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 由 國匠研究院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25
簡介(36100)早春圖《早春圖》:北宋宮廷畫家郭熙創作,此畫創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為郭熙晚年之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畫家韓斡怎麼讀拼音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21/100)照夜白圖

《照夜白圖》:唐代畫家韓斡創作,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該畫是用水墨線描完成的,描繪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喜愛的坐騎“照夜白”的形象,它被系在一木樁上,鬃毛飛起,鼻孔張大,眼睛轉視,昂首嘶鳴;四啼騰驤,似欲掙脫羈絆。此畫不僅畫出馬的膘肥

肌健

的外形,更著力表現其桀驁不馴的雄駿神采。用筆簡練,線條纖細而道勁,渲染不多而體積感、質感頗強。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22/100)五牛圖

《五牛圖》:又名《唐韓滉五牛圖》,唐朝韓滉創作,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圖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後右側有一小樹除外,沒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該畫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23/100)天王送子圖·區域性

《天王送子圖》:唐代吳道子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創作,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此圖寫異域故事,而畫中的人、鬼神、獸等卻完全加以中國化、道教化,當是佛教與中國本土變化至唐日趨融合之勢所致。此圖意象繁富,以釋迦降生為中心,天地諸界情狀歷歷在目,技藝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馳目眩。該圖著色較淡,近乎白描。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24/100)重屏會棋圖

《重屏會棋圖》:五代時期畫家周文矩創作,原本已失,現存摹本,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畫中描摹南唐中主李璟與其弟會棋的情景。幾個人物的情態刻畫細膩準確、富有個性。用線細勁曲折,略帶頓挫,即“戰筆”法。整幅作品構思奇巧,畫中有畫,能以縱深感增添畫面的情趣。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25/100)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顧閎中創作,現存宋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該畫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整幅作品線條遒勁流暢,工整精細,構圖富有想象力。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26/100)十六羅漢圖·之一

《十六羅漢圖》:晚唐五代時期貫休所畫。現存的摹本雖然出於一個底本,但材料和技法五花八門,有絹本、紙本、又有石刻本,有設色,也有水墨。目前大多流傳海外,日本皇宮內廳的這幅貫休的《十六羅漢圖》,據日本學者鑑定是宋初摹本,是最接近貫休原作的作品。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27/100)珍禽圖

《珍禽圖》:五代時期黃筌創作,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該圖描繪了龜、蟬、麻雀、鳩等20多種動物。這幅圖是黃筌給他兒子黃居寀學習的畫稿,不是一幅有完整構圖的花鳥畫創作,只是散佈著一些蟲鳥,然而它是一件可貴的作品,表明這時期的花鳥畫日趨成熟。黃筌的花鳥畫特點是雙鉤著色,淡墨勾勒輪廓,色彩濃麗而鮮豔。用筆新細,以色暈染,幾乎不見墨跡。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28/100)匡廬圖

《匡廬圖》:五代時期荊浩創作,現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全幅用水墨畫出,畫法皴染兼備,充分發揮了水墨畫的長處。此畫畫中絕磴懸崖,平麓雲林,雖看不出具體皴法。但筆墨間表現出了山的雄偉氣勢,煙嵐的深遠縹緲,比唐代山水大大前進了一步。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29/100)關山行旅圖

《關山行旅圖》:五代時期關仝創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是一幅描繪北方深秋景色的山水畫,不僅繪製了人物的行旅活動,又帶有了一定的敘事性。既表現出了山川的雄奇,又反映了人們生活的艱辛。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0/100)夏山圖

《夏山圖》:五代時期董源創作,現藏於上海博物館。該畫作展現了江南峰巒疊翠,雲霧繚繞,林木繁茂的夏日景緻,畫中繪有許多辛勤勞作的山民和家畜,洋溢著濃厚的自然氣息和生活情趣。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1/100)秋山問道圖

《秋山問道圖》:五代時期巨然創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秋山問道圖》是一幅秋景山水畫。此圖無款,以立幅構圖畫重重疊起的山巒,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處茅舍數間,屋中有二人對坐,境界清幽。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2/100)山鷓棘雀圖

