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酸為什麼是“五味”之首?解構中國人的酸食DNA

  • 由 基層觀察員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03
簡介談到中國之酸,很多人自然首先想起的就是“醋”

共度維艱是什麼意思

中國人言及五味的時候,大多以“酸”為首,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文化現象。五味之中,酸和辣是很有些特殊性的,因為對這兩味的追求,各地方和人群的差異性非常大。中國飲食習慣中的酸,至少可以上溯萬年。

東北鹹,西北酸,西南辣,東南甜”

中國人對飲食的口味,常以“五味”概括,酸甜苦辣鹹。不但以此概括飲食口味,還擴而廣之,用於對生活境遇或心境的形容。生活艱難,謂之苦,引申出苦難、辛苦、吃苦、悲苦,等等。心情愉悅,謂之甜,同樣引申出一連串美好詞彙,甜蜜、甘甜、香甜。齊心協力,共度維艱,是同甘共苦,生活由艱難轉而安逸,則是苦盡甘來。辣味亦然,潑辣、老辣、心狠手辣乃至毒辣,僅看字面,就讓人感到背上一絲絲髮冷。以鹹喻情喻景的相對少一些,主要是鹹味太中性,但也不是沒有,比如一個人說話寡而無味,便是“不鹹不淡”,在方言中,還有更形象的例子,粵語喻人下流,謂之“鹹溼”,進而引申至騷擾女性者為“鹹豬手”。

有意思的是,儘管各地方言不同,但在言及五味的時候,大多以“酸”為首,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的文化現象。喻情喻景最多最形象的,恰恰還是“酸”。假斯文叫窮酸,出手小氣叫寒酸,語言刻薄叫尖酸,無法排解之苦悶叫酸楚,還有酸澀、酸腐、酸文假醋,等等,最精彩且常用的,形容嫉妒之心,稱為“酸溜溜”。如果把五味全部用上,說一個人心情複雜時,就是“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不知是何滋味”,酸是要排在頭一位的。可見酸味在中國人生活中的份量。

酸在中餐調味中,是一個極其特殊的角色,可與各種味道複合,酸甜、酸辣、鹹酸,均可成美味。中國地域廣大,不同人群飲食習慣各有其俗,對味的追求自然各有特點。但是無論何方人士,對酸這個口味,都是能接受的,雖然喜愛程度不一。以酸喻情喻景滲透在各地方言之中,就是最好的證例。

酸為什麼是“五味”之首?解構中國人的酸食DNA

《酸食志》,要雲 著,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年4月

我在《辣味江湖》一書中曾說過,“中國人的飲饌,歷來講求五味調和。但是中國太大,地理複雜,氣候各異,物產不同,民族眾多。八方之人,對五味各有偏好。民族之間的差異不必說了,即便是漢族地區,南方北方,東邊西邊,離差之大,亦非一般二字可以形容。即便大致做一歸納,也大不易。”我大致的劃分,是“東北鹹,西北酸,西南辣,東南甜”。

這只是一個大而化之的劃分,實際上,如果將五味應用細緻觀察,酸甜苦辣鹹,是融匯於四方食譜的。比如酸,無分地域,各地方各民族都接受且喜愛,即便最不酸的東南地方,醋仍然是重要調味,中國四大名醋中,東南佔其二。中國人大都以山西為醋鄉,晉人飲食口味取向偏於酸。但是真正把酸作為日常最重要口味的,卻是西南的貴州,而且貴州的酸,酸的透徹,酸的深入人心,“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地位何等之高。

可是要概括中國各地人群對酸味的應用和調和,卻是一件大不易的事情。原因是與鹹辣甜不同。鹹與鹽對應,甜與糖蜜對應,辣與辣椒胡椒蔥薑蒜對應,而人們對酸的體會,其源卻大異之。北方有酸醋、酸菜、酸飯、漿水、酸湯子以及草原民族須臾不可離的酸奶。南方的酸,更是豐富多彩,菜酸之豐富就不必說了,果酸的種類就令人應接不暇,閩粵的梅子酸、貴州的毛辣酸、海南的檸檬酸、廣西的菠蘿酸、雲南的酸角酸,都是酸中精粹。更不用說還有琳琅滿目的葷酸,肉酸魚酸蝦酸蟻酸,以此烹調出的酸味菜餚,都可稱珍食奇味,沒有長期品食品味的經歷,很難說得圓全。

酸為什麼是“五味”之首?

