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六百年前是一家,原籍海州日照丁,世代綿長合莊丁家人

  • 由 家住照邑 發表于 籃球
  • 2021-08-27
簡介丁允元在崇禎四年(1631)又中進士,成為丁氏家族第一個進士,從此,丁氏族人開始步入仕途

丁氏起源於哪裡

神州丁氏始見,大致在3100年以前周武王伐紂之時。《姓氏考略》記:太公金匱,武王伐紂,丁侯不朝,丁姓始此。但古籍中對丁侯的來龍去脈,語焉不詳。因此,無從探知最原始的丁氏家世源流。丁氏陣容龐大,來源在五支以上。

第二支丁氏,有詳實源流可考,即姜太公後裔,源於今山東境內。史載:姜太公的長子封為丁公,遂以封號為姓氏,其家族淵源還可遠溯到上古炎帝神農氏,是最地道、最光彩的黃炎子孫。這一支丁氏,實際上也是後世丁氏之族的中堅。千百年來,丁氏絕大多數來自這一支。

日照丁氏,屬海曲望族,位居丁、牟、秦、安、李等日照諸大姓之首,源自丁氏第二支,即丁公之後。 根據2008年八修《日照丁氏家乘》和相關資料文獻,本文重點梳理老四支長房長支、三支、四支、五支等四大分支和老四支二房二支等一大分支丁家人在嵐山區高興鎮合莊村遷徙繁衍情況。

一、避亂北遷,衛籍守墩,世居丁家莊

周代姜太公長子封為丁公後,遂以封號為姓氏,“丁世系自公之後,在齊為公族,繁衍與姜氏等;其後分析離遷南北,祖遠不可稽”。

日照丁氏家族有史可據的,是世居湖北武昌的遠祖丁興。他在元末天下紛亂時,以鐵槍奔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呼為“黑丁”。後他以軍功除淮安海州衛百戶,子孫世襲而定居其地。

明初,沿海邊境不時為倭寇所擾,日照丁氏始祖丁順,因避亂從海州遷來日照,定居於城南劉家寨迤東二里許,傅疃河北,丁家樓的東北隅,後人呼其處為丁家莊。

其時,族人由海州遷來山東者,尚有去諸城、壽光、濰縣、萊陽、黃縣、東平和沾化等縣定居者。其它尚有遷往河南永城、鹿邑和南京江浦者。據現存的東明縣宋莊村碑記,此處丁氏系明朝永樂年間,由青州府日照縣遷來。可能是順之弟丁昂的後裔。

當時,明朝廷令郡縣,募壯士守沿海哨墩,丁順以勇敢中選,遂以軍籍隸青州伍。子孫隨後均事農業,勤勞耕作,家道小康。其後傳四世無文,名諱均失記無考。

臺灣丁氏族人根據《海州大譜略》考證,始祖丁順至一世良儒之間,其名諱失考者僅為兩世,而非四世,順有一子,名“照”,照有一子,名“釗”,“釗”之子,名“良儒”,八修家乘時未採納。

清康熙十一年(1672)初修家譜時,即以有姓名的六世丁良儒為一世,然其兄弟、子侄若干,亦不可考;二世丁堯受“大馬徭”之困,家境不支,幾乎傾家蕩產,不得已攜家遷往濤雒場。

二、初取功名,家聲稍振,傳承老四支

丁堯遷到濤雒場後,生有四子,即三世長子丁玢,次子丁瑕,三子少亡,四子丁珩。丁珩(1565-1638年),字荊璞,即老四支祖,三世(始祖丁順後第八世)。

丁珩有兩子,即長房丁允元,二房丁允登。他“痛念先蔭凋零,一意向儒業,傾貲延名宿,督之就塾執經”,成為丁氏家族遷到日照後第一個真正的讀書人,“自是丁氏始有文墨矣”。

丁珩還出資延請名宿,監督自己和子侄輩學習,其侄丁允升、丁允成開始讀書學習。經過努力,丁氏叔侄在學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未弱冠偕侄輩先後補弟子員”,丁氏家族在當地漸漸有了影響,“門戶遂稍稍昌矣”。

丁珩取得庠生(秀才)功名後,沒有繼續高升,將全部精力放在教育兒子上。丁珩40歲時才生丁允元、丁允登(四世),對兒子特別關愛,在教育上更是不遺餘力,經常手寫座右銘告誡兒子,敦促他們刻苦讀書。

兒子不負父望,丁允登中貢生;丁允元在崇禎四年(1631)又中進士,成為丁氏家族第一個進士,從此,丁氏族人開始步入仕途。此為丁氏功名之始,故而家聲稍振,門戶稍昌。丁珩謝世後,葬於德靖山南坡之丁家林。

