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是誰提出讀書要“不求甚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這個成語?

  • 由 山楓說文化與歷史 發表于 籃球
  • 2021-08-25
簡介比如兩漢、魏晉時代的學者就往往過度解讀(這種情況今天也有,比如像我這種半吊子解釋“不求甚解”這四個字,也解釋了一兩千字

不求甚解的讀音是什麼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流傳的過程中,有許多字、詞、句子的意思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比如“不求甚解”這個成語。甚,作“過度、非常”之意;解就是“瞭解、理解、解讀”。不求甚解,如今的意思是指,只求知道個大概曾意思,不追求完全而徹底的瞭解。常用來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含貶義。

是誰提出讀書要“不求甚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這個成語?

陶淵明

其實這個成語本來的意思卻非如此,所以今天我就對“不求甚解”作一個詳細解讀。

不求甚解,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先生的一篇自傳體的小文章,叫《五柳先生傳》,其中有這麼幾句:“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譯為白話文是這樣的:閒適安靜,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特別喜歡讀書,不在字句解釋上作過分深究;每當讀書有所領悟,體會到作者的心意之時,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

這就是陶淵明的讀書態度,只領會一個大概意思。估計有的讀者要問了:不對罷,陶淵明這種大詩人,學識淵博,怎麼可能讀書不求甚解?

是誰提出讀書要“不求甚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這個成語?

陶淵明家門前有五果柳樹

陶淵明先生這種觀點,要放在當時學術界的大環境下去理解。先秦古籍沒有標點斷句,而且過於簡潔,更要命的是還有很多“通假字”,(通假字:因為當時漢字少,不夠用,或者字的本意不確定,又或者口述與記錄之間因方言或文化程度產生了誤解,所以先秦古文之中出現了大量的通假字。)如果沒有大學問家來進行註解,解釋,訂正,那麼這些古文就會成為天書,無人能懂。所以自兩漢時代起,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大家開始解讀先秦古籍,這種學術行為一直持續到今天。比如諸子百家、《周易》、《詩經》、《尚書》等經典著作,每一本背後相關的註解、解讀類的書都有不下百種。

是誰提出讀書要“不求甚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這個成語?

先秦古籍《論語》

當然,這種註解是極為必要的,是保障我們中華文化不斷層的重要學術行為。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註解、闡釋這種行為的度不太好把握,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比如兩漢、魏晉時代的學者就往往過度解讀(這種情況今天也有,比如像我這種半吊子解釋“不求甚解”這四個字,也解釋了一兩千字。),古書上的三四個字,就能解釋出好幾萬字。如果讀書的時候一字一字的這樣解讀,去查閱相關注解書,那真是一輩子也讀不完一本書了。

是誰提出讀書要“不求甚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這個成語?

老子畫像

所以,陶淵明對這種“皓首窮經”的行為很不滿,才提出“不求甚解”這種讀書方法。他當然不是提倡讀書囫圇吞棗,而是讀書之時理解本意就行了,不要鑽牛角尖,過分解讀。至於“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就是另外一層意思了,讀書也要加以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如今是一個“文學大爆炸”的時代,那些著名或不著名的“網路文學家”動輒數百萬字甚至上千萬字的“煌煌鉅著”,單就字數而言,一本書就能完爆老子、孔子、墨子等所有帶子的大師了。《老子》五千字,不夠“網路文學家”一段曖昧描寫,不夠一段場景鋪墊,不夠一段戰鬥場面。所以,這些網路“鉅著”我們還是採用不求甚解的讀法好,不然一本書,就夠我們子子孫孫讀許多代了。

是誰提出讀書要“不求甚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這個成語?

孔子像

我這篇文章,大家也不求甚解的讀讀就行了,如果有所會意,不用欣然忘食,加個關注,評論區拍拍磚就行了。

本文由“山楓說文化與歷史”榮譽出品,不經本人同意,切勿轉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