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亂世的開端篇目一:宦官以黨禁亂天下,黃巾以太平揭竿起

  • 由 閒談古今如是說 發表于 籃球
  • 2022-10-23
簡介——《後漢書·宦者列傳》“朝廷為空”“百姓莫不稱慶” ——《資治通鑑》而梁氏被剷除,單超等無人皆被封侯,時稱“五侯”,而桓帝為了使宦官的權力分散,又重用宦官侯覽,曹節,王甫等人,宦官把持朝政,殘暴專橫,貪侈奢縱,魚肉百姓

歃這個字忿什麼

亂世的開端篇目一:宦官以黨禁亂天下,黃巾以太平揭竿起

披著宗教外衣的農民起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東漢末年的亂世,說到底開端於黃巾起義。

信仰太平道的農民揭竿而起,首先打亂了漢靈帝時期,宦官當政的局面。

靈帝深知依靠宦官是不能平定叛亂的,他害怕黃巾叛亂的事態無法控制,接受建議,解除黨禁。

士大夫集團藉此機會重新登上帝國政治舞臺的中心。但是士大夫集團重新崛起的過程,實際上比較複雜,因為黃巾之亂一年就被平息了,而直到靈帝死前,宦官集團的勢力依舊在士大夫集團之上。靈帝死後,宦官集團與士大夫集團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宦官集團被屠殺殆盡,但是後來發生的一切也並不在士大夫集團的掌控之中,因為董卓所代表的軍方勢力接管了洛陽城,漢末三國的亂世才正式拉開帷幕。當然這是後話。

當然說這麼多隻是為了說明,黃巾之亂是士大夫集團重新步入帝國政治舞臺的契機。

01帝國的政治格具,二元交替

整個東漢時期,帝國的政治格局一直是宦官與外戚交替執政,皇帝幼小時以皇太后一黨的外戚集團掌權,皇帝年長便藉助宦官掌權。另一方就算暫時下野也能在帝國保持相當的影響力。

漢和帝依靠宦官鄭眾等人剝奪了著名外戚集團竇憲等人的政治權力,等和帝去世皇太后鄧氏臨朝聽政,掌握大權,但是依然對鄭眾封賞有加。

永初元年,和熹皇后益封三百戶。——《後漢書·宦者列傳》

順帝去世,外戚梁氏掌權,但是依然和著名的宦官曹騰聯合,立了桓帝劉志。

曹騰等聞之,夜往說冀曰:“將軍累世有椒房之親,秉攝萬機,賓客縱橫,多有過差。清河王嚴明,若果立,則將軍受禍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貴可長保也。”——《資治通鑑》

有必要說明曹騰實際上與曹操一脈沒有血緣關係,曹操父親是曹騰的養子,但是曹家登帝后,追封曹騰為魏高皇帝,以太監的身份位享太廟,曹騰是歷史上的唯一一人。可以想見,曹騰的政治地位有多高。

通常情況下,依靠皇帝重新崛起的宦官會捕殺外戚的代表人物來達到壓制外戚的目的,但是皇太后一方的外戚勢力得到打壓,新的外戚也就是皇后一方的勢力又會在皇帝的支援下慢慢崛起。

這中間的歷史事實,可以看到:和帝以鄭眾消除皇太后竇氏一族的勢力,而後皇后鄧氏一脈的勢力崛起,等和帝去世,安帝以宦官

李閏江京翦除

皇太后鄧氏一脈,皇后閻氏的勢力又得到扶持,後被宦官孫程誅殺,立了漢順帝劉保,順帝在時皇后梁氏一方的勢力又崛起,順帝死後,梁氏權傾朝野,桓帝以宦官單超等人滅了梁氏,又竇氏聯合士大夫崛起……

而士大夫集團通常在這兩方執政的時候都處於依附的地位,兩方執政一般都會對士大夫集團留有餘地。但總體而言,士大夫集團是偏向外戚一方的,因為宦官的身份鄙陋,多數的宦官品行太過低劣,士人為之不恥。而有的外戚實際上能公忠體國有一定的歷史功績。

如和帝前期掌權的竇氏,竇憲北伐匈奴,取得了“燕然石勒”的功績。而鄧騭,謙恭守法,史書稱他“同心憂國,宗廟有主,王室是賴。功成身退,讓國遜位,歷世外戚,無與為比”。再到梁冀的父親梁商,時人稱之為“賢輔”。靈帝時期的竇武德行高尚,更是天下讀書人標榜的