中國人的五味,“酸甜苦辣鹹”,“酸”置於五味之首。這個排序很有意思。有人以為,這是因為酸是人類烹飪最古老的調味。人類的第一味調味品,就是來自大自然的天然酸。古老到什麼程度呢?大約可以追溯到人類開始用火的時候。肉類和植物塊莖烤熟了,要增添點味道,大自然中天然的酸味,比如梅子,混合一點,那味道一定大不一樣。在尚無鹽的時候,以酸調味,太自然不過。

在中國,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就有了對調味品的介紹,最早的,就是鹹與酸。《尚書》收集了《商書》三篇,下篇就有“若作和羹,樂惟鹽梅”之句。《尚書》雖然是孔子編訂,卻是上古流傳下來典籍的集匯,上溯堯舜,下及商周。說明至少在那個年代,鹽梅已經是中國人日常飲食最主要的調味品。古人常常把這兩味綁在一起,後人以此形容二者之間的親密,成語“鹽梅之寄”“鹽梅舟楫”,都是從這裡引申出來的。

酸為什麼是“五味”之首?解構中國人的酸食DNA

望梅止渴。

梅子酸尚是天然形成的果酸,時入周代,人工發酵製作的酸味調料出現了。這就是“醯”與“酢”。“醯”與“酢”都是醬汁,但是據考古家考證,當時的醬汁,都是肉醬,以肉制醬,製作的過程中會分解出大量有機酸,包含氨基酸、乳酸、醋酸。因為味道是酸的,寫作醯,亦寫作酢。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醯,酸也”。但是後世這兩個字都被另一個字替代,就是我們熟悉的——“醋”。不過,醯酢與醋還是不同的,雖然都是酸味調料,但是實質已經起了變化,因為制醋的原料,已經不是肉類,變成穀物。這個變化,大致在漢代才完成。這時候,不但有了非常完整的文字記載,而且有了高水準的科技著作。最著名的,是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是一部偉大的科技著作,不但涉及農業的方方面面,包括農藝、園藝、蠶桑、畜牧、林業等,而且引申至釀造、烹飪等農產品的後加工領域,對酒、醋、醬、糖稀等的製作過程做了詳細的解析和記錄。此時,中國人已經熟練掌握了發酵技術。特別是對曲的運用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書中記載的制曲釀醋方法,已經非常精到。

既然是穀物釀製,醋和酒就有了不可分離的關係。最初的醋,別名“苦酒”。何以是“苦酒”?我猜想,大約最初做壞了的酒,發酸,飲之難喝,丟了可惜,用以調味,竟然與酢相類。之後便按照這樣的方法發酵穀物,用以做酢。所以,賈思勰說,“酢者,今醋也”。我的猜想應該是不錯的,因為就在《齊民要術》裡,賈思勰寫過以壞酒回做醋。“回酒酢法:凡釀酒失所味醋者,或初好後動未壓者,皆宜回作醋。大率五石米酒醅,更著麴末一斗,䴷一斗,井花水一石;粟米飯兩石,撣令冷如人體,投之,杷攪,綿幕甕口。每日再度攪之。春夏七日熟,秋冬稍遲。皆美香。清澄後一月,接取,別器貯之。”雖是苦酒,但是做醋,卻“皆香美”,後來,釀醋法大致如此,“苦酒”一詞消失,統統由“醋”替代。

談到中國之酸,很多人自然首先想起的就是“醋”。首先想起沒有錯,但把醋與中國之酸等同起來,就大錯特錯了。中國人吃酸,豈止一個醋能夠概括,即便上古,中國之酸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雲南德昂族同胞的酸茶。茶,一般都是泡飲的,但德昂族是拿來吃的,新鮮茶葉經過發酵、酸化,直接食用。這個風俗,古已有之。在德昂族同胞生活的臨滄,現在還有三千多歲的種植茶,這說明孔子集撰《尚書》之一千年前,那裡的人們已經開始種茶,吃茶,而且吃的是酸茶。

