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 由 觀察者網 發表于 籃球
  • 2022-12-01
簡介《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拜火教教徒唐代人口,從前面敘述可知,在漢代到南北朝之間的漢人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外來的成分——北方的胡人、中亞和內亞的外族,都消融在“中國人”之內

為什麼迷戀絲綢

【文/許倬雲】

從三國到南北朝,整整四百多年,中國處於分裂狀態。這一個時期,據氣象學家的研究,正是亞洲北方大陸寒冷的時期。有人以為,這時候,草原上的民族生活不易,於是大批南侵,滲入中國。

隋唐開始,也正是亞洲北方回暖的時期,草原上出現一個強大的突厥。其號令所及,東到今天西伯利亞東端的海岸,西到阿姆河流域,乃是繼匈奴以後最龐大的一個草原強國。

突厥的起源地是在蒙古高原的西邊金山地區,除了遊牧以外,突厥人善於利用當地的鐵礦鑄造鐵器。蒙古高原西南方水源豐富,也是農牧兩宜的地方。因此,突厥人與匈奴相比,掌握更多的資源,也能發揮更大的力量。隋唐在建國之初對突厥人都要容讓三分,甚至待之以優厚的條件,以便在逐鹿中原的時候取得突厥人的合作。

隋唐的帝室都是北周將領的後代,最初的根源都是爾朱榮率領的六鎮軍人,其中包括胡人和漢人,即使是漢人,也已經相當程度地胡化。這個軍事集團的領袖們,幾乎家家都是胡漢通婚,所以隋唐帝室都是兼有胡漢的血統。在隋代取得中國南朝領土以前,六鎮集團的行為仍舊保持強烈的胡風。

整體來講,唐代的君主傳統,不論生活習慣還是族群觀念,其實並不符合漢文化的模式。例如,他們的婚姻關係,在中國人看來相當混亂,子烝父妾,兄弟相殘,親戚殺戮如仇人。至於女主掌權,武則天就是最著名的例子。具有如此行為的統治階級,在胡人看來,就是胡人。所以,隋唐的中國與各方胡人的交往,遠比漢代的胡漢之間為親密。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1995年版電視劇《武則天》中,演員劉曉慶飾演武則天

唐代政權的政府組織,不如漢代嚴整。可能是因為隋唐本來就延續征服皇朝的發展路線,政權的合法性就是在於武力的控制。北周將領的家族構成了統治階層的核心,再加上隋唐合併了南朝,南朝本來就是以世族統治為基礎,於是隋唐的政府結構,基本上建立在胡、漢大族的支援上,然後加上一些南朝發展而來的文官系統。

唐代的世族政治,至少從高祖、太宗維持到了武則天。武則天政權開始吸納不在世族圈子裡的人才。一般人以為,武則天開始科舉制度,整體地改變了唐代的政治特性。其實,即使在武則天以後,科舉出身的進士還是以大族的子弟較多。唐代的科舉並未制度化,權貴的賞識、人情的關說以及候選人本身的聲名,都足以將進士候選人送入文官體系。無論是世族子弟還是進士出身,其具有的品行、能力和學問,都未必是擔任文官的條件。唐代文官整體的素質,確實是不如漢代察舉所得的賢才。到了唐末,世族力量的衰弱,並不是由於科舉進士的抬頭,毋寧說武人參政對其產生的影響更大。著名的牛李黨爭,一般看作世族和進士之間的鬥爭,可能也並非如此絕對。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牛李黨爭,是指唐代統治後期的九世紀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鬥爭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持續時間將近40年,唐武宗時,李黨達到鼎盛,牛黨紛紛被罷免;唐宣宗的前期,李黨紛紛被貶謫到地方為官。最終以牛黨苟延殘喘、李黨離開中央而結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之嘆。牛李黨爭是唐朝末年宦官專權、唐朝腐敗衰落的集中表現,加深了唐朝後期的統治危機。

北朝是征服皇朝,基本上沒有文官體制;隋唐的文官系統,是從南朝繼承而來。南方六朝的許多制度都是因陋就簡,並不完全是合理的制度。隋唐繼承南朝傳統,在文官制度上也是非常混亂。唐代官制,一個官員的職稱包括等級、職位、榮譽、勳位、派遣、兼任等,不像漢代制度,一個官員擔任一個官職。而且,地方有較多的自主權;尤其天寶以後,地方權力坐大,地方大吏可以封拜中央官職。例如杜甫,他的工部員外郎職位,乃是劍南節度使嚴武承旨封拜,杜甫從未在京任職。整體來講,唐代官員人數眾多,還要加上一些外族領袖的虛銜官。唐中葉以後的政府官員,較之唐初,增加人數可能不下十倍。這樣的體制,運作不會很順暢,中央的號令更未必能在地方層次有效執行。

