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讀好長句,積累語言:一年級下冊語文《端午粽》詳案

  • 由 燕語教育 發表于 籃球
  • 2021-09-13
簡介學習第四自然段(1)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這個字怎麼讀

《端午粽》選自作家屠再華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燈》,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

一、識字

1。讀準字音

(1)“粽、總”是平舌音,“端、間、分、念”是前鼻音。

(2)重點指導翹舌音“肉”,讀準聲母“r”。

2。識字方法

(1)結合偏旁識記。認識兩個新偏旁“立字旁、米字旁”,識記“端、粽”。

(2)加一加。“間、分、念”

(3)聯絡生活識記。“米、豆、肉、帶”是象形字,可聯絡實物圖片讀一讀:“大米、黃豆、牛肉、海帶”。

讀好長句,積累語言:一年級下冊語文《端午粽》詳案

二、課文學習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關注“一到……總會”,體會粽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

(2)“盼著”體現了外婆期望在傳統節日與親人團聚。

2。“外婆包的粽子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裡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指導讀好這個長句:

①粽子用了哪些材料?

“箬竹葉、糯米、棗”。(讀準“箬、糯”,讀好詞)

②這些材料分別是怎樣的?

“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

和“青的箬竹葉,白的糯米,紅的棗”對比朗讀,感受疊詞更能表現事物的特點,而且讀起來更好聽。

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很多,你來說一說。(藍藍的、黃黃的……)

③這句話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

引導學生關注“裡面、中間”,發現句子由外及裡寫了粽子的樣子。

讀整句話,抓住“裡面、中間”,把句子停頓讀正確。

讀好長句,積累語言:一年級下冊語文《端午粽》詳案

(2)“粽子煮熟了,外婆一掀開鍋蓋,你聞到了什麼?”學習第2句話。

(3)粽子的味道怎麼樣?”學習第3句。

關注“又黏又甜”,模仿說詞語。

又( )又( )

3。“外婆包的粽子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花樣也多。”學習第3自然段。

(1)外婆包的粽子有哪幾種呢?”

粽子的花樣很多,有( ),( ),還有( )。

(2)“吃著這樣美味的粽子,我的心情怎麼樣?”

“美滋滋”的意思就是形容很高興的樣子。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又是怎麼來的呢?

讀好長句,積累語言:一年級下冊語文《端午粽》詳案

補充相關文字,圖片或影片材料介紹。

(端午吃粽子習俗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天,屈原投汩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食物。年復一年,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逢端午節那天,並用竹葉把糯米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型的尖角粽子,划著龍船到汩羅江,投到江裡祭祀屈原。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

(2)拓展交流:你還知道什麼節日吃什麼呢?

三、寫字

我們一起來寫寫課文中的8生字吧(注意做到3個“一”:眼離書本一,胸離桌子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

午:4畫,注意兩橫的長短、間距,最後一筆豎要又直又正。

葉:5畫,左窄右寬,左邊的口要寫在橫中線上面,右邊的橫對準口的中間,不要太長,最後一筆豎要直。

真:10畫,上、下兩部分較窄,而中間部分則較寬,上面的“十”和下面的“八”要寫的扁,中間有四橫,長橫要寫平。

豆:7畫,上窄下寬,中間的口應該寫在橫中線的上面,最後一筆長橫要寫平、寫舒展。

節:5畫,上窄下寬,上扁下長,草字頭的長橫要寫平,橫折鉤在橫中線起筆,折鉤稍稍左鞋,長度適中,豎要寫直。

米:6畫,左右對稱,先學點、撇,再寫“木”,橫豎分別在橫豎中線上,撇捺要舒展。

分:4畫,上下高矮差不多,上面的“八”稍微寬一些,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能超過橫中線,“刀”字放當中,先寫橫折鉤,再寫撇。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得這篇文章對你有一些幫助,別忘了點贊、收藏、分享或關注哦,謝謝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