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大唐的最後一次和親

  • 由 如釋文化旅遊工作室 發表于 籃球
  • 2021-10-28
簡介與此同時,大唐主管西南事務的官員,大封民國的直接死對頭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駢也表達了對新晉皇帝隆舜個人問題的關切,不務正業的也開始當起了媒人,和親一事被雙方正式推上了議事日程

金城公主和誰和親的意義

大禮國(中原地區稱南詔國)景莊皇帝世隆於公元877年2月駕崩後,其子時年十七歲的隆舜改當年年號為嵯耶後即位。

隆舜別名單字法,

自號“大封人”,這個人喜歡穿深紫色的披風(絳衣),系縷金帶,紅綢束髮,喜歡詩書,風度翩翩,很似現代二次元中的人物,強烈建議現在的青少年可以粉一下。

第二年,隆舜改元貞明,將原大禮國國號改為大封民國。所以,從這裡開始,我們又要稱這個雲貴高原政權為大封民國了

隆舜稱自己是

“封人”,“封人”就是“僰人”,“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洱海諸蠻經過近一個世紀的衝突與融合,形成了一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民族:白族。

從隆舜繼位的年紀可以看出,一個17歲的孩子在今天還處於青春逆反期,所以此時的國家大事應該是由顧命大臣楊良佐和趙波羅商量決定的。史料上無法查詢此二人的資訊,但從一件事上可以看出此二人也非平庸之輩。

因為自此開始,大封民國的對外方針發生了重大變化,世隆時期連年戰爭,雖拖垮了大唐,但自己也吃不消了,以至於國內15歲以上的男丁都服兵役了。所以隆舜剛繼位,在朝內各大臣的主張之下,一改世隆連年征戰的做法,政治上準備採取主動與大唐議和的方法,以休養生息。

那採用個什麼方法休養生息呢?大臣們對新皇帝隆舜的婚姻大事比較關心,畢竟成年了嘛,給皇帝找個好老婆也是應該的,所以採用和親的方式來達到和平的目的是最好的解決方案。隆舜或許是想找個人長期研究漢文化,也或許覺得只有大唐皇室女子才配得上自己,所以君臣一心,主動提出了要和大唐和親。與此同時,大唐主管西南事務的官員,大封民國的直接死對頭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駢也表達了對新晉皇帝隆舜個人問題的關切,不務正業的也開始當起了媒人,和親一事被雙方正式推上了議事日程。

於是大封民國國務卿(清平官)趙宗政於公元879年千里迢迢趕赴長安請求和親,向大唐政府表達了大封民國皇帝隆舜想做大唐女婿的願望。但是請求和親的文書卻讓大唐朝堂上上下下議論紛紛,官員之間吵得個不可開交。為什麼呢?因為和親文書上沒有表,只有牒。

“表”是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建議、請求時的一種文體;“牒”是不相統屬的各官府之間的行文。只有牒沒有表,那就說明咱倆國是同一輩。知道了這個原因明眼人都清楚了,這分明就是大封民國不向大唐王朝稱臣納貢的意思。本來嘛,你去求親,去老丈人家,女婿不僅不向老丈人按期上交彩禮,而且居然還要和老丈人平起平坐確實不合乎常理,成何體統呢?

所以大唐右諫議大夫柳韜、吏部侍郎崔澹、西川節度使崔安、宰相鄭畋表示反對,反對的理由是大封民國不向大唐稱臣納貢有辱身份(蠻蓄鳥獸心,不識禮儀,安可以賤隸尚貴主,失國家大體)。

而另一派則表示同意和親,其代表人物是作為大唐王朝主管大封民國地區事務的高階官員高駢,以及當朝宰相盧攜。高駢是在安南力挫大封民國,好容易恢復雙方和睦的重臣,和親方案的提出高駢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由於雙方都不想打了,所以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緩和了與大封民國之間的敵對關係,雙方就能得到和平,而得到和平,和親總要比打仗成本要低一些,正所謂犧牲一個人,保全千萬家的意思。至於和親文書的行文合不合乎禮儀,這是次要的事,不要因小失大。

辯論雙方由爭論發展至爭吵,盧攜與另一個宰相鄭畋對罵,拂衣而起,甚至把硯臺都打碎了。唐僖宗震怒(大臣相詬,何以儀刑四海),把兩人就地給罷了職免了官,此事暫時擱置。

要問大封民國去求個親為什麼態度有這麼強勢?而且大唐內部甚至還有不少官員認可這種強勢,那還真是有原因的。

因為從公元875年開始,大唐內部不太安寧,各地造反力量此起彼伏,王仙芝、黃巢等高舉起義軍的大旗,率領軍隊在大唐腹地不斷遊走, 此時正在大唐江南一帶旅遊觀光。為此,唐朝於公元878年調任精明強幹的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駢改任荊南(今湖北江陵)節度使,後改鎮海軍(今江蘇鎮江)節度使、諸道兵馬都統、江淮鹽鐵轉運使。說白了,有才有乾的人都調去對付黃巢去了。