《山鷓棘雀圖》:北宋花鳥畫家黃居寀創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圖描寫晚秋時節的溪邊小景。近景的溪邊幾塊石頭顯得突出,整個景色顯得荒寒蕭疏,但飛鳴、棲息於荊刺叢上的幾隻雀鳥,則為畫面增添了不少生機和活躍的氣氛。《山鷓棘雀圖》繪泉石、荊棘、竹叢,群鳥飛鳴、憩啄棘間枝頭,山鷓立於石上正俯身飲水,情態十分真實自然。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3/100)雙喜圖

《雙喜圖》:北宋畫家崔白創作,共有兩幅,一幅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另一幅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作品描繪出深秋時節,寒風蕭瑟,枯木衰草,落葉調零,呈現出一派秋風肅殺的冷峭淒涼景象。整幅畫面當中兩隻灰喜鶴之間,灰喜鵲與野兔之間,鳥、獸與自然環境之間,刻畫的生動自然,情景交融,充分的表現出它們之間相互呼應的關係。畫中各物在作者的筆下蠢蠢欲動,大得自然野趣。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4/100)讀碑窠石圖

《讀碑窠石圖》:五代時期李成與王曉合作創作,現存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該畫為雙拼絹繪製的大幅山水畫,表現冬日田野上,一位騎騾的老人正停駐在一座古碑前觀看碑文,近處陂陀上生長著木葉盡脫的寒樹。此畫取景集中,以枯樹、石碑和人物構成畫面的主體,頗有荒寒冷寂的氣氛。

李成本為唐代宗室,卻世逢離亂,寄身於宋朝,空懷才情而無處施展,在多次遭受挫折的情況下,只能將一腔鬱結之情寄於水墨之中以度光陰,《讀碑窠石圖》中的寒林、獨碑、曠野、寂石恰足李成寂寥內心的真實寫照。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5/100)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北宋范寬創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該圖主體部分為巍峨高聳的山體,高山仰止,壯氣奪人。山頂叢林茂盛,山谷深處一瀑如線,飛流百丈。山峰下巨巖突兀,林木挺找。畫面前景溪水奔流,山徑上一隊運載貨物的商旅緣溪行進,為幽靜的山林增添了生氣。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6/100)早春圖

《早春圖》:北宋宮廷畫家郭熙創作,此畫創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為郭熙晚年之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圖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軸線上,以全景式高遠、平遠、深遠相結合之構圖,表現初春時北方高山大壑的雄偉氣勢,渲染出畫面寧謐而生機勃勃的氛圍。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7/100)溪山樓觀圖

《溪山樓觀圖》:北宋燕文貴創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是一件立軸作品,代表北宋初全景式山水的典型。此圖繪高遠、深遠景色,溪山重疊,自下而上,自近及遠,繁複細密。在險峻的峰巒之中,顯現出雄偉壯觀的樓觀殿宇,山崖下水榭迴廊與水波浩渺的江面互相映襯,加上陡峭的山勢與艱險的山徑,使此畫的境界雄渾沉秀,繁中見清。筆法尖勁峭麗,山石皴中有染,精細工整,是“燕家景緻”的典型範例。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8/100)五馬圖

《五馬圖》:北宋畫家李公麟創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圖畫的是宋朝元佑初年天駟監中的五匹西域名馬,馬旁各有一名奚官或圉人執轡引領。畫中無作者款印,前4馬後,各有黃庭堅籤題的馬名、產地、年歲、尺寸,卷末有黃庭堅“李公麟作”題跋:這些由西域諸國進貢的駿馬,馬名依序是“風頭驄”、“錦膊驄”、“好頭赤”、“照夜白”,第五匹馬佚名,經考證可能為“滿川花”。畫中的5位馬官,兩位是漢人,其餘的為外族,形貌、服飾、神情各不相同,但在氣質上卻有著微妙的類似之處。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39/100)秋庭戲嬰圖

《秋庭戲嬰圖》:北宋蘇漢臣創作,該畫作原是故宮舊藏,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圖以細膩的筆法,描繪兩個錦衣孩童在庭院玩著一種推棗磨的遊戲。兄妹兩人無論從頭髮、眉目,衣飾,都精心刻畫,絲染兼備,而且變化極為豐富,以長而圓潤的線條,畫出衣紋,再仔細點染衣服上的花紋,不僅畫出質料的柔軟細緻,更賦予衣服華麗的質感,這些細微的處理,使得子孩豐潤、柔軟、細緻的模樣,躍然於紙上。

領略國畫藝術之美,100幅歷代名畫心賞(二)

(40/100)清明上河圖·區域性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