唐代地方制度,也與漢代的郡縣體制並不相同。隋唐先後統一中國,在平定的過程中,常有某一路的軍事,有“某某道總管”的名稱,意指這一戰線的統帥。唐代政治體制原來只有州、縣兩個層次,但是後來,卻在州之上又加了“某某道”的“觀察使”或者“節度使”,還是延續開國之初軍事行動的“道”。開國不久,唐代規劃了若干“道”,例如“山南東道”、“山南西道”、“劍南道”等名稱依次出現。

這種安排,與漢代的州表達了不同的觀念。“州”是空間控制,“道”是線形的開展。在唐代,“道”的職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將各地的資源,例如稅收的絹帛和穀米,經過該道的轉運使,轉輸中央或者指定的地區。“條條大道通長安”——“道”的體制,實質上就是中央控制天下的網路。這些“道”的名稱,到今天還存在於中國的省名,例如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江西、湖南、湖北等。宋代只是將“道”改成“路”,其規劃還是延續唐代的諸道。“羈縻州縣”的“羈縻”兩字,也未嘗不是表達一個線性的聯絡。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唐朝行政區劃與疆域圖

唐代對於處理邊陲外族的關係,有其特殊的制度。唐太宗即位後,中國力量強大,突厥也不能不向中國低頭。唐太宗與突厥會盟時,被奉為“天可汗”。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單于和中國皇帝的雙重身份。唐太宗其實也就是繼承同樣的傳統,一身兼中國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有特闢的交通路線引向長安,號稱“參天可汗道”。中國的州縣,除了內地是實際統治的部分外,在西、北、東三方面,都有所謂“羈縻州縣”。這些地方的領袖,有“大都督”、“大都護”這一類的名稱,甚至還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銜,它們乃是名義上屬於大唐統治的疆域,實際上還是由原來地方族群的領袖管理。

這些“羈縻州縣”以西北方向最多,唐代六百多州縣中,有二百多個是西方的羈縻單位。東亞許多國家的領袖,包括日本、高麗等,都帶著唐代地方官職的官銜。固然日本從來沒有真正被唐人統治過,而且唐室對日本也相當地寬容,但日本實際執政的“將軍”,一直帶著“倭國國王”的頭銜以及“大都督”這一類的官稱。於是,唐代的疆域西過蔥嶺,到達今天阿富汗一帶,東到大海,北方包括整個草原,往南一直到今天的越南。這一個龐大的疆域,有本部和核心,再加上週圍廣大的邊緣地區。在這種觀念下,唐代的天下其實也沒有邊界。整個唐代,在北方、西方都沒有長城,也沒有邊塞,那是一個開放的領土。任何族群願意歸屬,其領袖都可以取得中國的官稱,被列入大唐天下之內。這是一個開放的天下秩序,有極大的包容性,也有極大的彈性。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唐朝及其周邊國家

相對於漢代的天下秩序,唐代又有所不同。漢代的天下秩序,最重要的觀念乃是皇帝承受天命,作為普世的共主。漢代在逐漸擴張的過程中,很重視中央的號令直達地方,也重視將地方的俊彥納入統治機制。漢代重視的是從上到下堅實的結構,而唐代的機制則大開大闔,來者不拒,向四方延伸。有一次,我在西安憑弔漢唐古蹟時,曾經將漢唐比較,認為漢代是厚實,唐代是宏大,各有其特色。

唐代的天下秩序,看來不是空話。唐太宗時,突厥與中國之間和平相處,長城沿線並無嚴重衝突,不僅南北貿易,而且西、東之間,也在這一線頻繁來往。各處族群,在這一農牧交界處混合居住。安祿山就是營州混血的“雜胡”,在發跡以前,因為通多種語言而經營區間商業。安祿山擔任河北的節度使,其部下是胡漢各種族群的混合;他的精銳“曵落河”,更是以胡人為主的勇士。安史之亂乃是唐代盛衰的轉捩點,從此以後,河北藩鎮形同化外,整個地區徹底胡化。唐代晚期契丹興起,取得後晉割讓的燕雲十六州。即使宋代統一中國本部,但從西部的關隴到東部的燕雲,包括河北大部,都不在漢人中國疆域之內。這一大片土地,胡化大於漢化。遼、金、西夏,都是在這一形勢下長期立國。這是胡漢混合的一個方式。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公元936年,中國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後晉,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充套件到長城沿線,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160多年。

