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七「乎hū」的常見用法和意義

  • 由 幫你學語文的張老師 發表于 籃球
  • 2023-02-05
簡介1·表處所、時間,用在動詞後,相當於“於”,可譯為“在”或不譯

蕩想是片語嗎

提示:

“乎

的常見用法有兩種:

助詞:句末

表示六種語氣

;句中表停頓;作形容詞、副詞詞尾。

介詞,相當於“於”:表時間、處所;

表趨向;表比較。

七「乎hū」的常見用法和意義

(一)助詞

1.用在疑問句句尾,

表疑問語氣

,

相當於

例如:

1)

汝亦知射

?(《

賣油翁

》)

――

你也懂得射箭

2)

良曰:

“料(估計)大王士卒足以當(d

ā

ng,對等,比得上)項王

(《

鴻門宴

》)

――

張良說:

“估計大王的軍隊足以抵擋項王

3)顧(但,不過)安所(什麼地方,哪裡)得酒乎?(《後赤壁賦》)——不過到哪裡去弄到好酒

4)子卿尚復(又)誰為

(《

蘇武傳

》)

――

您還又為誰(守節)

2.用在反問句句尾,常與表反問的“

、”等詞配合,表反問語氣,

相當於

“嗎、呢”。

例如:

1

人不知而不慍,

君子

(《

論語

·學而

》)

――

人們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

也是

有才德的人

2

眾人匹(比)之,不亦悲

!(《蘇武傳》)

——一般人和他比,(羨慕他),這不是很可悲

!(匹之,和他相比。之,代彭祖)

3

曹孟德之詩

?(《赤壁賦》)

——這

不是

曹操的詩

4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大國

?(《廉頗藺相如列傳》)

――

我認為百姓之間的交往

尚且

不互相欺騙,

何況

大國

5

信義

所見

(《

蘇武傳

》)

――

您對漢朝的

信義又

能有所表現

安,何。見,同

“現”

6

庸(豈

,哪)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

(《

師說

》)

——

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

3.用在並列的問句句尾,表示選擇語氣,可譯為“呢”

例如:

1)

兒寒

?欲食

(《項脊軒志》)—

-孩子是冷

,還是想吃東西

2)吾能之

?抑

還是

汝能之

?(《與妻書》)

――

我能這樣

還是你能這樣

4.用在疑問句句尾,多與“得無、無乃”等詞配合,

揣測

商量

語氣

可譯為

、嗎”

例如:

1)

覽物之情,

得無

?(《岳陽樓記》)

――觀賞景物時的心情,該不會不同

2)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

無乃

?(《勾踐滅吳》)

――現在君王已經退守到會稽山上,然後才(想到去)尋求謀臣,

恐怕

只怕

太晚了

3)斯之不遠,倘能從我遊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

春天的

景色離現在不遠了,(您)能和我一起

遊玩

4

今亡(逃跑)亦死,舉大計亦死,等(同樣)死,死國可

?(《陳涉世家》)

——現在逃跑也是死,發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

?(舉大計:發動大事,指起義)

5)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

?(《師說》)

——聖人能成為聖人,愚人卻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在這裡

吧?

5.

感嘆句

句尾,

表示

感嘆

語氣

相當於

呀”。

例如:

1)

大兄何

見事

之晚

(《

資治通鑑

·孫權勸學

――

長兄怎麼

知曉事情

這麼晚

2)

噫籲嚱(

y

ī

x

ū

x

ī

,危

高哉!(《蜀道難》)

——哎喲喲,好險好高

3

)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

(《

項脊軒志

》)

——

我們家的人讀書很久沒有取得功名,這孩子取得功名,就可以期待了

4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

!(《論語

·憲問》)――不抱怨天,不埋怨人,學習人事,通達天理,瞭解我的只有上天

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起

湊足音節的

作用,無義。

例如:

1)其險也如此,嗟(jiē

爾遠道之人胡為

來哉!(《蜀道難》)

――蜀道如此艱險啊,唉,你這遠方的人為什麼還要來呢!(賓語前置,“胡為”即“為何”

為什麼

2)(宋榮子)定

內外之分,辯

榮辱之境,斯已矣。(《逍遙遊》)

――(宋榮子)能認清自

與外物的分際,能辨明榮耀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罷了。

3)

胡為

遑遑欲何之?

(《

歸去來兮辭

》)

――

為什麼心神不定啊,想到哪裡去呢?(胡為,為什麼。遑遑,心神不定的樣子。何之,即

“之何”,到哪裡去)

4)將往觀

四荒。(《離騷》)

——(我)將去看看四方廣大的土地。

5

知不可

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

赤壁賦

》)

——

(我)知道這不可能屢屢得到,只好在秋風中將感慨寄於簫聲中。(遺響:餘音,指簫聲。悲風:指秋風)

7·用於

形容詞、副詞

之後,

可譯為

“然、地、……的樣子”,

或不譯。

例如:

1)浩浩

如馮(

p

í

ng)虛(太空)御(駕)風,而不知所止;飄飄

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飄飄

好像凌空駕風,不曉得要飛到哪裡;飄飄

好像脫離人世,升入仙境。(馮,通

“憑”,乘。)

2

)以無厚入有間,

恢恢

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庖丁解牛》)

――把不厚的刀刃插

有間隙的

部位

,那對於運刀就寬寬綽綽,

一定

大有餘地了。

恢恢乎,寬綽

的樣

子。遊刃,運刀

3

)悠悠

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始得西山宴遊記》)

——

心神無窮無盡

於天地間的大氣融合,沒有誰知道它的邊

際。

介 詞

“乎”作介詞,用於句中,

相當於

“於

,但使用範圍比“於”小。可表時間、處所;

表物件、趨向;表比較。

表處所

時間

,用在動詞後,

相當於“於”,

可譯為“在”

或不譯

例如: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

山水之間。(醉翁之意,後用來比喻別有用意)

2

相與枕藉

jiè

舟中

,不知東方之既白

(《赤壁賦》)

――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

船中,不知不覺東方已經發白。(形容詞

“白”受副詞“既”修飾,活用為動詞)

3)浴

沂(

,風

舞雩(

(<<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

沂河裡洗洗澡,

舞雩臺上吹吹風。

4

吾前

······生

吾後。(《師說》)

——出生

我前面

······出生

我後面。

5)遊於江海,淹

大沼。(《戰國策

·莊辛謂楚襄王》)——(黃鵠)在江海中游蕩,

池沼邊逗留。

表物件、趨向,用在動詞後,可譯為“對、對於”或不譯。

例如:

1)吾嘗疑

是(《捕蛇者說》)

――我

這句話曾經懷疑過。

2)

君子博學而日參

(c

ā

n)

(x

ǐ

ng)

已。(《勸學》)

――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

天檢查反省自己。

表比較,多用在形容詞之後,可譯為“比”。

例如:

1

)其聞道也

(《師說》)

――他懂得的道理

本來就

我早

2

)以吾一日長

zhǎng

爾,勿吾以也。

(<<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因為我年紀

你們大一些,不要認為我年長就不敢說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