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佛說: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

  • 由 歷史國學教堂 發表于 籃球
  • 2023-01-08
簡介忍得一時方能成就偉業,相反,不能忍耐、毛毛躁躁,最終只能錯失良機、遺恨千古

忍耐如何解釋

忍耐,一直以來都是佛門修行必須經歷的過程。一個想修佛的人當然需要學會忍,且時時記住要忍。忍耐是磨礪生命的第一要務。

佛說: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也曾經解釋過“忍”:這個忍在佛法修持裡是一個大境界。大乘的佛法,則必須“得成於忍”。得忍與得定不同,所以說菩薩要得無生法忍,才進入大乘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曾教給我們忍耐的三重境界:

第一,是對人為的加害要能夠忍受。忍人家對你的侮辱、對你的陷害。能忍,絕對有好處。原因何在?因為能忍,所以心地清淨,容易得定,修道容易成就,乃是最大的福報。

佛說: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

第二,是自然的變化。如冷熱、寒暑的變化,能夠忍;飢餓、乾渴要能忍;遇到天然的災害,也要能夠忍耐。

第三,是修行。佛法的修學也要忍耐。修行要有很大的耐心,沒有耐心不能成就。耐心是佛的一大特徵,不能忍耐就沒有更進一層的境界;耐心也是精進的預備功夫,有耐心才談得上精進。

佛說: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

佛祖給了忍的各種境界,這番教導實在感動人心。對於忍的各種境界,古代弘一法師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借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對忍的看法,詩文如下:弘一法師曾寫過一段佛偈: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潔冰清,

襟抱如光風霽月,氣概如東嶽泰山。

佛說: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

弘一大師的”言下之意”,所說的正是以寬宏大量之忍就是忍別人所不能忍。那麼,究竟忍是如何的呢?中國人對於“忍”有特殊的理解,通常認為“忍”就是“忍辱”。沒有忍辱,就不能負重,沒有忍耐,就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忍是一個人獲得成就不可迴避的過程!

其實,不光學佛需要行“忍”,一切成就也都來源於“忍”。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的克己復禮是忍耐,他的思想至今在人間散發著理性的光芒,成為眾人奉行之本。

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忍是以退為進,忍耐是上善,老子曰,上善若水,水是最溫柔的,水卻又是最強大的。忍就是相信時光的力量,不是依靠自己,而是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公道。

佛說: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

必有容,德乃大。

必有忍,事乃濟。

能屈能伸,大丈夫之道也。忍得一時方能成就偉業,相反,不能忍耐、毛毛躁躁,最終只能錯失良機、遺恨千古。莫大的禍患,都來源於不能忍耐一時。

劉邦在取得基本勝利後按兵不動、將功勞經常贈與項羽是忍耐,終厚積薄發成漢高祖一代帝業;項羽急不可待,最終卻是霸王別姬、飲恨烏江。

佛說: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

韓信甘願受胯下之辱是忍耐;司馬遷受到宮刑忍耐而出《史記》;劉備與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是忍耐,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之後劉備巧借聞雷來掩飾,韜光養晦,日後才有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之局面。

事業失敗需要忍耐,感情受挫需要忍耐,人生磨難需要忍耐,經濟合作需要忍耐,人際關係需要忍耐,家庭生活需要忍耐。

所以,明代禪宗憨山大師就講:“荊棘叢中下腳易,月明廉下轉身難。”一個人學佛處處都是障礙,等於滿地荊棘,都是刺人的。

佛說: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

普通人的看法,荊棘叢中下腳非常困難,但是一個決心修道的人,並不覺得太困難,充其量滿身被刺破而已!最難的是什麼呢?月明廉下轉身難。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進入這個苦海茫茫中來救世救人,那可是最難做到的。

在人生的歷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藉以歷練自己的心智。學會忍耐,在生命歷程中實踐忍耐,你就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成就你的人生。

佛說:忍,不是懦弱無能,忍是不屑墮入無間地獄的誘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