)

6.(3分)C 7.(3分)C 8.(3分)D 9.(3分)B

10.(6分)參考答案:

第一問(2分):寫作要關注“性靈(淡)”。

評分參考:“性靈(淡)”,也可以用“真率簡易,無復雕飾”表述。意思對即可。

第二問(4分):答案示例:

①以蘇東坡酷嗜陶淵明例強調寫作中“淡”的可貴;

②以生活中“淡”“不可造”(天然)類比寫作中“淡”的自然(真誠);

③以自然現象“漪生”“嵐出”無以設色類比寫作中“淡”的美妙之至;

④以“不可造”的難得與“無不可造”的可期對比突出寫作中“淡”的效用之大;

⑤以刻意模仿而至於出現“寒瘦”的可惜從另一面強調寫作中“淡”的深入人心。

評分參考:每個要點2分;答出其中兩個要點,得4分。有其他合理分析,酌情給分。

11.(7分)參考答案:

第一問:(3分)有德,篤行,懷仁,博學,尊禮。

評分標準:每個要點,1分;答出三個要點,得3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第二問:(4分)在第一問答題內容中選擇一點明確認識,結合材料作分析。可以不拘於此處所提供的句子,但另選句子時應對所選句子作呈現。

評分說明:要求有明確認識,能聯絡《論語》,有簡要分析。

三、(20分)

12.(3分)C 13.(3分)B

14.(6分)答案示例:

①“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對統治者不利用有利地形積極抗金的憤怒。

②“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自身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

③“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忠心無用、知音難覓、華年易逝的苦悶。

④“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對國勢衰退的傷感,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評分參考:每個要點3分,答出其中兩個要點,得6分。有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15.(8分)

①鵬之徙於南冥也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②佳木秀而繁陰 水落而石出者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④示例: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評分標準:每空1分。每空有多字、少字以及錯字、別字的情況,則該空不得分。

四、(22分)

16.(3分)B 17.(3分)B

18.(6分)參考答案:

用父親簡單而幸福的晚年生活呼應前文在鳥語中可以找到內心的幸福和快樂的認識;為下文感悟出可以在自然中獲得清靜安寧作鋪墊;豐富了聆聽的內容也深化了鳥語帶給人的影響。

評分說明:三個要點;每個要點,2分。意思對即可。

19.(6分)答案要點:

①麻雀用聲音尋找同伴分享食物,有一種惠及同類的關愛;

②麻雀用聲音親近對它友好的奶奶,有一種知恩圖報的仁義;

③大雁在困境中用聲音彼此相守,有一種堅信愛情的忠誠;

④燕子歡叫的聲音極富人性,有一種不辭辛勞的堅韌;

⑤大雁飛行中的聲音雄壯悠長、嘹亮鏗鏘,有一種引人上進的力量與信念。

評分標準:每個要點2分,答出其中三個要點,得6分。意思對即可。

20.(4分)答案要點:

結合情節:寶釵當時就察覺黛玉引用不合常禮,後來又特意對黛玉以言相勸。

寶釵特點:①聰慧過人,②知禮循禮(言行得體),③處世融通(周全)。

評分說明:結合情節,1分;寶釵特點,3分。有其他合理引述與概括,酌情給分。

五、(65分)

21.(5分)

(1)(3分)D

(2)(2分)參考答案:

每人每天大約步行5萬步

或:每人每天步行近5萬步

每人每天步行5萬步左右

22.(10分)微寫作(略)

23.(50分)寫作(略)

附一:文言文參考譯文

蘇子瞻十分喜愛陶淵明的詩,看重他的詩平淡而又恰到好處。但凡一樣事物,久經醞釀就會變甜,反覆炙烤就會變苦,只有平淡是製造不出來的;那無法刻意去製造的,它們是文字作品中真正的性靈所在。濃的東西不會再變回淡薄,甜的東西不會再變回苦辛,只有平淡是沒有什麼它製造不出來的;那能夠製造出來的種種,它們是文字作品真實的不同樣貌。風吹過水麵漣漪就會生起,太陽快要落山霧氣就會飄出,即使有顧愷之、吳道子,也不能為它們著色,原因就是它們都是平淡到了極致的景觀,陶淵明的作品作到了這樣。有些人想透過一己之力來製造這種平淡,文字的選擇和使用都極為刻意,結果變成了冷峻艱澀。所以面對那些偉大的作品時就敗下陣來,他們的才學不是不高,(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他們的作品表現的不是平淡的本色。

同鄉咼氏人家,歷代都享有文譽,其中遂溪先生的著作言論尤其豐富。他擔任遂溪縣令,前後時長也不過幾十天,就自己請求辭官歸隱。他的家境非常貧困,為人處世的追求,總體上看跟陶淵明比較相似,他的詩文的平淡的風格也和陶淵明相似。不是他寫的文章像陶淵明,而是他寫的文章像他自己。遂溪先生為人處世,風格超拔令人回味,就和他的性情比較相似;他的性情,真誠率真簡單平易,也不再作雕刻和修飾,就和他的詩文風格相似。因此說,遂溪先生的文章就是他自己像自己。現在學陶淵明的人,全都是像得到回聲和拓片一樣去複製,他們的筆觸勾畫是這樣,但是其中所包含的韻味和情致不對,因此與陶淵明的風格並不相像。遂溪先生自己就過著跟陶淵明相像的生活,有著和陶淵明相像的思想感情,因此他聽任自己的內心去表達,呈現的都是陶淵明的風格。我不認為是遂溪先生才華超過別人,因為這實際上就是他平淡本色的體現。因此他一往直前到達的高度,古代有人到過也有人未到過。

我年輕時就知道並嚮往遂溪先生,最近他的兒子吳川先生要刻印他們家族的文集,我才完整地看到了他們家幾代人的作品。吳川先生是遂溪先生的兒子,才學高深,擔任縣令時就因為剛直而獲得讚譽,經歷幾個月他也像他的父親當年一樣離開了,遵循了父親的舊跡。他懷抱遂溪先生的文集三十年,出入家門一定會隨身攜帶,今年春天才編訂成冊。吳川先生的文章有他自己的獨到章法,行文雋永流暢,信手拈來而又善於文字修飾。對照遂溪先生來看,他的文章大概就是藉助平淡而又有了創造的情形,就像秋水中的芙蓉一樣清新脫俗。過去陶淵明有五個兒子,但是都對寫文章沒興趣。但是遂溪先生的後輩當中,文章事業卻是雲蒸霞蔚。我的同鄉不會寫文章卻以談論文章為恥,這是極為惡劣的習慣。只有咼氏一家能夠幾代人都擅長文章事業。哎!那些小看文章事業的人,哪裡知道歷史上賢門顯貴的子弟為世人所羨慕,其實跟這是同類的一種榮耀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