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子玉與劉備的慘敗教訓: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 由 至簡歷史 發表于 籃球
  • 2021-11-28
簡介這是子玉與劉備的主要錯誤,也是城濮之戰、夷陵之戰楚軍、蜀軍戰敗的主要原因,是它們的相通之處

主不什麼什麼成語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陳、蔡等國軍隊圍攻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次年,晉文公為解宋國之圍,派兵進攻楚國的盟國曹、衛,並與齊、秦結成聯盟。

子玉與劉備的慘敗教訓: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形勢明顯對楚軍不利,楚成王於是要求子玉把楚軍主力撤出宋國,避免與晉軍衝突。他還不忘告誡子玉說:晉文公並非等閒之輩,不可小覷。但子玉驕傲自負,根本聽不進楚成王的勸告,仍堅決要求楚成王允許他與晉軍決戰,以消彌有關他指揮無能的流言,並請求楚成王增調兵力。

楚成王優柔寡斷而又心存僥倖,同意了子玉的決戰請求,並派兵增援子玉。子玉得到援兵,更加堅定了與晉軍作戰的決心。

為了尋找決戰的藉口,子玉故意派使者向晉軍提出苛刻的休戰條件:晉軍撤出曹、衛,讓曹、衛復國,楚軍則撤離宋國。

晉國如果答應子玉的條件,實際上就相當於承認放棄爭霸中原、號令諸侯的努力。所以,晉文公當然不會同意,他一方面以曹、衛同楚國絕交為前提條件,私下答應讓曹、衛復國;另一方面則扣留了楚國的使者,以激怒子玉前來尋戰。

子玉與劉備的慘敗教訓: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子玉見使者被扣,曹、衛叛己附晉,果然惱羞成怒,倚仗楚、陳、蔡聯軍在兵力上的優勢,氣勢洶洶地撲向晉軍。

為了避其鋒芒,選擇有利的決戰時機,晉文公下令部隊主動“退避三舍”,撤到城濮一帶。

對晉軍的主動後撤,楚軍有不少人感到蹊蹺,主張停止追擊。然而,剛愎自用的子玉卻認為這正是聚殲晉軍,奪回曹、衛的大好時機,揮兵跟蹤追至城濮,並把楚軍和陳、蔡兩國軍隊分成左、中、右三軍。

中軍為主力,由子玉親自指揮;右翼軍由陳、蔡軍隊組成,戰鬥力薄弱,由楚將子上統率;左翼軍也是楚軍,由子西指揮。

公元前632年4月,城濮之戰爆發。晉軍針對楚中軍較強、左右兩翼薄弱的部署態勢,以及楚軍統帥子玉驕傲輕敵、不諳虛實等弱點,制定了先擊其側翼,再攻其中軍的作戰方針。

子玉與劉備的慘敗教訓: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戰鬥開始,晉軍胥臣給戰馬匹披上虎皮,首先向楚軍中戰鬥力最差的右軍發起猛攻。陳、蔡軍遭到這一突然而奇異的打擊,頓時驚慌失措,一觸即潰。

接著,晉軍上軍主將狐毛故意在車上豎起兩面大旗,引車後撤,假裝退卻。同時,晉下軍主將欒枝也在陣後用戰車拖曳樹枝,揚起塵土,假裝後面的晉軍也在撤退,以引誘楚軍出擊。

子玉不知是計,下令左翼軍追擊。晉中軍主將先軫見楚軍落入圈套,立即指揮最精銳的中軍橫擊楚左軍。與此同時,狐毛、狐偃也乘機回軍夾攻。楚軍左翼退路被切斷,完全陷入了重圍,很快也被消滅了。

至此,楚軍左、右兩翼均已失敗,大勢盡去,子玉不得已下令中軍迅速脫離戰場,撤退到連谷。在連谷,子玉終於為自己的驕傲輕浮付出了代價,被迫自殺。

子玉與劉備的慘敗教訓: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公元219年,東吳襲佔荊州,擒殺關羽。劉備因此大怒,發誓不報此仇決不罷休,不顧群臣反對,於公元221年親率五萬大軍征伐孫權。

孫權一面遣使向曹丕稱臣,以免後患;一面命陸遜率五萬吳軍抵抗劉備。

陸遜針對蜀軍來勢兇猛,求勝心切,且地形於己不利的情況,決定採取先退一步,然後在集中力量與敵決戰的策略,令吳軍退至夷陵、猇亭一帶固守。

公元222年2月,劉備的蜀軍進軍至夷陵、夷道一線安營紮寨,擺開七百里連營。

安營紮寨畢,劉備首先派張南圍攻夷道的吳軍孫桓部,想要引誘陸遜派兵援救。但陸遜知道孫桓部城堅糧足,軍民一心,定可守住,所以不出兵援救。

子玉與劉備的慘敗教訓: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劉備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派八千精兵埋伏在山谷,又令吳班在平地紮營,以引誘陸遜出戰。不料陸遜“狡猾”得很,又識破了劉備的計策,還是堅決不出戰。

蜀軍長途跋涉,且營地分散,後勤補給運輸困難,所以軍士十分疲憊,鬥士逐漸削弱。

陸遜偵察到這種情況,認為時機已成熟,決定向蜀軍發起全面進攻。6月,陸遜派兵以火攻破蜀軍一營,接著,又令諸軍趁勢猛攻,一舉攻破蜀軍四十餘營。

蜀軍死傷慘重,蜀將馮習、張南被斬,杜路、劉寧降吳。劉備見蜀軍全線崩潰,只好領兵退往夷陵西北的馬鞍山,依險據守。

但此時的陸遜,就像是一頭嗅到血腥的頭狼,率軍四面圍攻,又殲滅蜀軍數萬。劉備被迫率領殘部趁夜向西突圍,在石門山又遭到孫桓的追擊,好不容易才退回白帝城。

子玉與劉備的慘敗教訓: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城濮之戰,楚軍戰敗,從此失去了爭霸天下的資本;夷陵之戰,蜀軍戰敗,從此打破了三國時期的力量平衡。所以,無論是城濮之戰還是夷陵之戰,都對中國歷史走向有著重大的影響。

那麼,在城濮之戰、夷陵之戰中,楚軍、蜀軍戰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它們之間又有何相通之處呢?

《孫子兵法·火攻篇》說:“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意思是說,國君不可憑一時的惱怒而興兵作戰,將帥不可憑一時的怨憤而與敵交戰。

城濮之戰,楚軍之所以大敗,是因為子玉“慍而致戰”;夷陵之戰,蜀軍大敗,則是因為劉備“怒而興師”。這是子玉與劉備的主要錯誤,也是城濮之戰、夷陵之戰楚軍、蜀軍戰敗的主要原因,是它們的相通之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