局勢的危急對於大唐來說還不止於此,由於生意沒有談成,黃巢顯然是直接奔著長安來了。那麼萬一黃巢攻入長安,大唐皇室向哪轉移呢?這個問題朝中上上下下其實都在考慮,但這其實也是不用考慮太多的問題,唯一的選擇只有四川成都。我們都知道,其實唐朝皇室的大後方就是劍南西川節度使所在地四川,核心人物都曾任當地主官,比如楊國忠,而且當年唐玄宗也就是逃往四川,在四川改任太上皇的。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怎樣保證四川周邊的安定團結?以確保皇帝的安全。為此,唐僖宗聽取了新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崔安潛的意見,崔安潛是反對和親派,所以向僖宗拍著胸脯說,“這個國家的人跟鳥獸差不多,不懂得禮儀,怎麼可以讓卑賤的人高攀呢?我請求您允許我招募義兵,十戶為一保,再調山東的精

兵六千,五年之內,我定讓大封民國的人做我們的奴僕。”

這個話聽起來挺讓人熱血沸騰的,可是,等不了五年了,接下來發生的事確實已經開始打臉了。

公元881年,黃巢起義軍高頌:“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詩句,殺入長安;唐僖宗啟動第一套應急響應議案,如約逃到成都,與大封民國成了親近的鄰居。

遠親不如近鄰呀, 此時鄰居大封民國如果不太好相處,趁亂組織個北伐,那

僖宗還能逃向哪呢?攻佔成都的事,大封民國是曾經做過的。而大封民國也趁大唐內亂,攻破安南城,安南都護曾兗逃到南寧,軍隊因潰敗而散,這也就是大封民國強勢和親的根本原因。

所以唐朝公派了嶺南節度使辛讜的幕僚徐雲虔前往大封民國開展了外交走訪,隆舜也向大唐交了個底,表明結好的願望。在此期間,賓主開展了文化交流,

隆舜還向徐雲虔請教了《春秋》,這說明隆舜的文化底子還是深厚滴。

在這種情形之下,劍南西川節度使再次換人,這次改為了和親派陳敬瑄,為了僖宗的安危,大唐陳敬瑄等再提議和親,而讓僖宗下定決心和親的是已經恢復宰相官職的盧攜所說的一席話。

盧攜認為,反對和親的都認為大封民國的人不懂規矩,但最近幾次和他們接觸,在禮儀上他們並沒有過失,面子上還過得去。其二,從歷史和現實上看,兩國關係和諧的時候,國庫充盈,錢花不完。但是兩國關係不好的時候,他們打安南、攻黔州、盜襲西川,導致稅銀進不了國庫,士兵死於瘴癘,百姓不堪重負。現在的情況是他們在養精蓄銳,隨時可以攻擊我們,而我們是甲少兵弱,顧南顧不了北,安南地區尤其薄弱,麻煩是顯而易見的。這個時候不要爭臣與不臣了,國家儲存為重。和親後外可以羈縻蠻夷,內可以在蜀地休養生息,面子過得去,裡子更重要。

這一番話把皇帝給說服了,經過深思熟慮,許婚宗室女安化長公主。公主是唐懿宗次女,現任皇帝僖宗的妹妹,是貨真價實的皇室公主。從這個身份可以看出,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與安化公主相比都比不上了,因為不是同一個重量級的。

選定安化公主和親有以下幾個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其一、安化長公主乃皇家之貨真價實的嫡系公主,並非宗室女,更非大臣女。唐代和親公主出身主要分為出自皇家者(如之前的永安長公主、太和長公主、寧國公主、鹹安公主等);出自宗室者(主要包括親王女、宗室近親女以及宗室外甥女);出自大臣者(只有金河公主和崇徽公主)。30位和親公主,按照以上和親公主的三個來源可以看出出自李唐皇室的只有衡陽公主(高祖第十八女)、九江公主(高祖第八女)、寧國公主(肅宗之女)、鹹安公主(德宗之女)、太和公主(穆宗第十妹)以及安化公主(懿宗第二女),共有6位皇室公主,佔總數的21%。可以看出,真正的皇室公主外出和親的只佔少數。這是因為皇室公主地位尊貴崇高,一般都與國內大臣、親王聯姻。再看皇室和親公主之中,除了高祖不得已以兩位皇室之女與突厥和親之外,有三位公主去往回紇和親,這是唐王朝的主動行為,因為當時唐王朝與回紇政權之間的關係十分親密。

大唐的最後一次和親

大唐和親公主表

其二、安化公主的尊貴突出在“長”字,唐制規定,皇帝的姑母稱為大公主,皇帝的姐妹稱為長公主,皇帝的女兒則稱為公主,當時令安化前往南詔和親之際已是僖宗在位之時,而安化乃僖宗之妹,理應為長公主,這比公主的地位,也就是之前身為公主之時,更為高貴。

