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天然大氧吧竟然是第五大排放國?

  • 由 世界說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06
簡介2021年1月發生在巴西Porto Velho地區的火災現場Greenpeace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今年7月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最大熱帶雨林、“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現在每年釋放的二氧化碳比吸收的更多,已經從全球重要的“森林碳匯

天然氧吧的意思

警鐘已經敲響:今年夏季,當各國越來越多企業將購買森林碳匯作為完成碳中和任務的首選方式的時候,科技巨頭微軟和石油企業BP所購買的碳中和林地,卻正在美國的林火中燃燒。

類似的專案代表了當前某些跨國公司最為熱衷的一種“企業碳中和”策略:透過購買碳捕獲和吸收專案的份額,抵消公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量。這種“碳抵消”並未真正改變各公司的碳排形式,也不必削減排放額,而僅僅是透過支援特定的減排專案來實現本公司的“碳中和”。森林,長期以來被視為吸收大氣中多餘二氧化碳的最重要手段,購買碳中和林地也因此成為全球許多商業巨頭所青睞的重要途徑之一。

然而,近年來各地不斷爆發的林火和最新的相關研究,從現實和理論兩個層面分別表明了這種“抵消”並不足以在步步逼近的氣候危機面前挽救世界。恰恰相反,儘管修復退化的森林生態系統並增加森林面積,具有從大氣中移除碳的巨大潛力,但也蘊含著不可迴避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自然生態系統對碳的儲存不是一勞永逸的,當前和計劃中的碳匯,容易受到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再次形成碳源——林火就是一個明確的風險。

天然大氧吧竟然是第五大排放國?

2021年1月發生在巴西Porto Velho地區的火災現場 / Greenpeace

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今年7月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最大熱帶雨林、“地球之肺”

亞馬孫雨林現在每年釋放的二氧化碳比吸收的更多,已經從全球重要的“森林碳匯”轉變成為“森林碳源”

。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010至2018年期間亞馬孫流域上空對流層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濃度的觀測數值,發現亞馬孫雨林平均每年釋放10。6億噸二氧化碳。亞馬孫河流域東南部已經成為了大氣的淨碳源(總碳通量減去火災排放)。

在森林火災的影響下,亞馬孫雨林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相當於發達國家日本每年的排放總量,如果亞馬孫雨林是一個國家,那麼它已經可以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五大排放國。

愈演愈烈的亞馬孫火災

與2020年相比,2021年亞馬孫雨林的第一場造成明顯煙塵排放的森林火災,比往年提前了超過一週時間。由於2020年亞馬孫雨林最大的溼地Pantanal經歷了嚴重的乾旱,隨後到來的雨季(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降水嚴重不足,未能緩解此前乾旱造成的影響。巴西科學部災害監測中心的氣象學家馬塞洛·塞盧奇Marcelo Seluchi曾表示,今年的旱季(通常為8月初至10月末)可能會出現更糟糕的情況。

天然大氧吧竟然是第五大排放國?

巴西森林火災數量及燒燬面積現狀(2021年8月22日) / Greenpeace Global Fire Dashboard

多項研究指出,毀林和旱季的加劇使亞馬孫雨林的生態系統壓力增加,進而引發了更加頻繁的森林火災,並釋放出更多溫室氣體。

前軍政強人博索納羅於2019年1月就任巴西總統後,多次表態支援雨林經濟開發,此舉鼓勵了大批過度砍伐及焚燬亞馬孫雨林的非法行為,引發當地原住民部落和國際氣候科學家的強烈擔憂。而為了削弱反對者的聲音,博索納羅甚至聲稱是環境保護組織“為了使政府難堪”而人為縱火毀林,並且進一步削減了高達38%用於預防山火工作的國家財政預算。在非法砍伐和山火的雙重夾擊下,當地一些完全依賴森林生活的原住民部落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消失。

在2019年,巴西毀林面積超過了10000平方公里,較之前十年的平均值增長了48%。而在今年4月,巴西毀林速度再創紀錄,有至少580平方公里的雨林在這個月消失。位於亞馬孫雨林中部的Novo Progresso地區,毀林面積自2006年持續增長,而森林火災的位置與毀林地區高度重合。

天然大氧吧竟然是第五大排放國?

Novo Progresso地區毀林地塊(黃綠色塊)與森林火災分佈的位置關係 / Silva et al。, 2021

一個更直觀的資料來自全球林火排放資料庫(GFED),互動地圖顯示,當前在亞馬孫地區超過半數的森林火災發生在毀林地區(下圖)。

天然大氧吧竟然是第五大排放國?

