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有點意思:中文用字與讀音的避忌舉例

  • 由 漫畫分享站 發表于 籃球
  • 2021-08-11
簡介10、民國,袁世凱改元洪憲時,楊度與雷震春二人為了拍馬屁,說北京人吃“元宵”,音同“袁消”,為尊者諱,不能用,一切“元宵”都改稱湯圓

燒餅讀音怎麼讀

有點意思:中文用字與讀音的避忌舉例

有點意思:中文用字與讀音的避忌舉例

資料來自網路

1、正月,為什麼要讀成“徵月”呢?因為秦始皇叫做嬴政,“政”這個音,要避忌。

2、相國為什麼叫做相國?其實戰國時,相國叫做“相邦”。但劉邦稱了帝,“邦”這個字就得避諱了。

3、開封原來叫“啟封”。為什麼叫開封?因為漢景帝叫劉啟。

4、司馬昭並未稱帝,但因為追封了晉文帝,所以王昭君被改稱王明君——杜甫所謂“生長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王明君。最可怕的是:我們熟悉的蔡文姬,原字是蔡昭姬。就因為司馬昭才改的。

5、李世民稱帝,“世”與“民”都被避諱了。柳宗元《捕蛇者說》裡,“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人風,其實是民風。乍一看,以為是人中風了呢。但李世民也逃不了。他弟弟李玄霸,因為犯了康熙玄燁的避諱,改叫做李元霸了——現在民間都知道隋唐第一條好漢李元霸,誰知道他該叫玄霸呢?

6、《史記》等古書裡,否定詞,還常有“弗能禁也”,就是不能禁止;漢昭帝劉弗陵登基,“弗”這個字不能用了,都改成了“不”。

7、我們可敬可愛的五阿哥永琪,他十五弟叫永琰,後來成了嘉慶皇帝。皇帝一登基,逼得老百姓不能練字了:書法帖子,都是“永”字啊。嘉慶皇帝還算好,不折騰,一登基就改名“顒琰”:如此,讀書人也不用特意避忌永字。他兒子綿寧也很識相:自己一登基,“綿”字怎麼辦?哪個小媳婦說“哎喲你看咱這褂子軟綿綿的”,立刻拿去開刀問斬,也不像話。所以改名“旻寧”。

8、慈禧太后不讓宮裡說“月餅”倆字,必須稱月華糕。哪位問了:她老人家跟餅有仇?一輩子都不吃燒餅煎餅春餅?非也。餅字沒事,但跟月字一連,與“月病”諧音,老太后最恨月病這種麻煩事了,不許叫!——這種避忌,很讓人懷疑老太后有點經期抑鬱症。但這就是權力的可怕之處:如此荒誕,臨了還是給弄成這樣。

9、陶淵明,唐朝時為了避諱高祖李淵,一度被叫成陶深明——乍聽像要逃生脫命似的。但陶潛千載名士,熬過了唐朝,終於得回本來名字。

10、民國,袁世凱改元洪憲時,楊度與雷震春二人為了拍馬屁,說北京人吃“元宵”,音同“袁消”,為尊者諱,不能用,一切“元宵”都改稱湯圓!北京前門大街的正明齋招牌沒改,被好生整了一番。這事袁世凱自己都未必知道。

耐人尋味的是,袁世凱死後,恢復共和,正明齋特意搭了綵牌樓,電燈泡擺出四個巨大的字:“各類元宵”,好好地出了口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