其三,唐懿宗是寵女狂魔,標準的女兒奴。其長女同昌公主就得到極致地寵愛,但命不太好,早逝,去世年僅21歲,懿宗給予了非常高規格的下葬禮儀。那麼在同昌公主去世後,安化公主排位公主第一,以懿宗的尿性,稱之為掌上明珠那也只是一般的形容,如懿宗在世,斷不會讓安化公主去和親的,可此時,作主的卻是皇帝哥哥。

大唐的最後一次和親

安化公主

那麼總體看來,唐王朝一般是不會出嫁皇室公主來和親的,除了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即使派皇室公主外嫁也要在自己掌握絕對主動權的時候才會進行,所以,這個時候就是唐朝的萬不得已之時。

婚事是議定了,但是婚期卻是一波三折,這也可以看出唐朝對安化公主的出嫁是不捨的,也是無奈的。

公元881年,大封民國帶了許多寶貝前來迎接公主,僖宗說正在研究公主出嫁所用的車服等事,也就是還沒準備好,再等等。公元882年,大封民國又派了清平官楊奇鯤以求早降公主,大唐又以正在討論禮儀細節,給擋回去了。七月份,楊奇鯤再次到成都迎請公主,唐再一次以“鑾輿巡幸、儀物未備、俟還京邑、然後再降”為理由再次推託。因為此時,黃巢已經自殺,這邊大唐皇帝正準備著返回京城呢。而大封民國的婚使清平官楊奇鯤卻是跑煩了,於是乎乾脆跟著大唐皇帝直接去了長安,到了長安,再也推託不了了,好吧,只好把安化公主給打發了。

公元883年10月,唐僖宗命曹王李龜年為宗正少卿,任雲南使,大理司直徐雲虔為副使,內常侍劉光裕為雲南內使,霍承錫為副使,檢校國子祭酒張譙為禮會五禮使,宗正少卿嗣虢王李約為婚使,送安化長公主往南詔。而大封民國也派了清平官趙隆眉、楊奇鯤、段義宗前往迎接,安化公主嫁給了隆舜,歷時四年,終於實現了和親。

在此事件中,大唐新任劍南西川節度使陳敬瑄成了功臣,晉升檢校司空,還給他的一個兒子賜了官。

在這裡普及一下雲貴高原政權的後宮制度,中原地區有皇后啊、妃啊、嬪啊啥的多了去了,和中原地區不同,在這裡皇帝的女人一律平等,都叫妃子,沒有正妻之說。所以縱觀雲貴高原六個朝代從沒有誕生諸如武則天、慈禧之類的人物。

因此,安化公主嫁到大封民國後,成為了大封民國皇帝隆舜眾多妃子中的一員,和眾多主流觀點不一樣的是,筆者認為,政治聯姻公主要取得幸福生活是難上加難的,最起碼夫妻同心這一條就做不到,這邊有個風吹草動、新的政治觀點,公主要忙著向皇帝哥哥報信,那邊有個想法公主又要忙著協調內部,統一思想。你防我,我防你,要好好生活談何容易。再加上生活習慣,水土不服等等,我呢個媽呀,十有八九不出問題才怪。

偏偏這個時候,崑崙國(今寮國)向大封民國進獻了美女。

隆舜這個人本來就愛玩,而且這時候的大封民國周邊很清淨,吐蕃也不鬧騰了,大唐這邊也安靜了,家裡邊也沒什麼事,平常的國內雜事都交給近臣處理,作為皇帝,玩好就好了。可能是崑崙國的美女和隆舜更聊得來吧,所以安化公主被邊緣化了。

更嚴重的是,可能是住不慣吧,也或許是容忍不了皇帝丈夫的移情別戀,夫妻吵架了,並且惹惱了隆舜。公元885年,在和親兩年後,隆舜派遣清平官段義宗送安化公主返回了長安。這一行為,正如是女婿下了休書,並將妻子送回給了老丈人。

中原地區對安化公主返回長安一事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因為這成為了大唐的一個奇恥大辱,大封民國和大唐兩國重新交惡。

按中原史書記載,和親並未成功,並且鴆殺了迎親的大封民國的三位清平官趙隆眉、楊奇鯤、段義宗。那麼咱們用邏輯推理一下,清平官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宰相,一下子死三位,以當時大封民國的國力,一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可奇怪的是雙方並未發生衝突。同時,幾年以後隆舜的兒子舜化貞上臺後卻派人向大唐通好,那他爹統治時期已經和親通好了,現在又要通什麼好?大封民國滅亡後,其後身大長和國與後唐也是以甥舅之國相稱,並且在中原史書中已被鴆殺的大封民國清平官段義宗在其它史書中又出現了。所以,和親是成功了,安化公主也嫁了,但夫妻不和,公主被送回了長安,兩國重新交惡,這才是歷史本來的面目。

大唐的最後一次和親事件,由於大唐已走向末路,國力下降導致大唐顏面盡失。而和親事件的另一方也沒好下場,由於隆舜的貪玩任性,胡做非為,不理朝政,幾年後最終被近臣所殺,在隆舜之死十七年後,大封民國走向了滅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