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成理雕塑|是魂不是形

  • 由 時尚驚天秀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04
簡介李四光先生用他的一生踐行著雕塑底座上刻著的十二個字——發展地質精神,勇攀科學高峰

焜黃華葉衰的華讀幾聲

靜守一方 默默無語

看日升日落流雲晚霞

觀天地浩瀚人間喧囂

風裡雨裡

那一方方青石的身後

是一個個偉大的魂靈

在成理的校園走一走,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有些雕塑正莊嚴肅立,它們見證了成都理工大學的歷史,陪成理學子走過或長或短的歲月。羅丹曾說:“雕刻不需要獨創,但一定要生命。”所謂生命便是雕塑背後的靈魂。

雕塑之形,立於理工;雕塑之魂,長存於心。

//////////

人物篇

小理不知你是否曾駐足細細觀察過這幾座人物雕塑,他們或是傳道受業解惑之師者,或是精忠報國之學者。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曾駐足於成理,在成理的懷抱中成長。或許某一天,你低頭看到自己的平凡,嚷嚷著說要做一條鹹魚,小理願這時你能抬頭看看這群曾頂天立地的偉人,你能感受到生命的不平凡,從而奮然前行。

成理雕塑|是魂不是形

孔子像·

水上圖書館門口

博學篤志 至聖先師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

天縱之聖

”,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而小理更願稱之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克己復禮,任重道遠,他卻依然周遊列國,累累若喪家之犬而不改。他靜靜佇立於圖書館門口,以他莊嚴的儀態和睿智的目光,讓來來往往的成理學子體會到先聖的博學篤志,感受到歷久彌新的華夏之魂。

成理雕塑|是魂不是形

李四光像·九教

成都理工大學勝司油田校友分會贈於我校建校50週年

發展地質精神,勇攀科學高峰

涼風習習,焜黃華葉衰。九教前,秋風帶走片片枯葉,更顯李四光先生深邃的眉眼。

李四光先生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勳。

1956年,成都理工大學的前身成都地質勘探學院成立,時任地質部部長的李四光發來賀電。當時年過六旬的李四光先生依然對地質飽含熱情、對待科學一絲不苟。步步腳踏實地,科學才有可信之度。李四光先生用他的一生踐行著雕塑底座上刻著的十二個字——

發展地質精神,勇攀科學高峰。

在我國科學技術落後的年代,李四光先生等老一輩的地質人不斷勇攀高峰,才為後來者鋪好路。我校地質學子當砥礪前行,在新時代中始終堅持老一輩地質學家的探索精神。

成理雕塑|是魂不是形

常隆慶像·

六教

嚴謹治學,誨人不倦

他神色莊重,深邃的目光似要洞穿山川連綿的廣袤西方土地。

常隆慶先生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和地質教育家,他最早發現了世界著名的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和寶鼎煤礦,被譽為“

攀枝花之父

“。1956年,常隆慶先生任新成立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今成都理工大學)教授、古生物教研室主任。他治學嚴謹,教書育人,他為我校的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和學校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南絲古道話今夕》中曾有記載:“攀枝花工業基地正在闊步前行,攀枝花寶庫最早的扣門人雖死猶生。”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莫過於雖死猶生了,常隆慶不僅生於每一位地質學者的心中,更生於成理這一片土地之上。激勵著一位又一位地質的學習者積極進取,為人間留下寶藏。

成理雕塑|是魂不是形

鄔宗嶽像·橘頌園

捨身為人,長眠雪山

桐蔭路畔,鄔宗嶽的雕像靜靜佇立,抬頭望遠,他似乎還在眺望那蒼茫的雪嶺。

1955年鄔宗嶽考入我校,作為校園裡的活躍分子,他不但是院籃球隊隊長和院手球隊主力隊員,更是先後擔任學院體育部長、學生會副主席。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他加入了中國登山隊。1975年3月至5月,鄔宗嶽再度出發,率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並擔任拍攝電影及心電遙測的任務,然而在第四次適應性行軍中新進到海拔8500米的高度時,為保護隊友不幸墜滑,長眠在了他魂牽夢繞的珠峰雪白的懷抱中。

微微珠峰雲天聳,無高不攀眾英雄;可歌可泣鄔宗嶽,珠峰朗瑪一青松。

”鄔宗嶽先生英勇無畏,可謂英雄!現如今,人求安穩成人之常態,自由勇敢的靈魂該何處安放?願成理人有鄔宗嶽先生飛蛾撲火的勇氣,在人生的道路一往無前!