實際上,西南各民族吃酸的歷史都很悠久,壯侗語族各民族都嗜好酸湯,各種酸味果實,都被用作制酸的食材,梅子、酸木瓜、酸角、檸檬、生芒果,等等。即便在北方,以蔬菜和糧食製作的酸,也遠非一個醋,西北、華北地區很普及的漿水、酸菜和酸飯,食用範圍不小,真的考究起來,漿水和酸飯應該產生於醋之前。無醋之前,穀物和菜蔬所生出的酸,應是人們最主要的調酸食材。因為梅子是有季節的,而且產量有限,製成的梅子醬、鹽梅是很珍貴的。商周宮廷都有醯人主管醯物,這就是證明。而漿水和酸飯,易於製作,也容易普及。可以想見,古代之酸,也是很豐富的。中國人吃酸的歷史,源遠流長。

不過,相對而言,中國人用以調酸的主要調料,還是醋。各地都有自己的酸味食物,但是就覆蓋面廣大和嗜好人群廣泛而言,無有在醋之上者。

如何繪製中國的酸域地圖?

醋酸,是中國人飲食中調酸最普遍、卻並非最主要的調味品。人們對酸的取用,一是酸食,食物經人工發酵,自帶酸味。如酸菜、酸筍、酸飯、酸奶。另一個才是將食物調酸的食材或調料,如酸木瓜、檸檬汁、野番茄汁,等等,醋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如若尋酸,各種酸食和酸調都要包含在內。繪製酸味地圖,圖示琳琅滿目,絕非只有一個醋。

作為五味中重要的一味,中國人對酸味的追求是相同的。各個地方,各個民族,各個人群,都有自己的酸食和調味之酸。醋酸分佈是沒有空隙的,酸菜雖各地做法不盡相同,但普及程度,不亞醋酸。除了這兩個酸中翹楚,各地特有的酸就有明顯的地域特徵了。

酸為什麼是“五味”之首?解構中國人的酸食DNA

《舌尖上的中國》海報(區域性)。

泡菜滿四川,酸湯淹貴州,酸菜酸東北,漿水遍陝甘。西北一些地方流行酸粥酸飯,北方以牧業為主的蒙古、哈薩克等民族,酸奶是重要食物。湘西黔東桂北地區苗族侗族聚居區有食用酸魚、酸肉、酸鴨的習俗。滇南滇西的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歷史上,就有以食用酸果和用水果調酸的食俗,野番茄、生芒果、酸角等水果,是重要的食材和調味品。廣西雲南操壯傣語各民族,鍾愛酸筍,而且形成了以酸筍調製的系列菜譜。貴州黔南、黔東南、黔西南三州的酸食和調酸食材更為豐富,也更有獨特的地方特色,酸湯、鹽酸、菜酸、香酸、蝦酸、臭酸、糟辣酸,使這一地區的酸食文化光彩奪目。

即便醋酸,在各地表現也大為不同。例如廣西盛行的酸嘢,晉南人熱愛的柿子醋,海南特有的糟粕醋,雲南阿昌族的玉露。雖然繪製出十分準確的酸域地圖很難,但對各地食酸喜酸的程度做一個大略的概括,應該是可以的。

說酸域,我以為應該根據對酸味的喜好和依賴程度,分兩個層次:大酸域和酸域核心區。中國食酸最為突出的人群和地區,可以分為南北兩部,或者說有兩個核心區域。北方的核心區在山陝、寧夏和甘肅東部、內蒙中西部。南方的核心區在貴州、湘西、桂西北、滇南。從地圖上看,這是兩個連片地區。這兩個核心地區向外暈染,就是一個連片的大酸域,這個酸域大地圖應該包括三北地區、大西南、湘桂兩省、鄂西南、海南,涵蓋了中國大部分疆域。

說酸域,只是廣而論之,或者說是一個針對嗜酸人群和地方的暈染圖,酸域之內酸味重一點,酸域之外酸味輕些,但酸域之外也有酸,有的地方,還酸的可以。如果要補充這個擬測地圖,只能用文字做出說明。

原作者丨要雲 摘編丨董牧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