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黎氏肇祖北正黎

  • 由 天下黎氏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15
簡介為避免追殺,耆國宗室後代,無論是出自嫡系大宗的黎(左禾右耆)氏,還是出自小宗黧(邑字底)國的“黧(邑字底)”氏,均改姓始祖黎陽的黎(左黍右刀)氏,使人誤以為是蚩尤“九黎國”後裔,躲過災難,後來才改成黎氏

黎字五行屬性是什麼

黎氏肇祖北正黎

炎帝神農之弟少典氏,襲封有熊國(今河南省新鄭縣),下傳十七代至黃帝軒轅,取代末代炎帝姜榆罔而有天下。黃帝次子昌意,封若水諸侯國,封地在今四川省雅礱江流域。昌意生乾荒,乾荒生韓流,韓流生顓頊。

顓頊9歲時,隨若水國使臣沿渭河、黃河東下,到窮桑(今山東省曲阜市)朝見少昊帝金天氏,被選定為帝位繼承人。11歲開始輔佐少昊帝,後被任命為“鳳凰氏(即宰相)”,20歲時繼承帝位,建都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陽市西南顓(zhuan)頊 (xu)城),“以五行紀官”,設立金、木、水、火、土五正之官,公元前2538年癸卯至公元前2461年庚申在位七十八年,壽97歲,葬地在今河南省內黃縣梁莊鄉三相莊西邊三里處“顓頊帝陵”,共娶九位嬪妃,生子眾多。

顓頊長子“稱(即伯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吳回。重黎任帝嚳高辛氏時代(公元前 2461年庚申至公元前2392年己巳在位七十年)火正祝融之官,封地在今河南省鄭州,公元前2431年庚寅因南征共工氏失敗,被帝嚳下令誅殺,其後代為程氏、司馬氏。吳回接任火正祝融之官,其子以父親官號為氏,姓祝融氏。吳回玄孫祝融文生陸終。陸終封鄅國,娶鬼方國公主女嬇,剖腹而生六胞胎六子:樊、參、籛(jian)鏗即彭祖、來言、安、季連。陸終為夏朝昆吾國、大彭國、鄶國、曹國及楚國的共同遠祖。

顓頊次子老童,以父親帝號“高陽”為氏(顓頊為廟號,伯稱支系姓顓頊氏)。封老丘國(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東部)。生二子:重、黎。“重”任顓頊帝時代(公元前2538年癸卯至公元前2461年庚申在位七十八年)木正之官別稱南正,其曾孫有“高陽氏八才子”,號稱“八愷”即:蒼舒(封舒國後為舒氏),頹敳、檮戭、大臨、龐降、庭堅、仲容、叔達。庭堅之子咎繇(zhou),生皋陶。皋陶任舜帝時代理官(大法官),生六子:長子伯益、封江國,後為江氏;次子仲甄,封甄國,後為甄氏;三子皋氏;四子理氏,傳至殷紂王時,理官理徵(zhi)被害死,理徵之子理利貞隨母避難食李子活命,後投奔周武王被賜姓李氏。理(李)利貞子孫分支出理氏、利氏、李氏。李氏後裔老子李耳為道教創始人,老子後代發展成為唐朝皇族李姓。現代李氏人口一億零三百萬人,為中華第一大姓氏。皋陶第五子封英侯國(在今湖北省英山縣),為英氏始祖;第六子封六侯國(在今安徽省六安縣),為六氏始祖。