另一方式,則是在華胡人的漢化。中唐以後,恰是伊斯蘭文明大為膨脹的時期,中亞一帶波斯帝國的故土,紛紛為伊斯蘭的阿拔斯帝國併吞。唐代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原籍是高麗,率領唐室軍隊駐屯在今天中亞的河中地區(transoxiana),與阿拔斯帝國的大軍對壘。公元 751年,唐室軍隊竟大敗於怛羅斯河。唐室在中亞的控制力一落千丈。波斯王室餘眾和當地族群的統治階層,甚至於整個的族群,在受伊斯蘭侵略之後紛紛逃入中國。唐代政府一次又一次安頓這些從羈縻州府逃亡的族群:最初將他們安置在隴西,然後放在今日的關中西部,然後又不得不開啟山西地區,最後甚至於開放山東,讓這些遷入中國的西部胡人居住。

從開元、天寶到唐末百餘年來,先後遷移入華的族群,總人數不亞於三五百萬,他們在中國休養生息。唐末時,胡人的總數可能到達千萬上下。這些族群之中,最著名的乃是講粟特語的胡人,他們原本是來往中國與西域的商人,在西邊大亂之後,便紛紛落戶定居。例如沙陀,乃是昭武九姓之後,一個一個部落整批進入中國。定居在山西的沙陀人,在五代十國中,至少佔了兩個半朝代——這就是唐代天下秩序的特色:胡人歸屬中國,乃是迴歸一個開放性的秩序。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突厥狼衛

大唐帝國編織了一個綿密的驛站系統,符合“道”的觀念,將各地的交通納入一個網路。這些驛站有官驛,負責遞送官家的物資以及傳遞官方的文書;來往官員,也在這些驛站投宿歇夜、換車換馬。在官方驛站的附近,都有民間經營的旅舍和車馬行。唐代的詩文往往提到驛站歇店的情形。這些旅舍,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的,不僅供給住宿和休息,也提供車馬在下一站倒換,很像今天租車旅行的情形。旅客可以租一匹小驢或是一匹壯馬,行道千里,無所障礙。杜甫就說過,在開元全盛的時候,全國的小城鎮物資豐富,踏上千裡旅途的人,不用帶糧食,也不用擔心交通工具。不僅內地,即使在遠地——如西域,根據今天發現的一些唐代文書文書的記載,也還有這種驛站網路。固然,自秦代開始,中國就有馳道的網路,漢代也有官方的驛站,可是像唐代這樣規模的、官家和百姓都能使用的交通網,卻是少見。

唐代物資的流轉十分方便,當然也就刺激了區間物產的流通,對於經濟極有裨益。數百年戰亂之後,唐代的安定、與民休息和經濟的發達,可謂互為因果。單以對外貿易而言,不僅有向西的路線——所謂“絲綢之路”——運送外銷的絲帛,在東向、南向的海道上,也開闢了中外貿易的航道。東路跨海,唐和日本之間交通,人員和商貨來往不絕,日本大量接受唐代文化,也將日本的經濟相當程度地連線於中國的經濟圈內。南向沿著馬來半島和南海島嶼,進入印度洋,既可以和伊斯蘭世界——所謂“大食”地區——交通,也可以直達紅海,甚至遠及非洲沿岸,各國商舶來往,運去瓷器、絲帛,運來珍寶、香料。廣州、泉州、揚州,都曾經有不少胡賈經商,甚至有胡人居住的“蕃坊”,猶如清代晚期出現的“租界”。唐末黃巢進攻廣州時,當地的胡人竟有十餘萬人之眾。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漢代的時候,中亞、內亞各地以“漢人”的稱呼代替了過去的“秦人”。在南方一路,唐代以後中國人的稱號就是“唐人”,這一名稱延續到今天。宋代以後,南洋一帶還是稱中國人為“唐人”,甚至於今天美國的華僑商業區,還是自稱為“唐人街”。

深受胡化的唐代,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上,接受了許多外來的成分。先以日常生活方面來說,唐代的飲食起居乃是總結了南北朝時候的漢、胡分野,整合為新的方式。南朝以前,漢人的居住方式,是以席鋪地、憑案而坐,北方則有所謂“胡床”(摺疊椅)和地毯。服裝方面,漢服是寬袍大袖、斜襟束帶,唐代則從胡服演變成為窄袖、瘦腰、翻領、著靴,外面再披上一件長衣。女子服裝更是多姿多彩,很像今天的洋裝,暴露部分遠比漢裝為多。飲食方面,南方的茶和北方的酪,都成為常用的飲品;肉類的消費,比漢代為多,南方的魚蝦,也在北方上桌。今日所有食物,尤其香料,帶“胡”字的,例如胡椒,都是從外面引入。休閒的音樂舞蹈更是高度胡化,在中國傳統的簫、笛、鍾、鼓的基礎上,加了許多絃樂器,例如箜篌、琵琶、胡琴等。旋轉活潑的胡舞,不論男女都很喜愛。印度的數學和醫學,中亞的天文學,都納入中國文化的系統之內。唐代文化的接受能力,可能是中國曆來最強的。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盛唐氣象