《日照縣誌》傳載:丁珩不以子貴受封而自倨,自謙一如寒素時:“不面譽人長,不背毀人之短,古君子也。”

三、繁育興隆,顯揚發展,長房開枝葉

丁允元(

1602-1671),字長仁,號右海,老四支長房祖,四世,濤雒人。明朝天啟甲子科舉人(古代無科舉考試,官吏由地方舉薦,隋朝開始行科舉考試,地方考試中試者之稱。明清沿襲,為一省考試中試者的專稱,俗稱孝廉。且作為一種出身資格,即初步具備入仕資格),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及第”三甲二十名(明、清時,舉人會試,按殿試成績分為三甲,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謂進士及第:二甲十七名,謂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謂同進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稱進士。因為考取的功名,都是帝王賜予的,所以進士都在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前加一“賜”字,表示不忘帝王的恩惠)。歷任中書科中書舍人(官名,舍人始於先秦,本為國君、太子親近屬官,魏晉時於中書省內建中書通事舍人,掌傳宣詔命。明代時,中書舍人已為從七品,清沿置)、京闈同考官、戶部給事中、江南蘇州知府、廬州兵備道副使等職。

留京任戶部給事中(官名,以在殿中給事(執事)得名。明都給事中不過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為從七品,品秩遠低於前代。清六科屬於都察院,各有掌印給事中、給事中,均滿漢各一人,尊稱給諫,又稱給事,為言官,職權較明為輕。隸屬於都察院,與御史之職權無別)時,“彼此照有大徭役,歲破中人之產數十家;富者貧,貧者竄,邑幾不支矣”。

他痛恨“籤一而扳十”的沉重勞役,騷擾百姓,上《特申瘠邑之苦疏》給朝廷,請行“條鞭法”,禁簽報民差,減輕民眾負擔,使百姓得以活命。他又彈劾都御史袁鯨逆黨遺孽,後竟以“不畏強禦,上劾權相”而被外調蘇州府知府。

他為官清廉,任蘇州知府時,蘇民稱他為“賠錢太守”。蘇州之民,“其俗喜訟”,為安定地方秩序,有人請求加重刑罰,“以峻邢威”。丁允元堅決拒絕,他努力加強民眾教育,整頓民風,堅持用道德教化狡詐訴訟之人,取得了明顯效果,此後蘇州“喜訟”之風也漸漸息去。

任瀘州道副使時,正值朝廷推行“攤丁入畝”,丈量土地,所在官員皆想增加所測量的畝數,以獲得朝廷的嘉獎,他堅決拒絕,依照實際的畝數上報,“不妄尺寸增以病民”,人民非常感謝他,“立石以紀”。

後他又解決周公灘賦稅問題,減輕人民負擔。周公灘原是瀘州江中的一個小島,後來幾經水患,面目全非,但是,朝廷卻仍然收取此地的賦稅,他深入實地考察,徹底丈量土地,蠲除周公灘的課稅,“歡聲載道”。

升任瀘州道後,瀘州地區民間宗教興風作亂,危害很大,朝廷要求逮捕與宗教有牽連的人,並一律嚴懲。但被捕的人中,有相當部分是冤枉的,他力排眾議,毅然為這部分人平反,“所活兩千餘人”,因此得罪了上司,受到撫軍的誣諂,被就地免職。 後來真相大白,朝廷補他為陝西榆林道臺。此時,他已看破宦海浮沉,因母親老病在家,說:“吾雖甫逾強仕而老母已望九之年,豈為一官貽終天恨邪!”於是棄官不做。是年秋天,其母病亡,得以為母親置辦喪事。

在封建社會中,作為人子,事親送葬皆為大事,但是在任官員往往因在外做官而不能完成,難免遺憾。他棄官而孝母,為母送葬,不留遺憾,鄉里人謂其“純孝所感”。

《日照縣誌》、《蘇州府志》及《山東通志》等皆有其傳。他在蘇州府任上所書碑文,仍存蘇州虎丘靈巖寺中。

原來濤雒北大街裕源號內大廳,為丁氏祖宅,相傳為丁允元舊宅,家乘中規定,此房不得賣於他姓。

從丁允元起,進入了顯揚發展時期。

作為老四支長房祖丁允元,有子十二人,長子丁泰、二子丁春、三子丁峕(時)、四子丁易、五子丁昱、六、八子早夭、七子丁晨、九子丁晟、十子丁景、十一子丁昆、十二子丁昂。因二子丁春無嗣,六、八子早夭,丁氏老四支長房的後代,實際上是九支。

原創作品 陸續連載

六百年前是一家,原籍海州日照丁,世代綿長合莊丁家人

日照丁氏家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