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齊文化成語千句文 第十八篇:

  • 由 本昌談歷史 發表于 籃球
  • 2021-11-01
簡介”太公說:“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民族什麼成語補充完整

傳說篇

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民族精神,迴腸蕩氣。

精衛填海,奮鬥不止。 嫦娥奔月,羿射九日。

蓬萊仙境,蜃樓海市。 八仙過海,各有絕技。

恩深愛重,牛郎織女。 願者上鉤,太公釣魚。

太公就國,神牛引之。 萊夷爭丘,天公助齊。

孟姜尋夫,源於臨淄。 遄臺賽馬,孫臏獻計。

公冶子長,善解鳥語。晏子除奸,二桃殺士。

傳說篇

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民族精神,迴腸蕩氣。

精衛填海,奮鬥不止。 嫦娥奔月,羿射九日。

【傳說】精衛填海:太陽神炎帝的小女兒叫女娃,是他最鍾愛的女兒。炎帝不僅管太陽,還管五穀和藥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東海,指揮太陽昇起,直到太陽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太陽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親忙於公事,總是不帶她去。這一天,女娃便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向東海太陽昇起的地方劃去。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風暴,像山一樣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兒,但卻不能用醫藥來使她死而復生,也只有獨自神傷嗟嘆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隻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又叫此鳥為“精衛”。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上銜了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樹枝,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回翔闃,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你這工作就幹一百萬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衛在高空答覆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你填平!”

“你為什麼這麼恨我呢?”

“因為你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後來,精衛和海燕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她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人們同情精衛,欽佩精衛,把它叫做“冤禽”、“誓鳥”、“志鳥”、“帝女雀”,並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蹟,叫作“精衛誓水處”。

嫦娥奔月和弈射九日: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後,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蓬萊仙境,蜃樓海市。 八仙過海,各有絕技。

【傳說】傳說渤海中有三神山,名叫蓬萊、方丈、瀛洲。山上的宮闕是用黃金和白銀建造的。宮中住著許多仙人,還珍藏著一種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藥。夏秋之交季節,人們經常看到奇景:只見大海中突然顯現出一群島嶼。遙望海島遠處群山綿亙,峰巒雄奇峻透,林木茂盛蔥鬱。山澗瀑布飛流直下、蜿蜒的小路伸向山頂。島嶼近處,街道筆直平坦,行人東來西往。道路兩旁樓閣櫛比,隱隱約約有人在樓閣中出沒……。這種大自然構成的海市蜃樓幻影,便是蓬萊仙境。在蓬萊、龍口一帶沿海,向以海市奇觀而盛名天下。

還傳說,呂洞賓、鐵柺李、漢鍾離、藍采和、韓湘子、張果老、曹國舅、荷仙姑八位神仙相約到蓬萊、方丈、瀛州三神山賞景遊玩。眾仙商量道:“我等既為神仙,今番渡海均不得乘舟,要只憑個人道法。八位仙人來到海邊,個個亮出自己的法寶,漢鍾離揚手將扇子往海里一扔,那扇子便大如蒲席,他仰躺在上面,悠哉悠哉地向遠處漂去。荷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一片,花象磨盤一般大,清香四溢,仙姑亭亭玉立在荷花中間。眾仙見二仙先行,誰也不甘落後,鐵柺李、曹國舅、張果老、韓湘子、藍采和、呂洞賓同時將自己的法物拋入海中,瞬間,八位仙人便腳踏寶器,各顯神通,悠然地遨遊在萬頃碧波之上。

無巧不成書,這日東海龍王酒後興起,帶著蝦兵蟹將出海遊玩,見八仙各顯神能,不由心生歹意。下令蝦兵蟹將搶走藍采和的竹籃,藍采和與之爭鬥,因寡不敵眾,被關進了水晶宮,眾仙見狀大怒,個個奮勇上前解救,打起了一場惡戰,眾仙連斬龍王兩個龍子,蝦兵蟹將大敗而歸。龍王子喪兵折,怒不可。急忙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催動三江五湖四海之水,掀起滔天巨浪,殺氣騰騰地直奔眾仙而來,正在危急之時,忽見金光一閃,濁浪中閃出一條路來,原來曹國舅的雲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懷抱雲板頭前開路,眾仙后面緊緊跟隨,任憑巨浪排山倒海,卻奈何不了他們。四海龍王見此情景,便又調動了四海兵將準備再戰,正要大動干戈之時,驚動了南海觀世音菩薩,她急忙出面調停。東海龍王只好放出藍采和,交還了花籃。