//////////

景觀篇

你可能從未在意你身邊各種各樣的景觀雕塑你只當它們是生存環境中的習慣性存在。小理今日帶你一探那些神奇的雕塑,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觀察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冰山的全貌還得有心的你們自己去挖掘。

成理雕塑|是魂不是形

“青春”雕塑”·

三角草坪

六〇級校友吳誠仁、劉學詩贈於我校建校四十週年

窮究於事事物物之理

成就於實踐實幹之工

豐草綠縟爭茂。在一片蔥蘢中,“青春”雕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千萬成理人把青春留與此,以能力報家國。二十餘載,經風歷雨,“青春”雕塑昂揚的姿態卻歷久彌新。

孟郊在《勸學》中也曾說“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青春短暫,恰同學少年,當意氣風發,當讓青春有所作為。我輩當於青春時銳意進取,莫等年老時獨自傷悲。我輩少年當自強,並用自己璀璨的青春年華和科學智慧的頭腦,為祖國描繪出更加宏偉的藍圖。

成理雕塑|是魂不是形

青春永恆·慧園

成都地質學院石油系84級全體學生贈於畢業20週年

時光雖逝,青春永恆

飛揚的舞姿是青春的律動,不羈的舞步下是閃光的不凡靈魂。青春常常被稱作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含淚讀完卻再也回不去。我們憑著永恆的回憶在過往的青春裡找尋自己年少的模樣。

有人曾說:“

青春不是指某一個時期,而是指一種精神。

”這大概就是青春永恆的意義吧。既然青春留不住,白髮自然生。小理只願成理的莘莘學子都能不甘於平庸,直到年老都鼓著青春的勇氣,一直衝向那金色的光芒裡去。

青春,不曾走遠。

融·

藝術大樓

力與美的結合,挑戰永不停歇

極具現代化的藝術大樓外,有一座充滿藝術感的雕塑。

不鏽鋼材質與綠色草坪的對比與共融,增強了體量和環境空間,視覺上給人厚重和力量感。整個雕塑造型簡潔,形態自然,交錯的手形寓意

不同力量的交叉融合

,象徵著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兩大學科的協同發展。

傳播與藝術這兩大類新生的學科,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程序中賦予我們的瑰寶。人類從不文明走向文明,從追求物質滿足到追求精神滿足,人類的進步才有了發現美的眼睛。當有了追尋美的靈魂,你才擁有了奔向人類新文明的底牌。

成理雕塑|是魂不是形

馬門溪龍雕塑·

綜合樓

探索億萬年前的奧秘

成就成都理工的輝煌

位於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門口的馬門溪龍雕塑,高揚頭顱,自信昂揚。

恐龍作為一種已經滅絕的極其古老的物種,極具神秘感。1957年,四川省石油勘探隊在四川合川縣(今重慶合川區)太和鎮附近的古樓山上發現一條巨大的馬門溪龍化石,而後經研究,命名為合川馬門溪龍,其標本存放在成都理工大學陳列館中。

而今亞洲第一巨型恐龍的馬門溪龍雕塑立於我校,

不僅象徵著歷史文化、知名度和代表性,更象徵著我校師生敢於探索的精神,對未知神秘的好奇。

遠古生物的奧秘無窮無盡,我校師生願孜孜不倦,帶著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斷探尋。

成理雕塑|是魂不是形

“奔向新世紀”雕塑·

芙蓉食堂門口

迎著世紀的曙光,奔向燦爛的未來

在芙蓉大樓的中央,“奔向新世紀”雕塑承載著各界人士對成都理工大學的希翼。

矯健的腳步,飛揚的身姿,攜帶著不怕險阻,勇往直前的決心,彰顯著我校定會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在新時代的潮流中不斷更新自我,以高昂的鬥志,為建成優勢特色顯著的高水平大學而奮鬥的堅定信念。

永珍更新,為事物之常態,人不得故步自封,坐井觀天。

在快速更新的時代裡,我輩當不斷夯實自我,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在更新中確立人生目標,切忌紙醉金迷、誤入歧途,我輩當展現中華少年之氣概,奔向美好新時代。

歡迎留言分享你眼中成理的雕塑

穿行在成都理工大學的校園裡,目光所及之處皆可見雕塑。它們或靈動,或深邃,或帶給學子們智慧的啟迪,或絕妙地表現青春的律動。每座雕像都不是冷冰冰的物體,它們是藝術、是靈魂、是姿態,等待有緣的你去挖掘去探索。

統籌|陳欣珞

策劃|孫慶愷、羅鈞予

圖片|歐陽華聰、王睿迪

文字|胡慧碧、羅鈞予

編輯|陳欣珞、孫慶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