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如何理解俗語“壽不送煙,喪後不補”?在農村送禮有哪些講究?

  • 由 關山聽風 發表于 籃球
  • 2021-10-31
簡介“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俗語,指的是農村祝壽和送葬時送禮的習俗禁忌

忌的組詞還有什麼

過去農村一些俗語,講的就是農村禁忌習俗。“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俗語,指的是農村祝壽和送葬時送禮的習俗禁忌。

如何理解俗語“壽不送煙,喪後不補”?在農村送禮有哪些講究?

題中有兩個問題,在這裡一一作答。

1、如何理解“壽不送煙,喪不後補”?

對於農村禁忌習俗,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一個地方的風俗,也就是這個地方長久以來形成的辦事規矩,俗稱“老規矩”。如果不按當地的老規矩辦,就會引起別人的不高興。祝壽和送葬,在農村是民眾之間常見的來往方式,俗稱為“人情來往”,也稱為“人情事務”。這些人情來往,在農村,如果親戚朋友之間相距比較遠,比如,不同的省、縣、鄉之間,各地的風俗就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地方甚至只相隔一條大河,或一座大山,河的對岸和山的兩邊,風俗也有不同。因此,農村民間之間做人情時,如果對別的地方風俗不太瞭解,就要先問清楚以後,才準備禮品,免得好心辦壞事。

一、壽不送煙

民俗學中,有一種禁忌叫聯想禁忌。通常來說,有一些人或事物本來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由於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類似的人或事物。

如何理解俗語“壽不送煙,喪後不補”?在農村送禮有哪些講究?

“壽不送煙”主要就是別人做壽的時候,你的禮物中有煙,人家就會感到很不吉利,心裡肯定也就很不高興,有的人因此還會火冒三丈。“煙”也就成為一些地方做壽時送禮的忌諱之物。

為什麼做壽時忌送煙呢?

地方不同,忌諱的說法不太一樣,但有一個共同點,大多是因為“煙”字的諧音字讓人聯想到不吉利。下面例舉幾種主要說法如下

煙的諧音“咽”。

這個“咽”字本身沒問題,也沒有什麼可忌諱的,可因為是給做壽的老人送禮,做壽最好的祝福詞是希望過壽的老人健康長壽,忌所有與死有關的字詞。“咽”讓人聯想到“嚥氣”,指人死斷氣,當然就很不吉利了。這種說法是民間比較主流的說法。

煙的諧音“閹”。

“閹”字,讓人聯想到閹割。古代有閹人的專門稱謂,即古代宦官、寺人、太監的代稱。因為這些人沒有後代,被認為是不正常的人,是一種讓當時社會看不起的人,這些人死後連祖墳都進不了。因此,老人在做壽時,如有人送煙,不管是過去的葉子菸還是現在的捲菸,都被視為對過壽之人的羞辱,因而在一些民間是非常忌諱的送禮之物。

如何理解俗語“壽不送煙,喪後不補”?在農村送禮有哪些講究?

煙的諧音“蔫”。

“蔫”字組詞為“蔫菸”,又與“蔫煙”可以互換使用,意思是衰敗、枯萎。這裡就很明顯帶了一個“煙”字。再者,在一些方言中,“蔫”往往是生病後精神不好的表現,以及生病的樣子。這種意思當然不是壽星及家裡人所能接受的,因此也為一些地方人們所忌諱。

煙的諧音“醃”。

“醃”本來是用鹽等浸漬食品,但是,讓人容易聯想到把有生命的東西變成沒有生命的東西,更讓人聯想到長久悶在家裡,就像罈子裡的醃菜,也就意味著老人會長期臥床不起。這是人進入老年期後,最讓人感到害怕的情形,當然為人們所忌諱。

除了以上四種說法外,民間還有“煙”字與“奄”、“淹”、諧音,民間透過聯想,認為都是一些不吉利的字,“奄”字讓人聯想到“奄奄一息”;“淹”聯想到洪水的淹沒和落水而亡。

聯想禁忌,既然是一種聯想,有往禁忌方面去想,也有往吉利方面去想。

有一些地方則是往吉利方面去想,比如南方的一些農村,如果男人過壽時,送給他們煙(香菸或旱菸)和火(火柴,現在有打火機代替),被認為是吉利的禮物。通常來說“煙火”代表子孫後代,有“煙火”也就是有子孫後代,絕“煙火”就是沒有子孫後代,農村把過繼兒子叫“接煙火”。老人做壽送“煙火”寓意老人福壽雙全,給老人添福添壽。過去農村人認為老人的兒孫興隆即為有“福”之人,也是有“福”之家。

如何理解俗語“壽不送煙,喪後不補”?在農村送禮有哪些講究?