八位仙人拜別菩薩,便各持寶貝,踏波踩浪,直奔三神山而去。

恩深愛重,牛郎織女。 願者上鉤,太公釣魚。

【傳說】牛郎織女: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後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有一天,牛郎幹完活回到家,看見屋子裡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此後,一連幾天,天天如此。這天,牛郎沒下地,在家裡藏起來,想觀察個究竟。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門就忙著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為什麼要來幫我做家務呢? 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說道: 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 牛郎聽得心花怒放,趕忙接著說: 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生活!織女紅著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日子過得很開心。一天,突然天空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等到烏雲散去,織女又回到了家中,她滿臉愁雲地說:“我不是凡人,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多多保重! 說罷,淚如雨下,騰雲而去。牛郎摟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呆呆地站在那裡。這時,那頭老牛突然說話了: 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披上我的皮,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牛郎很不願意這樣對待陪伴他的的夥伴,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痛含淚照它的話去做了。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認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更不讓織女再回到人間,下令把織女帶走了。牛郎急了,牽著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著跑著,眼看著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傳說】姜太公釣魚:傳說,周文王外出都要進行占卜。一次他要外出打獵,太卜占卜說:“這次你去打獵,得到的不是龍,不是熊,也不是虎,而是幫助你治理天下的人。”結果,文王打獵來到渭水河邊的時候,看到一個白髮老頭,戴著斗笠,坐在河邊,拿著魚杆,魚杆上的釣鉤是直的,在全神貫注的釣魚。這老頭怎麼用直鉤釣魚?文王深感奇怪,就走過去問老頭:“你為啥用直鉤釣魚呢?”

此人姓姜名太公,人們喜歡稱他姜太公。太公斷定是文王,就說:“這叫願者上鉤。我聽說君子樂於實現自己的抱負,小人願意做自己愛好的事情,我愛好的並不在釣魚上,而是和釣魚的道理很相似。”文王問他怎麼個相似法。太公說:“君主收羅人才就和釣魚一樣:用厚祿收羅人才像用餌釣魚;用重賞收羅敢死人才,是用香餌釣魚;以不同的官爵授予不同的人才,好像用不同的魚餌釣取不同的魚一樣。釣魚是為了得魚,其中的道理很深奧。文王說:“老人家,我希望聽聽這其中的深奧道理。”太公說:“釣絲細微,魚餌可見,小魚可以上鉤;釣絲適中,魚餌味香,中魚可以上鉤;釣絲粗長,魚餌豐富,大魚可以上鉤。魚貪吃魚餌,就要被釣;人要食君俸祿,就會服從君主使用。所以香餌釣魚,可供烹食;以爵祿取人,人可竭盡其力;以家為基礎取國,國可以為你所有;以國為基礎而取天下,可以屈服天下。關鍵要有收攬人心的辦法。”文王問:“收攬人心有什麼辦法呢?”太公說:“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同天下人同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獨佔天下利益的就會失去天下。天有四時,地有財富,能與民眾共享的,就是仁愛,誰有仁愛,天下就歸向誰。免除人的危難,消除人的禍患,解救人的困急,就是道義,誰講道義,天下就歸附誰。人都樂於生存厭惡死亡,歡迎恩德而追求利益,能使天下人都獲得利益,就是王道,誰實行王道,天下就歸附誰。”文王聽罷太公的話說:“你講的太好了!當年,先君太公預言說:‘必有聖人來周,週會興旺。’所說的聖人一定是你。你為我們的太公盼望好久了!”從此,姜尚被成為“太公望”名望或曰“太公”。

文王扶太公上車,同車回國,並拜為師。太公輔佐文王,修德安國,強兵興邦,滅商殷建周朝。

太公就國,神牛引之。 萊夷爭丘,天公助齊。

【傳說】 牛山,位於臨淄南郊。傳說周武王滅商之後,姜太公被封於齊地營丘。而營丘,當時佔據膠東半島的土著部落——萊夷所覬覦許久。為了趕在當時實力強大的萊侯之前,搶佔對營丘的控制權,姜太公馬不停蹄,星夜兼程。由於是夜行軍急行軍,姜太公迷了路。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奇蹟出現了。月光下不遠處的一頭神牛,自告奮勇為姜太公帶路。這頭神牛走啊走啊,一直把姜太公帶到了淄河邊,過了淄河,就是營丘了。這時神牛突然消失了,變成了一座巍峨秀麗的山。姜太公為了感謝這頭神牛,便把這座山命名為牛山。

萊夷爭丘:傳說,太公就國,神牛把他們引出迷路後,營丘城(即臨淄)隱約可見,他舉目遠眺,只見淄河東岸的萊侯正率領大軍向淄河進發,準備渡河搶佔營丘。太公卻毫不驚惶,因他會看天象,知道營丘南面的群山裡正在下大雨,很快山洪會順淄河到達營丘,再觀察雲層,並且暴雨同時來到。姜太公立即下令把河上浮橋拆除,抓緊佈防,憑藉天險,戰勝敵人。萊夷部落生性好戰,萊侯發現太公就國人馬也正在向營丘行進,更是迫不及待,命令強行渡河,只見如蟻的萊兵淌著齊腰的河水,潮湧般的強渡,眼看就要渡到河中央的時候,不遠處響聲如雷,波濤翻滾山洪猛烈的撲了過來,一聲炸雷,天昏地暗,暴雨也接踵而至,瞬時淄水暴漲,河面波浪滔天。姜太公命令兵士萬箭齊發,擂石齊下,頓時箭如飛蝗,石如冰雹,萊兵十有八九葬身在滔滔淄水中了。

太公順利佔領了營丘。有道是萊夷爭丘,天公助齊!

