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2500年前的先秦儒學與道家有著不同的態度,孔子提倡見利於人

  • 由 專注老百姓養生解說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19
簡介學術界一般認為先秦儒學輕利的原因是孔子見利思義及孟子“何必曰利”的論述

名字裡有麒有什麼寓意

【摘要】先秦儒學與道家在名利問題上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先秦儒家名利皆重,先秦道家名利皆輕。這兩種名利態度各有其合理性,也各有不足。我們應該在對待名利的態度問題上實現名利皆重與名利皆輕的結合,要做到宏觀上名利皆重,微觀上名利皆輕。合理看待名利問題,對於人的幸福指數的提高,人的心靈的安頓,對於沽名釣譽行為和拜金主義的抑制,對於人們高遠人生目標的樹立,對於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對於中國夢的順利實現,都是非常重要的。

2500年前的先秦儒學與道家有著不同的態度,孔子提倡見利於人

名與利,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極其重要的問題。名屬靈性,利屬物質性。名字有大小好壞之分,利弊之分。“社會在追求物質利益的過程中創造物質財富;社會在追求精神榮譽的過程中提升精神文明”[1](P154)。先秦時期儒道兩家對名利問題都有很深的思考,他們對名利問題的態度是截然相反:先秦儒家名利皆重,先秦道家名利皆輕。作者認為,兩種名利態度各有合理性,也各有不足之處。我們應該在對待名利的態度問題上實現名利皆重與名利皆輕的結合,要做到宏觀上名利皆重,微觀上名利皆輕。

一、名利皆重:儒家的名利態度

本文認為先秦儒學重名是當今學術界的共識,作者也贊同這一觀點。與道教不同的是,先秦儒家追求的是精神的永生,而非肉體的永生。第一個提出永生論的是叔孫豹。這句話的意思是:大上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雖然久而久之,這句話叫做永生。[2](襄公二十四年)人的最高等級是德業,第二等級是建功者,第三等級是著書立說。建立起來的功德,即使經過再長的時間也不會被廢棄,這就叫這個人雖然死了,卻能永遠活著,永不磨滅。這個觀點概括了一個人如何能夠長生不老——即永生的觀點。伯孫豹對精神永生的追求,實質上是追求名的追求,希望有好的名聲,受人尊敬。孔子發展了“三不朽”思想,明確提出了“精神不朽”說,顯示了對名的追求和重視。有一次,他說:“君子疾沒世,名不稱焉”[3](《衛靈公》),“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3](《里仁》);還說:“後生的人不稱其人。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3](《子罕》)強調要儘可能早地成名,若過了最佳成名年齡,成名的希望就不大了。

2500年前的先秦儒學與道家有著不同的態度,孔子提倡見利於人

在先秦儒家看來,道德水平的高低與名聲的大小密切相關。在《論語·季氏》中有這樣一段:“齊景公有馬,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至今稱之。”比較齊景公與窮困的伯夷叔齊死後的影響,認為德行越高,其名聲就越大。“君子去仁,惡名而名”[3](《里仁》)孟子也說:“仁則榮,不仁則辱。”[4](《公孫丑上》)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就會有好名聲,反之則可恥,就會有惡名。孟子的思想啟示人們要致力於道德修養,提高道德水平,以求取名望。

對當前學界公認的先秦儒學的輕利思想,筆者認為有商榷之必要。學術界一般認為先秦儒學輕利的原因是孔子見利思義及孟子“何必曰利”的論述。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而久不忘平生之言,亦可為成人。”[3](《憲問》)孔子認為,見到財貨利益會想到該不該得到,危亡時不惜犧牲生命,長期處於困境卻不忘平生的諾言,這才算是一個正人君子。談到義,孔子說:“義者,宜也。[5](《中庸》)即行為的合宜或應當,通常是指公正、合宜的事理,或合乎正義的行動。孔子提倡見利於人。

孟子·梁惠王上記:孟子見梁惠王。國王說:“叟!又遠又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為什麼曰利?也有仁義而亡。國王說,“何必利吾國呢?”大夫說,“何必利吾家呢?”士庶人問,“哪有利吾家?”萬乘之國。

小編認為不管儒學還是道家,他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小粉們認為怎麼樣,可以在下方評論,感謝大家的閱讀。如需瞭解更多文化文章就請點選關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