更為重要的,則是文化的理念部分。唐代儒家在前期並沒有特殊的發展,至韓愈以後,儒學才有新動力和新方向。中國接受各種外來信仰,是唐代出現的重要現象。早在南北朝時期,中國就大規模地接受了佛教。雖然佛教在華髮展,經過了北魏、北周、唐代、後周“三武一宗”法難的迫害,究竟都只是短期災難,為時不過數年,佛教終究瀰漫全國。

中國本土產生的道教,與外來的佛教互相交叉,兩者都有關鍵性的整合與開展。在唐代,佛教整體華化,漢傳佛教自成系統,而且由此傳播到日本、朝鮮和中南半島。在西北的高原地帶,藏傳佛教也逐漸成形,並且於此時逐漸擴散到中國的西南部。相對而言,在佛教的母國印度,改革的印度教壓倒了佛教,以至於南傳佛教並不存在於印度本土。伊斯蘭興起以後,在中亞和內亞地區,佛教被伊斯蘭教代替,佛教再無存在的空間。在這個意義上說,佛教移植於中國,可說是接枝成長,蔚成繁林。尤其淨土宗和禪宗,都在唐代成長為重要的宗派。道教,如前所說,與佛教交叉影響,也在唐代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本土宗教。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道士李必

中亞和內亞的祆教、摩尼教和基督教的景教(聶斯托利派),都跟著胡人的足跡進入中國。在中國,這些教派並沒有真正地以原來面目存留於唐代以後。他們的影響,毋寧是被中國的民間信仰吸收,演化為中國的許多啟示性的教派,例如宋代方臘的“吃菜事魔”教派和元明兩代的白蓮教,等等。道教的宗派,尤其吸收了不少外來宗教的觀念和儀式。

唐代的知識分子,並不完全屬於傳統的儒家,他們的觀念以及交往的朋友,頗以佛教或道教為主體,儒家只是陪襯而已。經過唐代的涵蘊和演化,這些宗教系統互相影響,構成了中國特殊的“眾教合一”傳統。

伊斯蘭教也由胡商傳入中國,在廣州、泉州、揚州和關中等處,都有伊斯蘭的信徒,也有相當規模的教堂。不過,伊斯蘭教的信徒很少和其他教派來往,更不論彼此影響以至於形成另外一個華化的伊斯蘭教派。相對而言,中亞、內亞發展的啟示性信仰,並沒有改變伊斯蘭教獨一尊神信仰的獨斷,也沒有對歐洲基督教(分裂為東正教和天主教)的獨一尊神信仰有所影響,以致今日中東、內亞不斷有宗教仇視和鬥爭。唐代對於宗教的寬容和包涵,也反映了唐代文化宏大的氣象。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拜火教教徒

唐代人口,從前面敘述可知,在漢代到南北朝之間的漢人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外來的成分——北方的胡人、中亞和內亞的外族,都消融在“中國人”之內。廣大的南方和西南部山陵之中,本來還有一些原居民的聚落,在唐代都經過遷移和混合,中南部和華南基本上已不再有大群的原居民可見了。只是,西南部的山陵之中,漢代所謂“西南夷”的子孫,有相當多還存在。不過,這些原居民也大量吸納了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些族群可能還保留服裝的特色,但大部分的原居民已經很難在外表上看得出和漢人的不同處。

因此,回顧緒論所說,來自非洲的“現代人類”基因,在進入東方的幾條路線上,本來可能各有一些特色。但經過唐代的吸收和混合,無論沿海東上、由南北上和北方向東的幾支古代基因,都已經混合為“中國人”。固然,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南方沿海,直到今天,居民的基因還有一些地方性的差異。唐代可以說是大融合的時代。

中國皇朝,向來以漢、唐為最重要的時代。假如借用佛家“成、住、壞、空”的說法:漢代是充實華夏,完成“中國”本體的“成”;唐代則是取精用宏、開展性的“大成”。人類歷史上,許多地區都有過“盛世”,往往在極盛巔峰開始下降。在此以後,又往往有一段過程,該一複雜系統逐漸固定、僵化,而逐漸衰敗。唐代的巔峰是在玄宗開元年間,天寶以後,安史亂起,唐代逐漸過了升降交點。根據佛家所謂“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唐代的“大成”之後,應是“住”的階段:巔峰在此,下坡也在此開始。

為什麼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