另外,還有一些農村,既沒有“壽不送煙”的禁忌說法,也沒有送“煙火”祝福之說,不存在任何禁忌和特別的寓意,煙也就是一件普通的禮品而已,自己認為要送送就送,不必要送也就不送。

由此可見,民間送壽禮的一些禁忌,地方不同,各地的說法就不一樣。不過現在在農村,送壽禮比過去簡單得多。現在資料豐富,想買什麼,有錢就能買到。因此,現在的農村人通常不用考慮為帶什麼禮物而犯愁,送上一個紅包就代表了所有的禮物,一切心意都放在了紅包裡,而回手禮得簡單化了,一個小紅包也代表了一切。

二、喪不後補

“喪不後補”指過去農村有的親朋好友,因趕不上喪禮,也就無法隨禮,當喪事結束後,就不能再隨禮了。

這其中有一個時間分界線,具體來說就是出殯之後就不能隨禮了,如果有人再隨禮,農村人認為不吉利,預兆不好,意味著這家人還要辦一場喪事。

沒趕上喪禮,也沒有隨禮,對一些親朋好友來說自然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有的人甚至為此事心裡難受,總覺得對不住人家。事實上,按照很多地方農村的風俗,喪禮結束後,只是一個儀式階段的結束,如果辦喪事時沒有隨禮,並不意味著你身上有錢送不出去,只要有這番心意,還是有機會的,那就是進入了下一個程式。

如何理解俗語“壽不送煙,喪後不補”?在農村送禮有哪些講究?

在農村,很多地方在送走老人後的三日內,家裡的至親還要上面來“送財”,也稱為孝子“進財”。通常要送一個紅包和若干數量的米麵。一些錯過辦喪事時隨禮的親朋好友,也就趁著這個機會,送上紅包為孝子送財。如果錯過了這三日,也不要緊,還有機會把錢送出去。過了三日後,親朋上孝子家去,俗稱為看望或安慰,通常可給去世老人的配偶或兒子送一個紅包。這些舉動也算是做了人情,但不能說是“補禮”,喪事送的是白包,進財和看望送的是紅包,民俗含義是不同的,然人情則是相通的。

不過現在不比過去了,即便人在千里之外,趕不上喪事,也到不了現場,隨禮就太容易了,只要動動手指就把禮轉過來了。除非沒有得到老人去世的資訊,也還是存在補禮與不補禮的問題,而“喪後不補”,幾乎是各地農村通用的規矩,那就不要補了,只能另外換一種方式來表達意思了。

2、在農村送禮還有哪些講究呢?

農村紅白喜事送禮,因各地方風俗不同,在各種講究方面差別也比較大,禁忌也不太一樣,這裡就講一些農村中通常的做法。

一是送禮時顏色和禮品的禁忌

在農村喜事中,民間通常忌所送的禮物為純白色和純黑色,因為這兩種顏色都與喪事有關,所以為民間所禁忌。

如何理解俗語“壽不送煙,喪後不補”?在農村送禮有哪些講究?

比如,過去北方以麵食為主,傳統送禮方式,免不了要送白麵,或者白麵做的饅頭、麵條等麵食,在送布料時,過去的黑布比較多,免不了要送黑布。而南方,傳統送禮也有送大米、餈粑、米花等,都是白色的。民間也有破解的辦法,通常的做法是,把白色的食品上塗上紅色,把白色的物品貼上紅紙,這樣做就沒有問題了。現在農村女子出嫁裡,購買的一些現代化物品中,有一些就是白色或灰白色,也有黑色或淺黑色的,人們也習慣往物品上貼紅色,或掛紅布條。

又比如,農村一些喜事中,最好不要穿白色衣服,戴白色帽子,讓人看起來比較刺眼。至於黑色衣服,在農村的喜事之中大多不忌諱了。

喪事在農村又稱白事,其中的顏色就以白色和黑色為主,因此,在送物品時,就忌諱紅色(有的地方八十歲以上老人可有紅色物品)。在衣著方面,最好不要穿紅色衣服或顏色非常鮮豔的衣服。

我國農村在喜事中,如壽辰、婚禮等,比較普遍的說法是不要送鐘錶。因為“送鍾”諧音“送終”,民間認為不吉利。其他地方還有諸多地方性物品的禁忌,這就要入鄉問俗。這裡就不贅言。

如何理解俗語“壽不送煙,喪後不補”?在農村送禮有哪些講究?

二是喜事中事後補禮的禁忌

在農村,不僅有白事中的“喪不後補”禁忌,在喜事中也有“不後補”禁忌。

一是有一些農村有“喜禮不後補”的風俗。

也就是結婚的隨禮不能在婚禮後來補禮,民間認為很不吉利。如果婚禮後補禮的話有咒新婚夫婦不到頭的嫌疑,或者結二次婚的嫌疑。

二是有一些農村有“生日不後補”的風俗。

也就是別人生日,如果生日過後去補禮,也被認為是很不吉利,原因是人在一生之中,每一歲只能過一次生日,再過同樣一次生日,就要等到來生來世。給人補生日,等於咒人家轉世,不能長命。

當然,這樣的習俗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講究,也有一些地方沒有這種講究。我國地域廣闊,各地風俗具有多樣性和地域性,這也是民俗文化中很正常的現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