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野生動物有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和行為?為什麼?

  • 由 建民國娛樂 發表于 籃球
  • 2021-10-28
簡介儘管雌性會與後代一直生活在一起,它們應該也是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的,畢竟對於低頭就能吃到東西的野豬來說,即便是老了,也不需要特殊的照顧

好處有幾種意識

“養兒防老”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其本意是說人們透過養育子女的方式來解決老年後經濟和生活依靠的一種方式。當然,這個觀念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們老年的生活沒有基礎保障,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隨著國家對於老年人的保障機制越來越多,這個觀念正在不斷地淡化。

不過,淡化並不是說兒女就沒有了責任,作為子女的,無論是從教育下一代,還是從感恩的角度出發,都要孝敬父母,這是傳統美德。

那麼,“養兒防老”是人類社會獨有的觀念嗎?在年老後生活更得不到保證的野生動物的世界裡,動物們有沒有這個觀念呢?我們一起透過現象看一下本質。

野生動物有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和行為?為什麼?

所有的獨居動物都沒有“養兒防老”的觀念

在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從習性上看,可以分為群居和獨居兩大類,其中獨居動物都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獨居動物,一般都是除了繁殖期都是獨自生活的,這樣就意味著雌雄雙方除了因為繁衍後代短暫地在一起外,其他時間都是分開的,這樣就不存在“家庭結構”。大多數的獨居動物是雌性獨自繁育後代的。我們以貓科動物為例,在整個貓科動物下,除了獅子外,其他動物均為獨居動物,它們的發情期大都是冬末春初,而這就是為什麼到了這個時間段,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貓悽慘的叫聲的原因,因為這就是母貓在吸引異性。當完成繁殖後,雌雄個體各回各家,然後雌性要獨自度過妊娠期和哺乳期。

野生動物有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和行為?為什麼?

通常貓科動物的哺乳期大都在3-6個月之間,之後幼崽開始吃“母親”帶回來的肉,然後跟隨母親一起學習捕獵,等到1歲半到3歲之間時,母親就會將它們的孩子趕走,讓它們自己生存。之後,它們就再也沒有什麼聯絡了,作為獨自撫養“孩子”長大的雌性來說,它們沒有任何的“養兒防老”的概念和行為。對於成年雄性來說,它們只是提供了自己的精細胞,它們既不會幫助自己的“妻子”,對自己的孩子是誰,也沒有絲毫的概念,更不用說什麼“養兒防老”了,因為它壓根就沒有養。

等到它們老了之後,結果也是可以預見的,要麼是在捕獵獵物時受傷死亡,要麼經歷一個由捕獵大型獵物,到小型獵物,再到無獵可捕最後安靜的死亡的過程,最後再被其他動物發現,分解掉。

野生動物有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和行為?為什麼?

群居動物有些會有“養兒防老”的概念

群居動物根據食性又可以分為食肉、食草和雜食性三大類群,我們分別從三類動物中舉幾個比較熟悉的動物來簡單地說一下。

01 雜食性動物:野豬

野豬可以說是雜食性動物的“天花板”了,因為在雜食性動物中,野豬的戰鬥力是極強的,而且野豬也有群居的習性。不過,雌雄野豬的生活狀態有些不同。首先,雄性野豬很少入群,它們大都是單獨生存的,只有在繁殖期才會在附近找一個野豬群進入,目的就是繁殖。這與上面我們說的老虎等獨居動物是一樣的,雄性都屬於“甩手掌櫃”,它們只參與繁殖,不參與養育,自然也就沒有“養兒防老”的說法了。

雌性野豬就不同了,它們會一直帶著自己的孩子生存,不過,在此期間,雄性後代成年後會主動的離群,最後留下一群雌性。因此,在野豬群的結構中,通常都是數頭成年雌性加一群幼崽。儘管雌性會與後代一直生活在一起,它們應該也是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的,畢竟對於低頭就能吃到東西的野豬來說,即便是老了,也不需要特殊的照顧。

野生動物有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和行為?為什麼?