老童次子“黎”,任顓頊帝時代(公元前2538年癸卯至公元前2461年庚申在位七十八年)火正祝融別稱北正之官,主要職責是預測夏季物候節氣兼任南方諸侯長,史書及族譜所載“北正黎”者即指此人。“北正黎”襲封老丘國,與兄“南正重”滅蚩尤後代留居中原的“九黎國”有功,得顓頊帝賜名為“黎”,複姓高陽氏,葬地在今河北省昌黎縣,生二子:太子長琴,噎。噎封西和國,為和氏始祖。太子長琴居榣山,創制宮廷音樂《樂風曲》,生二子:長子襲封老丘國,後為老氏;次子黎陽。黎陽以祖父北正黎之名為氏,為漢族黎氏正宗本源始祖,於堯帝元年受封耆國 (注: 此耆字原形即今黎城縣黎侯古墓考古發掘得的耆宰中鼎銘文第一字),為區別於蚩尤“九黎國”的“黎氏”(注: 此黎字原形左為黍右為刀),將“黎”字左邊的 “禾”旁與國號“耆”字合起來,作為耆國國君的姓氏符號“黎”(注: 此黎字原形即今黎城黎侯古墓考古發掘得的黎侯壺蓋銘文第一字)。耆國在商朝甲骨文中稱為“旨方”。在上古文獻中,“耆”與“老”為通假字,“耆”與“黎” 亦為通假字。耆國的初封地在今河南省浚(xun)縣東北黎陽鎮黎山(大伾(pi)山),黎水一帶,歷經堯帝一百零一年,舜帝五十年,夏王朝四百五十八年,共傳世六百一十年。至夏桀(jie)末年(公元前1775年),成湯舉兵伐夏,耆(黎)侯舉國西遷,助成湯在“鳴條(在今山西省運城縣)”打敗夏桀有功,改封于山西長治壺關一帶,為商王朝最大諸侯國及王畿中心地區西部的主要屏藩。耆國首都在長治一帶,疆域包括今山西省長治、壺關、平順、黎城四個縣。子孫分封,又分支出小宗黧(注: 此字原形應為邑字底,因電腦字型檔中無存,只能以黧字代替)國,都邑在今山西省黎城縣。黧國滅亡後,子孫去“邑”字底為“利”氏,此為利氏的另一支來源。耆國傳至殷紂王時代的靖遠侯黎恭,任當時殷朝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掌兵符虎符(即今黎城縣第十號黎侯古墓考古發掘得到的國家一級文物玉石琥),被周文王兩次攻打。首次攻滅耆國首都,黎恭率眾投奔小宗黧(邑字底)國(今黎城縣),周文王糾集五十六國來攻,均被擊退。公元前1145年丙辰,“西伯戡黎”,周文王派高手盜走黎恭的兵符虎符(即2006年黎城西周黎侯古墓考古發掘得到的“黎侯琥”,現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收藏在山西省博物館)。此時,黧(邑字底)國的北面、西面、南面都已被周文王聯軍重重包圍,僅東面依靠東陽關聯接殷朝王畿(ji)可調來援軍及糧草。但因兵符被盜,無法與殷王朝取得聯絡,黎恭僅憑本國“十萬精壯”與周文王數十萬聯軍對抗,最後全軍覆沒,黎恭及三個兒子戰死殉國。隨後,黧(邑字底)國慘遭“斬草除根”。黎恭後代僅得長孫黎軏(yue) 這個小孩童倖免於難,隱藏在死剩的老弱病殘人群中偷偷出逃,往東投奔朝歌。在逃難過程中,有人因飢餓難忍,不惜偷搶同伴,族老作詩規勸,此詩即流傳至今的《詩經·桑柔》。為避免追殺,耆國宗室後代,無論是出自嫡系大宗的黎(左禾右耆)氏,還是出自小宗黧(邑字底)國的“黧(邑字底)”氏,均改姓始祖黎陽的黎(左黍右刀)氏,使人誤以為是蚩尤“九黎國”後裔,躲過災難,後來才改成黎氏。

耆(黎)國後裔,見載浙江明州黎僑公、江西寧都東韶黎度公、福建上杭縣黎在仁公、江西于都黎文任公、廣東梅縣黎天麟公、廣東新會縣黎待舉公、廣東化州黃竹黎發祥公、廣西興業縣黎俊一公、廣西橫縣百合麻埠黎雷震公等族譜,及越南前黎朝、大虞朝、後黎朝世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