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國”字在西周時期才出現,古代意為低級別政治實體

  • 由 大海的風標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16
簡介蘇秉琦、嚴文明等著名考古界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經歷了“古國-方國-帝國”這樣的發展過程

告訴的告的組詞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朝”和“國”概念,是一個演化發展的過程。這種變化和相關詞彙,也對現代形成了重要影響。

蘇秉琦、嚴文明等著名考古界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經歷了“古國-方國-帝國”這樣的發展過程。

不妨再精細一點兒,在“方國”和“帝國”之間,加進一個“王國”階段。

“五帝”時代,屬於“古國”階段。

《尚書·堯典》曰:“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邦”,後來有“邦國”說法。不過,“五帝”時期,還沒有“國”一說。那個時候的“邦”,其實就是“部落”。“協和萬邦”,嚴格意義上,是“部落聯盟”。距今5300年的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學者稱其為“河洛古國”,應該與這一時期相吻合。

夏商時期,是“方國”時代。

卜辭中,沒有“國”字,商族對周邊部族聚落皆稱“方”。“方”,應該都是“部落聯盟”了,但與商族的“大邑商”比,規模還都比較小。殷商,是當時最大的“方國”,統領和轄制著眾多小“方國”。也有不服的,如“土方、”“羌方”等,約有數十個小部族聯盟,不斷挑起與“大邑商”的戰爭。

周族,原來也是商族西方一個“方國”,後來實力強大了,就聯合其他“方國”進攻商族,最終打敗了殷紂。

“國”字在西周時期才出現,古代意為低級別政治實體

西周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所謂“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標誌著中國進入“王國”階段。

之後的秦漢、唐宋、明清,就是“帝國”階段了。

甲骨文中無“國”字。西周伊始,仍無“國”字。

目前公認,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銘文的“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與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是“國”字初文。

說是“初文”,因其寫為“或”。有學者稱,解其為“域”或“土”更為準確。

後來有了“國”字,亦與“中”組詞為“中國”。此時的“國”,其實仍為“域”“土”或“邦”之含義。

“中國”這一概念,來自上古先民“求中”和 “居中而治”的哲學及政治理念。

陶寺遺址考古隊長何駑研究員撰文稱,在當地距今4000多年的文化遺存範圍內,可以確認屬於“堯”“舜”的兩處“觀測天文以求地中”遺存。他認為,原來“堯”或“堯族”掌握這套“觀天求地中”的技能,後來“舜”或 “舜族”經過長期摸索,也學會了這套辦法,迫使“帝堯”不得不讓位。

“國”字在西周時期才出現,古代意為低級別政治實體

所以,最初的“中國”,是“居中而治”之“域”。

至晚在春秋之際,“國”成為重要概念,但所指——為諸侯之國;為諸侯國都;為城邑;亦為封地。

《周禮·天官·太宰》說:“以佐王治邦國。”《注》:“大曰邦,小曰國。”《左傳·隱公元年》記載:“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按周天子禮制,大的諸侯都城,也只能是國的三分之一。《國語·周語中》

:“國有班事,縣有序民。”《注》:“國,城邑也。”《戰國策·齊策》記載:“孟嘗君就國於薛。”也就是說孟嘗君被封在了薛地。

可知,中國古代之“國”,最早只由諸侯所享,所謂“諸侯有國,大夫有家”。“國”,只是一種“小規模”“低級別”的經濟、政治、地域存在,而且不是“獨立法人”。

“天子”或曰“天王”,擁有的叫“天下”或曰“江山”,也叫“天朝”或“朝”。

《詩·大雅·常武》

:“徐方既同,天子之功。”《禮記。曲禮》

:“君天下曰天子。”

《春秋·隱

元年》

記載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天王”指周平王。

於是,天子受朝議事之所稱“朝廷”;謁見帝王叫“朝天”或“朝正”;在朝為官稱“朝官”;“朝官”在廷中位置叫“朝列”或“朝班”;朝中議事稱“朝事”;朝中法度規矩叫“朝綱”,等等。

古時之歷代,或有將“朝”稱“國”情形,但極偶見。一般來說,天子或官員,不稱“當朝”為“國”。

“國”字在西周時期才出現,古代意為低級別政治實體

《晉書·鄭默傳》說:“宮臣皆受命天朝,不得同之藩國。”這也是“國”之品級低的例證。

歷代“天朝”,稱並存之政權,常以“國”稱之。兩宋孱弱,議論起“遼”、?“西夏”、“金”等,仍蔑稱之為“藩國”。

有很多古代傳下來以“國”組成的詞彙,如“國民”“國士”“國事”“國是”“國本”“國情”“國勢”“國使”“國姓”“國師”“國務”“國策”“國學”,等等等等,都是諸侯國內部產生的詞彙,後來被廣而用之了。

包括“國王”,在中國古代,只是天子或皇帝所封的最高爵位。自漢至明皆被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