02 食草動物: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常見的食草動物之一,它們屬於高度群居動物,通常一個小的非洲水牛群也有20頭以上的成員組成。在許多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中,非洲水牛的出場率非常的高,而且它們通常與非洲的“草原之王”獅子一起出場。

作為群居動物,水牛群的結構相對完整一些,因為在族群中既有成年雌性,也有成年雄性。其中個體最大的通常作為族群的首領, 擁有優先交配權和資源支配權,其他的雄性想要繁殖必須透過種內競爭。

作為群居動物,非洲水牛在產下幼崽後,不光是雌性照顧自己的幼崽,整個族群中的所有成員都會守護著它們。當雄性幼崽在2歲左右時,也會主動的離群,尋找新的族群加入。雌性幼崽則會一直留在族群中。

野生動物有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和行為?為什麼?

那麼,非洲水牛雌性幼崽留在族群中會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嗎?答案是否定的,非洲水牛群在遇到獅群捕獵時,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會同仇敵愾:第一種是當族群中任意一隻幼崽被獅子捕捉時;第二種是當族群中青壯年的非洲水牛被捕獵到時。

除了這兩種情況,水牛群在面對獅子捕獵時,都會四散而逃,毫無團隊意識,而那些年老體衰跑得慢的顯然就是最大機率被捕殺的,面對這種情況,水牛群通常的選擇就是冷眼旁觀,而在這一群“看客”之中,必然有它的“老公”和“女兒”。

因此,食草動物老了之後,它們的子女也不會幫助它們,自然也就不會有“養兒防老”的意識了。這就是大自然的優勝劣汰。

野生動物有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和行為?為什麼?

03 食肉動物:非洲獅

獅子是唯一一種群居的貓科動物,獅群的結構與野豬和水牛都不同,因為與野豬不同的是,獅群中雄獅是常駐的,與水牛不同的是,獅群中的雄獅只有1-2頭,剩下的均為母獅和幼崽。

不過,獅群與水牛群有一個相似之處,那就是在2歲之前,雌雄幼崽都會待在族群中,受保護,但是等到2歲時,雄性幼崽就會遭到獅群的驅逐,只留下雌性後代。這個做法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避免近親繁殖;二是讓雄性後代接受更多的歷練,有利於篩選出優質的後代。

至於如何避免族群中雄獅與其雌性後代的近親繁殖,有平均3年左右一次的“獅王更替”。

出走的雄獅經過歷練後會找一個獅群挑戰其獅王,然後擁有自己的族群。根據野生動物學家的觀察發現,出走的雄獅不會回到自己的原族群。也就是說獅子雄性後代,不會“養老”。

野生動物有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和行為?為什麼?

但是,獅子的雌性後代就不同了。在獅群中,雌獅是捕獵的“主力軍”,雌性的後代從一歲半開始就正式加入狩獵大軍,與自己的母親並肩作戰了。此時,發生獅王更替時,雌獅們無論是“妻子”還是“女兒”都不會幫助自己的丈夫或者是父親。從這個角度看,雄獅“養兒並不防老”。

但是,雌性後代對於母親就不一樣了,隨著母親年老體衰,雌性後代並不會放棄自己的母親,而是依然會帶著它狩獵,雖然此時的母親已經無法參戰。而且根據動物學家的觀察發現,獅群中年輕的雌性後代在捕獵完成後,會主動的幫年老牙齒鬆動的雌性撕開獵物的皮毛。由此可見,對於雌性獅子來說還是存在“養兒防老”的。

野生動物有沒有“養兒防老”的意識和行為?為什麼?

總結

透過以上我們對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動物的分析看,“養兒防老”並不只是出現在人類社會中,在野生動物中也是存在的。其中,獨居動物、群居的食草動物以及雜食性動物都不存在這個概念,而對於群居的食肉動物來說,雌性年老後會受到“女兒們”的照顧,因此,群居食肉動物中以雌性為主體的動物存在“養兒防老”的意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