孟姜尋夫,源於臨淄。 遄臺賽馬,孫臏獻計。

【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我國流佈最廣的民間傳說之一,兩千多年來,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絃、演於戲劇,直至今天搬上螢幕,以多種樣式的媒體傳佈,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樣產生、流傳與演變的呢?孟姜女的故事發生在齊國。齊為姜太公的封國,讀過《東周列國志》的人都會知道,書中出現的“×姜”,總是齊國人。孟姜者,姜氏之長女也。她的故事最早見之於《左傳》。孟姜為齊將杞梁之妻,梁於公元前549年在莒戰死,齊莊公在效外見到孟姜,對她表示弔慰。孟姜認為郊野不是弔喪之處,拒絕接受,於是莊公接受她的意見專門到她家裡進行了弔唁。孟姜除了知禮外還有善哭的記載,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在齊地產生了孟姜哭調。

西漢時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後向城而哭,城為之崩”的記載《說苑》《列女傳》。到了唐代,這一題材演變成了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崩萬里長城的故事,具備了今天的芻形。

遄臺賽馬:齊國的大將田忌經常和齊威王經常在這裡賽馬。 比賽規定是: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 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所以,田忌總是勝少敗多。又一次賽馬,田忌的好朋友孫臏也來觀看,比賽結束以後,他對又比賽失敗了的田忌說:下次比賽,你按我的方法和他比賽,一定保你取勝。”過了幾天,齊威王又和田忌賽馬,孫臏就在田忌身旁,給他出招,田忌按照孫臏說的去指揮:第一局用下等馬和威王的上等馬比賽,結果輸掉了一局;第二場比賽。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第三局比賽,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結果是三局兩勝,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公冶子長,善解鳥語。 晏子除奸,二桃殺士。

【傳說】公冶長善解鳥語:公冶子長,也叫公冶長,齊國人,孔子的學生、女婿。死後埋在了臨淄西郊。傳說他懂得鳥語。有一次鳥對他說:“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頭羊,你吃肉,我吃腸。”結果公冶長吃了羊肉,忘記了把羊腸子給鳥吃。為此,鳥很生氣,就報復他。幾天後,小鳥又對公冶長說:“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隻羊,你吃肉,我吃腸,你看相當不相當?”公冶長就往跑南山跑,遠遠看到山上去圍著一些人,他怕讓別人揀了羊去,就喊:“這是我的,這是我的。”,跑到山上一看,人們圍著的不是羊,而是一個被害死的人。正在現場破案的警察就把公冶長抓了起來,送到縣衙。公冶長辯解自己懂得鳥語,是小鳥說的山上有隻死羊。縣官不相信,要治他的罪,這時,一隻小鳥飛來說:“縣官兒子,偷我兒子,快快歸還。”公冶長就對縣官說:“大人,剛才麻雀說你的兒子偷了它兒子。”縣官大吃一驚,原來他知道兒子乘麻雀不在,把小麻雀偷走了。立刻派人把小麻雀放回了鳥窩裡。”老麻雀又飛來叫起來。縣官問公冶長:“現在麻雀叫得是什麼?”公冶長說:“小鳥叫的是:公冶長,公冶長,感謝你幫忙,兒子回了家,終生永不忘。”縣官聽了,認為公冶長的確懂得鳥語,就把他釋放了。

二桃殺三士:春秋末,齊國有三員大將,田開疆、古冶子和公孫捷。田開疆有拓疆開邊強齊之功;古冶子有斬黿救主之功;公孫捷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結為兄弟,自號為“齊邦三傑”。齊景公為獎其功勞,嘉賜“五乘之賓”的榮譽。從此,他們三人挾功恃勇,不僅簡慢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無禮統。甚至內結黨羽,逐漸成為國家安定的隱患。齊相晏嬰深感憂慮,想除掉,又擔心景公不允許,反結怨於三人。

一天,魯齊結好,齊景公宴請魯昭公。酒至半酣,晏子奏請開園取金桃為兩國結盟祝賀。景公准奏後,晏子引園吏親自監摘。摘得六個金桃,“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氣撲鼻”。依禮,齊 魯二國君各享一個,齊、魯二國相各享一個。盤中尚剩兩個,晏子奏請賞給臣下功深勞重的人,以表彰其賢能。齊景公讓諸臣自我薦功,由晏子評功賜桃。

公孫捷和古冶子因救主之功而自薦。,晏子就肯定了二人的功勞,並即刻將兩桃分別賜給了這兩人。田開疆以開疆拓邊有功而自薦。晏子評定田開疆功勞為最大,但桃已賜完,說只能等到來年桃熟,再行獎賞。說他自薦得遲,已沒有桃子來表彰其大功。田開疆自以為這是一種恥辱,功大反而不能得到桃子,於是揮劍自殺。古冶子和公孫捷相繼因功小食桃而感到恥辱也自殺身亡。晏嬰就用兩個桃子除掉了三人,消除了齊國隱患。

齊文化成語千句文 第十八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