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立冬刮什麼風,能預測冬天乾溼冷暖?農諺真不是瞎說的!

  • 由 三農科普知識 發表于 籃球
  • 2022-12-02
簡介農諺“立冬北方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說的就是北方冷空氣作為主導,冬天的冰雪就會多,也就越冷

律字一半讀什麼

2022年11月7日18點45分18秒,將正式迎來立冬節氣。什麼是立冬呢?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這裡面的“立”就是“開始”和“建立”的意思。“終”就是“終了”的意思,指的是莊稼收割終了,要入庫冬藏了。

立冬刮什麼風,能預測冬天乾溼冷暖?農諺真不是瞎說的!

從立冬節氣開始,將進入冬季的第一個季節,光照逐漸減少,天氣越來越冷,白天和晚上的溫差也越來越大。

古人在與自然相處的幾千年來,他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與氣候之間的聯絡,並據以安排自己的農事活動。例如,當人們看到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看到桃花開了,就到了種穀子的時候了;看到樹葉枯黃落滿地,就要開始忙於收割了等等。

立冬三候:

立冬三候分別是: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立冬的這個三候比較容易理解,意思是說,到了立冬的第一個五天,水已經能結成冰了;到了立冬的第二個五天,土地也開始凍結了。

前兩個好理解,我們看一下第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應該怎樣理解。這裡面的“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是啥,其實,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野雞這一類的鳥,而“蜃”是指一種比較大型的牡蠣。在古人看來,它們兩個的顏色比較接近。因此,古人認為到了立冬節氣的最後一個五天,像野雞這一類鳥就不常見了。去哪裡了呢?它們認為都跑到水裡去了,變成了“蜃”。

當然,古人當時的認知是有限的,不能夠完全明白是怎麼回事,我們現在再來看這句話就感覺有點荒謬了。

立冬習俗:

立冬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古代社會民間的“四時八節”之一。既然是節日,肯定會有很多習俗在裡面,都有哪些呢?

立冬刮什麼風,能預測冬天乾溼冷暖?農諺真不是瞎說的!

1、迎冬

每到節日,肯定少不了美食,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這個意思。

立冬節氣北方人仍然偏愛吃餃子,在民間有“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等俗語。

咱們國家幅員遼闊,美食更是數不勝數,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偏好。像南京人立冬有“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的說法。

再往南,像潮汕人立冬講究冬補,福建泉州更有“一年補趟趟,不值補立冬”的說法。會熬湯燉肉,吃一些雞鴨魚肉等食物。

2、賀冬

賀冬又叫“拜冬”,古人是重視節日活動的,不像我們現在,對節日比較隨意,沒有那麼多講究。當然,我們不講究,也就失去原有的節日氛圍,沒那麼有意思了。在漢代《四民月令》中記載:“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從文中能夠看出來,古人在這一天是非常熱鬧的。

古代沒有天氣預報,預測後來天氣情況,全靠平時的經驗。古人透過長期的記錄天氣,發現了一些規律,透過立冬這天的天氣情況,能夠大概知道接下來一個冬天的氣候情況。下面分享一句古人總結的立冬農諺,簡單參考一下!

這句農諺是這麼說的“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怎麼理解呢?

從字面上來看,立冬這天是個晴天,那麼當年的冬天也可能是少雨的;如果,立冬這天下雨,當年的冬天大機率是多雨的。常規情況下,西風急流會在南方形成一定的規模,然後隨著氣流一路向北和往東,當和北方來的冷空氣相遇,交鋒後就會出現降雨或降雪的情況。如果,立冬這天沒有下雨,說明這個規模還不太強,就導致北方冷空氣佔據上風,使整個冬天變得乾冷。

農諺“立冬北方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說的就是北方冷空氣作為主導,冬天的冰雪就會多,也就越冷。如果,南風作為主導,當年冬天的氣溫相對往年偏高,是個暖冬。

立冬刮什麼風,能預測冬天乾溼冷暖?農諺真不是瞎說的!

冬天寒冷雪多對農民來說是好事,雪多不僅能夠使小麥安全越冬,還能防止病蟲害越冬滋生。並且,雪多能夠緩解春天的旱情,有利於早春作物生長。農諺“瑞雪兆豐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相反,暖冬是不利於越冬作物安全越冬的,會發生凍害,造成減產。

立冬作為冬天冷暖的訊號,早在宋朝就有了,像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中的詩句說:“悽風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溼座氈。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綿。”

農諺是不是古人瞎說的?

一提到俗語農諺,很多人就會嗤之以鼻,認為這些像順口溜似的,都是古人隨口一說或者瞎說的。其實,古代是農耕社會,溫飽都很難解決,每天都在為生活而辛勤勞作,哪有那麼無聊去總結一些沒用的東西,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農諺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結晶,它對於農業生產必然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由於農諺不是文人寫得,都是勞動人們透過口頭相傳,為了便於記憶,大多都很短,但卻能表述的很明白。

例如,“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季”,“稻倒收一半,麥倒沒得看,粟倒一籮收籮半”、“芝麻頭上兩瓣葉,只怕深來不怕淺”等等。

立冬刮什麼風,能預測冬天乾溼冷暖?農諺真不是瞎說的!

寫到最後:

農諺是出至不同的地區,有一定的地域性,並且,離我們太久遠了,籠統的來看就可以。再有,農諺是古人經驗的總結,不是預言,千萬別搞錯,當成預言來看了!

全文完,都看到這了,麻煩您幫忙轉發一下,幫助更多的農民朋友,謝謝您了!感謝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