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嘉峪怎麼讀| 伏志明:半夢半醒奔向下一個目標天下第一雄關之行

  • 由 天府散文 發表于 籃球
  • 2021-06-17
簡介它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五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

嘉峪怎麼讀

嘉峪雄關扼河西

●伏志明(四川)

秋登嘉峪關,天高雲淡遠。

仰視古關隘,猶聆壯士面。

俯拾殘箭鏃,頓覺體生寒。

伊吾古天地,思緒悵茫然。

——古風·嘉峪關吟

嘉峪雄關扼河西

西北行第四天,凌晨五點,我們在半夢半醒之中依依不捨惜別大美敦煌,奔向下一個目標——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大巴車不急不徐行駛在大漠戈壁,車外人跡罕至,黃沙漫漫。以前我只是在圖片、電視、電影看過雄關的英姿,想到很快就會零距離一睹嘉峪關真容,近關意更切,突然間興奮莫名!趕緊做攻略,搜到這首《古風·嘉峪關吟》,讀起來朗朗上口,既磅礴大氣,又悲天憫人。我一邊反覆吟誦這首詩,一邊迅速腦補嘉峪關的歷史。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多少金戈鐵馬,大漠黃沙,英雄故事流傳。如今,陽關,玉門關只剩殘垣,甘州,肅州,瓜州,涼州幾度變遷,淹沒於歷史風塵中。只有這嘉峪關依舊,雄姿英發映夕陽,不問英雄不問鄉,扼守著這東西方交流的咽喉,絲綢之路因它而輝煌,東西方文明因它而燦爛,一直都是遊客嚮往的地方。它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五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始建於一三七二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六十千米。長城城臺、墩臺、堡城星羅棋佈,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並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禦體系。嘉峪關防線的神奇之處在於在它的外圍,還有更大的天險和天塹保障,就是祁連山和黑河流域及其兩岸巴丹吉林沙漠。

嘉峪雄關扼河西

長途奔波八個多小時,當天下午三點半,我們終於到達嘉峪關,依然是豔陽高照,空氣明澈透亮,不算太熱。“嘉峪”意為美麗的山谷,“關”指的是“關卡”。在明朝時期,官方將戍邊關城設在了黑山的嘉峪塬上。這裡依山傍水,背風向陽,故得名“嘉峪關”。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也是明代長城中建造規模最為壯觀、儲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比長城最東端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早建九年。登上嘉峪關城樓極目遠眺,祁連山白雪皚皚連綿起伏,大漠戈壁迎風獵獵蒼涼雄渾。嘉峪關城中馬蹄聲、駝鈴聲早已消逝。古老雄關的牆磚,彷彿依然在訴說著六百多年的絲路興衰和歷史滄桑。

聽導遊講,最有趣是“定城磚”的傳說。在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簷臺上,放著一塊磚,曾經無數過去旅遊的人,其實都看見過這塊磚,放在這裡也有很長時間了,但是也從來沒有人動過。在明代修建嘉峪關的時候,為了保障這天下第一雄關,保證大明王朝北方的防線,所以在修建上特別的嚴苛,尤其是對建造城牆的磚石,更是每批次都經過檢驗,不合格就要淘汰。當然在設計上,嘉峪關整體也是考慮到了各種的情況,也是中國古代史上最為傑出的軍事工程。當時負責修建設計工程的師傅名叫易開佔,經過他的計算,嘉峪關整體城牆需要用磚99999塊,最後只多餘出一塊,放在城牆上,代表定城磚。據說這塊磚不能夠挪動,一旦挪動,整體城牆就要崩塌。雖然說這僅僅只是一個傳說,但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嘉峪雄關扼河西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腳踏上這片土地,腦海裡情不自禁閃現狂風呼嘯、黃沙漫天、戰馬嘶鳴的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景象。電視劇《三國演義》片尾曲《歷史的天空》在耳邊突然響起——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圖片:作者)

嘉峪雄關扼河西

●作者簡介●

伏志明,筆名明月松、士心,古城閬中人。曾軍營耕耘十數載,現供職於酒城瀘州。知天命,樂逍遙;好讀書,喜旅遊。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我手寫我心,吟嘯且徐行!有散文、詩歌、札記和隨筆等若干散見於媒體。

嘉峪雄關扼河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