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書法:行書名字的歷史沿革

  • 由 夜幕下的舊日時光 發表于 籃球
  • 2023-01-04
簡介第三節行書指稱的歷史沿革行書在歷史上有許多別稱,主要的有行押、草行、行草、半草行書、真行、正行、行隸、行字、行楷、行篆、行分11種

寫句筆畫不好的叫什麼筆

第三節行書指稱的歷史沿革

行書在歷史上有許多別稱,主要的有行押、草行、行草、半草行書、真行、正行、行隸、行字、行楷、行篆、行分11種。

1、行押。行書的早期稱呼,起自鍾繇。押,署也,本指押字。宋岳珂《程史》卷一《晉盆杆》:“押字之制,世以為起於唐韋陟‘五雲體’,而不知晉已有之。”實際上更早一些,唐韋續《墨數》卷一《五十六種書》之四十二:“行書,正之小訛也,鍾繇謂之行押書。”

書法:行書名字的歷史沿革

2。草行。南朝羊欣在《採古來能書人名》中說:“晉齊王攸善草行書。”唐代張懷在《書斷》中引用衛恆的話說:“昭與鍾繇並師於劉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鍾瘦尺牘之跡,動見模楷。”

3。行草。行草一詞自南北朝起一直沿用至今。如南北朝王僧虔《論書》中說:“羊欣、邱道護並親授於子敬。欣書見重一時,行草尤善,正乃不稱。”唐代張懷璀《書斷》中說:“(鍾會)書有父風,稍備筋骨,兼美行草……”宋代蘇軾《論書》中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元代鄭杓《衍極》中說:“(顏真卿)善楷書、行草。”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說:“吾書無所不臨仿,最得意在小楷書,而懶於拈筆,但以行草行世。”清代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中說:“董香光論書盛推米海嶽,海嶽行草力追大令、文皇,以馳騁自喜,而不能掩其怒張之習。”

書法:行書名字的歷史沿革

4、半草行書。半草行書的提法在歷代書論中不多見,唐代李嗣真《書後品》中曾提到:“王獻之草、行書,半草行書。”

5。真行。真行一詞首先出現在唐代張懷璀的書論中,張懷說:“(胡昭)真行甚妙。”自張懷璀後,宋代朱長文、黃庭堅,明代豐坊,清代阮元、周星蓮等書論家都曾使用真行一詞。

6。正行。正行的含義與真行相同。正行一詞僅在唐代竇息、竇蒙的《述書賦並注》中出現過幾次。如:“楊真人之正行,兼淳熟而相成”、“王知敬,太原人,門傳孝義,工正行,善署書,與殷殊途而同歸,兼草書。”

7。行隸。行隸一詞在唐代韋續和清代康有為的書論中偶有出現。韋續在《五十六種書》中指出:“藁及行隸,鍾繇變之,羲獻重焉。”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指出:“吾以山谷為行篆,魯公為行隸,北海為行分也。”

8。行字。米芾在《海岳名言》中曾說:“顏魯公行字可教,真便人俗品。”行字一說在其他書論家的著作中不曾見。

9。行楷。我們現在習慣上將行書分為行楷、行草兩種。行楷一詞首先出現在清代宋曹的《書法約言》中,宋曹在論行書一段中說:“(行書)又有行楷、行草之別,總皆取法右軍《楔帖》、懷仁《聖教序》、大令《鄱陽》、《鴨頭丸》、《劉道士》、《鵝群》

諸帖,而諸家行體次之。”

書法:行書名字的歷史沿革

10。行篆。行篆一詞僅在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中提及

11。行分。也只是在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中出現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