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 由 牛轟轟說衣不二 發表于 籃球
  • 2022-12-06
簡介▲《搖滾狂花》截圖,陳月在為彭萊的病情擔憂而我愛的,還有戲裡對女性各種“中年危機”的體恤——不講大女主的離地式成功,而是純粹展示平凡生活中作為“弱者”的勇氣

柔可以組什麼詞?

不得不說,內娛的女性劇,終於開始熱鬧起來了。

尤其是前陣子上線的《搖滾狂花》,一向愛挑出格劇本的姚晨,這回也在戲裡演了個“不按套路出牌”的搖滾媽媽彭萊。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劇照

她的性格像帶著刺兒,年過三十了依然我行我素,被惹毛了就擼起袖子幹架,快樂了就喝酒,

看著不靠譜,可觀眾還是好愛她

——因為她的出現,國產媽媽終於不再是隻有一種模樣了。

媽媽們可以是鬆弛的,也可以是猛烈的,和女兒的關係不那麼“正宗”,較著勁兒也蠻有趣。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劇照

但相比戲中有關“母女和解”的戲份,更吸引我的其實反倒是女性角色們身上難得流露的

俠骨柔情

,導演對女孩之間的關係呈現,是很溫柔、暢快的。

像一開頭,彭萊得知丈夫剛和她離了婚,下午就和她最好的朋友陳月扯證的訊息,氣不過,就和閨蜜打了一架。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劇照,陳月

我本以為她們的關係從此會走向“老死不相往來”的結局,但在這部戲裡,關係是很闊達的、可流動的。

導演沒有費盡心思去講兩位女孩之間的沉重糾葛,而是給予女孩在

情感上的自由轉變

。不執拗,也不沉浸在已過去的悲傷中。

彭萊回家後想重組樂隊,但贊助商提了個“必須要當初那幫人”的要求,於是她找來曾經的樂隊夥伴,其中就包括陳月。兩人彼此瞭解、彼此嫌棄,每回碰面總要“針鋒相對”一番。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截圖

可當彭萊偶然發現為了賺錢幫促銷賣場演出的陳月,知道她其實不是什麼大明星,也沒表面那麼光鮮時,並沒有選擇漠視或嘲笑,而是爽朗地為對方加油助力。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截圖

後來,陳月知道了彭萊失憶、患病,她也再沒那麼牙尖嘴利地“嘲諷”彭萊的落魄現況,而是想著怎麼幫助彭萊在術前圓了上臺表演的夢。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截圖

幾個朋友重拾樂器排練,一起嘀咕著配合彭萊去參賽的樣子,真的好可愛啊。

從前的影視劇,總愛給女孩情誼刻上烙印——無論她們曾經有多麼親密,只要涉及到情愛的事,女性關係就得破裂。

但《搖滾狂花》的世界裡,女孩與女孩之間,是有著

複雜的共識性的

她們可以吵架、互相討厭,但也會尊重彼此一起奮鬥過、付出真心的友誼,情感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一抹而過。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劇照

這種如水一樣、可接納萬物,也容許萬物複雜性的灑脫,不比單純塑造大女主行為方式的套路,更來得有力量麼?

戲裡的女孩都有自己人格的正反面,像做事大大咧咧、糊塗又很虎的彭萊,也有著對女兒不可言說、細膩溫柔的情懷。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劇照

而起初作為“反面角色”的陳月,導演也沒有使勁消費這個情敵符號,讓她成為觀眾厭惡的聚焦點,又或是吵吵鬧鬧的刻板人物,而是給出了一種對熒屏負面女性立體而複雜的新解讀。

她沒那麼可惡,甚至“俗”得普通。喜歡上了一個人,就對一個人好;對搖滾的熱愛,讓她投入了全部的青春激情,被家人反對,她還是奮不顧身地去玩;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截圖

但到了後來,她又明白玩搖滾樂對她來說,是沒法溫飽的,於是她轉行唱起了從前不愛的流行樂,也收起了吉他。

或許也只有瞭解了她的故事,才會明白她對彭萊近乎盲目追逐夢想的不理解、不認同。想到這裡,從前那些“嘲諷”的話,其實也能理解為是她掏心窩的勸阻,一種對好友口硬心軟式的關懷。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截圖,陳月在為彭萊的病情擔憂

而我愛的,還有戲裡對女性各種“中年危機”的體恤——不講大女主的離地式成功,而是純粹展示平凡生活中作為

“弱者”的勇氣

陳月放棄了搖滾愛好,努力了那麼久,但結果很遺憾,她還是沒能成為事業成功的歌手;

另一位樂隊成員許多,不玩音樂後當了公司老總,工作看起來順多了,可轉眼間,工廠倒閉、房子被收,一切好像又回到了起點。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截圖,許多

可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她們認為“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是惆悵之外、依然還有隨時可谷底反彈的猛勁。

在戲裡的女性們,每人都有自己的苦悶,也或許都是在別人眼中的“失敗者”,但她們活得用力,也好鮮活。我想,這大概才是這部劇,真正好看的地方吧。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截圖

但即便如此,《搖滾狂花》還是有讓人困惑的地方。

姚晨演的彭萊太酷了,她是瘋狂的視覺感官系女孩——描著煙燻妝、風衣長長的,走路也是鬆垮的,一搖一晃,讓你忍不住不看她。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劇照

就連評論上都在說:彭萊這樣帶感的拽女人,才是真正的酷女主。

但這樣的招牌酷,總難免讓我產生迷思,是不是我們需要的擁有“前衛精神”的女孩,都必須建立在這種

“酷”的樣板

上?

她們都有著相似的“非淑女”標籤,是黑色風格的、令人捉摸不透的,有多拽,就有多酷。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拽、酷被當成了乾巴巴的情節推動機,也被扁平化了

回過頭來想,這種單調的颯氣感,何嘗不是為了迎合大眾想象製造出來的模板呢?不想“太乖”,但對“不乖”都有了

偏差性的誤解

她們通常大大咧咧的,就像《搖滾狂花》的劇名一樣,把女主的“闊達精神”寄託在了搖滾之上,歸根結底還是對

女性的不信任

——他們相信只有某種女孩,才能獲得對處境的突破。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搖滾狂花》劇照

所以,與其說彭萊身上展示了對“搖滾Girl”的刻板印象,不如說是貼滿了對“新式女孩”的古板標籤吧。

畢竟在當下網路的“人格演算法”裡,太過安靜的都不算酷。酷成為了某種功利性的表達,也逐漸丟了

對魅力的想象

我想,就算是不跳脫、不拽的女孩,也絕不意味著她們是“循規蹈矩”的木訥人呀。

像女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她堅毅、做事果決,可朋友對她的評價卻是“害羞、安靜的”。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露絲·巴德·金斯伯格

她的頭髮總是梳得乾淨整潔,喜歡穿套裝裙。

她是淑女,可這種淑女並不意味著她是一個湮沒在柴米油鹽的傳統女人,而是一種

“不被負面情緒所困的優雅”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露絲·巴德·金斯伯格與丈夫

說真的,如今網際網路對詞語的創造力,是空前開闊的,但對“女性詞彙”的延展,卻還是讓人想期待,能再給予多點想象的空間。

畢竟,現實生活裡值得借鑑的各樣酷女孩,已經有太多了。

這部劇,似乎對女性的酷有一點誤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