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原因很簡單

  • 由 心格情感 發表于 籃球
  • 2023-02-06
簡介但是,對於那些有自己家庭和工作的人而言,很難能夠兼顧自己的生活、工作與照顧老人這三件事情,畢竟贍養父母照顧老人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這也會給年輕人帶來巨大的壓力

才回來的才字怎麼寫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類雖然現在食物鏈的頂端,站在地球的統治地位之上,但卻也難逃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人類無法逃避衰老,更無法逃避死亡。

隨著個體年齡的不斷增長,個體會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逐漸衰老,而進入老年階段,個體的身體素質以及免疫力水平都會有所下降,因此極易患上各種疾病。

而一旦在老年時期陷入疾病的折磨,就只能依靠子女的照顧。

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原因很簡單

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深入,老年群體的養老問題也成為了我國社會當中的熱點問題,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個體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更高效地生活,年輕人必須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而上有老下有小地生活則需要年輕人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

大多數年輕人在面對贍養老人的問題時都會陷入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僱傭保姆照顧老人,另一方面又不放心,將父母送去養老院生活。

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原因很簡單

孝順父母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更是法律命令規定的責任與義務。

但是,對於那些有自己家庭和工作的人而言,很難能夠兼顧自己的生活、工作與照顧老人這三件事情,畢竟贍養父母照顧老人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這也會給年輕人帶來巨大的壓力。

而中年人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這個年齡階段,也難怪很多人會形成中年焦慮。

由於我國獨生子女政策的落實,大多數80後以及90後都是獨生子女,若是兩位獨生子女組成家庭,那麼他們日後將要贍養四位老人,同時還需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想而知贍養老人的壓力是很大的。

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原因很簡單

而有些年輕人,為了能夠更好地照看自己的父母,甚至拋棄了自己的生活,拖垮了自己的家庭。對於這種現象,不少人認為為了照顧老人,而徹底拖垮自己是不值得的。

現代心理學當中有關於家庭的構成有這樣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指的是父母與孩子共同組成的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較為密切,並且互相影響共同成長。

而有些年輕人為了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的父母,捨棄了自己的小家庭,不僅忽視了自己的伴侶,甚至會忽視自己的孩子。

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原因很簡單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核心家庭的氛圍以及環境,對於孩子的身心成長,以及性格養成有著巨大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具有一定的持續性,不會隨著個體的年齡成長而消失。

孩子的性格養成以及為人處事的方式,甚至是價值觀都會受到親密關係等方面的影響。

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在贍養父母方面,而過度忽略自己的小家庭,也會導致自己與伴侶之間的感情出現裂痕,有效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會使得家庭破裂。

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原因很簡單

尤其是對於孩子而言,在童年時期,若是經常受到忽視,便會形成較為懦弱和敏感的自卑型性格,這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有百害而無一例的。這樣性格的孩子在學校當中也很有可能成為被孤立的物件,週而復始形成一種惡性迴圈。

站在這個角度上來思考,為了贍養父母照顧老人,而過度忽略自己的家庭是一種並不明智的選擇,不僅會造成家庭關係破裂,還會給孩子帶來影響終生的不良影響。

除此之外,年輕人還要在照顧父母的同時兼顧自己的工作,眾所周知,人類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一個方面,投入到另一方面的時間和精力必然會有所減少,而這樣的生活方式也會讓年輕人感覺身心疲憊,巨大的心理壓力,有可能會讓年輕人患上心理疾病。

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原因很簡單

而對於大多數獨生子女而言,他們沒有兄弟姐妹可以幫助自己分擔贍養父母的壓力,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自己獨立面對和解決,這樣很有可能會導致個體精神崩潰。那麼,若是年輕人發展到精神崩潰的地步,父母又要交給誰來照顧呢?

除了上述這些因素之外,個體還要在生活當中學會斷舍離,若是一個人長期生活在緊繃當中,會出現精神恍惚的狀況,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也會影響生活。

因此,年輕人一定要在生活當中學會斷舍離,分清輕重緩急,在照顧父母的同時,也要給自己留有餘地,不要過度地榨乾自己。

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了自己,原因很簡單

孝順父母的方式有很多種,年輕人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取最為恰當的方式,否則一旦自己的身體狀況或是心理狀況出現了問題,反而還會給父母帶來更大的負擔。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