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農村俗語“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由 鄉記 發表于 籃球
  • 2021-11-29
簡介俗語“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反映的就是芒種時節雨水情況對後續農業種植的影響,也是一種農耕文化

什麼伏無什麼的詞語

昨天是24節氣中的“芒種”,芒種在一年當中是第9個節氣,也是入夏以來的第3個節氣。俗語“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反映的就是芒種時節雨水情況對後續農業種植的影響,也是一種農耕文化。

芒種是什麼意思呢?有的農村地區也將它叫作“忙種”,就是農忙活動開始的意思,南方地區水稻插秧、北方地區冬小麥收割,農民朋友們確實都陸陸續續都忙碌起來了。從天體運動來講,芒種節氣是特指太陽到達黃經75°的時候,通常在每年公曆的6月5日至7日之間。農業生產活動需要根據物候規律和氣候變化來科學進行,芒種對農耕活動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即是除了有芒的穀物作物可以種植、其它大多數的農作物都不宜種植,成活率較低。

農村俗語“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對“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的理解。

農村俗語的主要特點就是前後呼應、意義互補,用詞方面基本上前後字數一致、有押韻或者互文等技巧。“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基本達到了俗語、諺語的要求,同樣的也有參考借鑑的作用。字面理解也比較淺顯易懂,就是說芒種時節前後特別是芒種當天,如果天氣晴朗,那麼到了三伏天的時候雨量就會比較充足,而農民朋友們也基本上可以實現該年度的大豐收。這是長期以前先輩們總結出來的自然規律,也是對農業生產效益的期望與憧憬。

農村俗語“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芒種節氣的天氣對農耕活動的影響。

在四季更替過程中產生氣候變化都是正常的現象,芒種時節是否下雨對後續的天氣情況有沒有影響?從變化發展的角度來說確實是有一定聯絡的,但是並沒有必然的關聯。之所以之前人們會總結出“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的結論,主要還是由於科學技術的受限,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知可能並不是很全面。在特定的情況下,所記載或者記憶中的芒種時期天氣情況,以及三伏天的雨熱情況,以至於有了相關的結論俗語。

農村俗語“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芒種以後相關農作物的生長髮育情況。

我國的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南北方主要的農作物種植情況與物候規律也有較大的差異性。北方地區以水稻、玉米和小麥等作為主要的種植物件,南方的主糧作物則以水稻為主,耕種期和收穫期都有偏差。芒種過後,小麥基本要收割了,接著又要種豆子、花生等作物;而南方地區的第一季水稻也即將收割,緊接著又將開始第二季水稻的扦插。水分、光、熱等自然能量是所有農作物生長髮育不可或缺的條件,三伏天高溫高溼並不適宜作物生長,該時期內一定的雨量是較為有利的。

農村俗語“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干土”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