發生在毀林地區的森林火災數量佔比超過50% / Global Fire Data

因毀林造成的局地生態環境變化和全球氣候變化共同作用,也加劇了亞馬孫地區的乾旱問題。

當熱帶雨林被砍伐,局地氣溫會升高,蒸騰減少,區域降水量降低,雨林的旱季變得更加乾旱炎熱,並有可能造成尚未被砍伐的樹木死亡。而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下,自1980年代以來,亞馬孫地區的氣溫普遍升高,降水呈現極端化趨勢,意味著乾旱更加嚴重,進而加劇森林火災。

野火原本是自然生態過程中的一部分,它摧毀地表植被,促進群落演替,改變土壤結構和養分,是許多植被型別和物種賴以存續的關鍵過程。但不容忽視的是,

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頻發的野火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溫室氣體和顆粒物,使陸地碳匯能力降低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當毀林面積佔比在30%及以上時,森林碳排量是毀林面積小於20%時的十倍以上。森林碳排進入大氣層,同樣會加劇全球氣候變化。這樣,毀林、森林火災、局地氣候乾旱、全球氣候變化組成了錯綜複雜、互為因果的系統,亞馬孫雨林的生態陷入惡性迴圈。科學家們擔心,亞馬孫雨林的東部、中部和南部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由典型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轉變為薩瓦納(稀樹草原)生態系統。

天然大氧吧竟然是第五大排放國?

亞馬孫雨林毀林、乾旱、森林火災與氣候變化的相互作用關係,比文中簡述的複雜得多 / 綠色和平翻譯,部分改繪

無論對於當地動植物物種,還是對於地球氣候和碳迴圈系統,這都可能意味著更大的災難。

林火,距離人類越來越近

林火,不止在亞馬孫雨林成為了“常態”。

在美國加州,相比於往年同一時期,2021年山火燃燒的面積接近過去五年平均值的3倍;土耳其在2021年的夏季也遭遇了近年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燒燬森林面積比2008年以來常年同期數值增長了8倍;而當前北極圈-西伯利亞地區的野火熱點,甚至比希臘、土耳其、義大利、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的火情加起來還要多,俄羅斯2021年開始至今的森林火災面積已經達到了1708萬公頃,創下了有衛星觀測以來的歷史新高。

天然大氧吧竟然是第五大排放國?

2021年8月下旬,美國加州沃福德高地剛剛經歷完一場最高預警級別的乾旱。伊莎貝拉湖區因野火燃燒了整整一週,過火面積超過當地總面積的19%。圖為火災過後的建築物殘骸。/ 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

近期襲擊地中海多個國家的森林大火,僅在阿爾及利亞就造成了至少65人遇難,其中28人是參與救援的軍人;在中國,2019年和2020年兩年,在四川涼山州發生的兩場森林大火分別造成了30名和19名滅火英雄的犧牲。除了人身威脅,火災也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019年森林火災給俄羅斯造成了135億盧布的經濟損失;在澳大利亞,2019-2020年的林火,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達到1000億澳元。

在乾旱和高溫不斷加劇的氣候背景下,人們用於預防、撲救森林火災以及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投入也不斷增加,在2010年到2017年間,中國每年用於撲救森林火災的經費和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總計均超1億元人民幣,2014年甚至突破5億元;在2011-2017年,加拿大用於保護居民及其住宅、企業設施、基礎設施等的投入達到10億加幣。

然而,在劇烈變化的氣候下,這些投入只能治標,無法治本:森林火災的發生機率,在全球範圍內都還在不斷升高。

天然大氧吧竟然是第五大排放國?

2020年,航拍調研影象顯示巴西亞馬孫河流域馬拉尼昂州和帕拉州的原住民土地內的森林砍伐、森林火災和農業綜合企業擴張有所增加 / 綠色和平巴西辦公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劉乃安最近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說,“通常,森林植被的含水率較高,不太容易燃燒,即使燃燒,蔓延的速度也比較慢。但今年夏季南歐、北美地區持續高溫,植被的含水率降到極低值,這助推了火勢蔓延。一旦形成森林大火或特大火災,依靠人力是很難撲滅的,它的熱輻射能力非常強,防火隔離帶對它無能為力,大尺度火焰將地表可燃物帶至空中,這些飛火顆粒會再次引發新的火場。”

這意味著,過去被視為全球碳迴圈和氣候系統“穩定器”的森林生態系統,如今在持續的破壞和侵蝕下已經自身難保,臨近崩潰。

氣候危機已然發生,儘快遏制全球碳排放快速上升的勢頭,將溫升控制在1。5攝氏度內,最為直接有效的途徑是源頭減排。只有真正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使用,才有可能放緩和扭轉惡性迴圈的趨勢。

無論是減排還是碳中和,都不能靠“多種樹”作為主要路徑。

(本文作者供職於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謝絕商用

如需轉載請私信

@世界說的小世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