“一世之所宗”,

“三君”之一。

當然事情並不絕對,宦官裡也有良臣,外戚更有囂張跋扈至極的人。

比如和帝時期的鄭眾,對皇帝十分忠心,史書也並未記載有擾民的行徑,相反謙恭識體。

朝臣上下莫不附之,而眾獨一心王室,不事豪黨,帝親信焉。及憲兄弟圖作不軌,眾遂首謀誅之,以功遷大長秋。策勳班賞,每辭多受少。——《後漢書·宦者列傳》

又比如和帝時期發明造紙術的中常侍蔡倫,史書說他有才學,能匡正君主,又不結黨營私。

及和帝即位,轉中常侍,豫參帷幄。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數犯嚴顏,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暴體田野。後加位尚方令。——《後漢書·宦者列傳》

外戚中作惡的代表人物便是桓帝前期在位的梁氏梁冀,因為八歲的質帝朝堂之上的一句“此跋扈將軍“,就將質帝活活毒死,而自己在一旁冷眼以觀,何等地心狠手辣。史書對他的惡事記載數十件而不盡,形容他作惡多端,罄竹難書,用了這樣一句話:“皆此類也”。

帝尚能言,曰:“食煮餅。今腹中悶,得水尚可活。”時冀亦在側,曰:“恐吐,不可飲水。”語未絕而崩。——《資治通鑑》

亂世的開端篇目一:宦官以黨禁亂天下,黃巾以太平揭竿起

漢質帝指著梁冀說“此跋扈將軍”,後遭梁冀毒殺

02宦者以黨禁禍亂天下

然而長期以來,外戚與宦官相互之間的鬥爭模式與策略愈發激烈,宦官與士大夫集團的矛盾一步步加深,終於宦官集團改變了權利運作的相關規則,並且最終得到反噬。

桓帝靈帝時期,宦官集團透過黨禁的方式,不斷擴大打擊面,不僅誅殺了外戚,還瘋狂壓制與外戚合作計程車大夫集團,以往外戚與宦官二元的政治格具,變成了宦官的一元格局。

要知道,桓帝時期計程車大夫集團自發地發起了一項名為“清議”的運動,完全掌握了帝國的輿論風向,與士大夫集團為敵實際上變成了與天下讀書人為敵,與天下人為敵。

而宦官們清除異己,已然站在了權利的巔峰,但是自身的慾望依舊無限膨脹擴張,做了很多禍國殃民魚肉百姓的事情,引火自焚,最終導致了黃巾起義的爆發,以及士大夫集團的全面反撲,隨之被士大夫集團全面清理的局面。

那麼黨禁,史稱“黨錮之禍”,動搖了漢帝國的根本,到底是怎麼回事?

桓帝劉志是在曹騰與外戚梁冀的共同支援下上位的,桓帝即位以後,梁氏依然跋扈,為惡不悛。桓帝就以

單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個宦官為首,調發軍隊,圍攻梁冀所在的大將軍府,因梁冀得罪的人太多,很多人倒向宦官一方。而後梁冀自殺,梁氏皆被屠戮,賓客罷免,朝堂為之一空,百姓莫不稱慶。

帝齧超臂出血為盟,於是超收冀及宗親黨與悉誅之。——《後漢書·宦者列傳》

“朝廷為空”“百姓莫不稱慶” ——《資治通鑑》

而梁氏被剷除,單超等無人皆被封侯,時稱“五侯”,而桓帝為了使宦官的權力分散,又重用宦官侯覽,曹節,王甫等人,宦官把持朝政,殘暴專橫,貪侈奢縱,魚肉百姓。

前後請奪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頃。起立第宅十有六區,皆有高樓池苑,堂閣相望,飾以綺畫丹漆之屬,制度重深,僭類宮省。又豫作壽冢,石槨雙闕,高廡百尺,破人居室,發掘墳墓。虜奪良人,妻略婦子,及諸罪釁,請誅之。——《後漢書·宦者列傳》

群公卿士杜口吞聲,莫敢有言。州牧郡守承順風旨,辟召選舉,釋賢取愚。故蟲蝗為之生,夷寇為之起。天意憤盈,積十餘年。——《後漢書·宦者列傳》

亂世的開端篇目一:宦官以黨禁亂天下,黃巾以太平揭竿起

宦官一日封“五侯”

而官僚集團就以太學為中心,針砭時弊,激濁揚清,公開與宦官集團對抗。史稱“清議”運動。

當時的太學生以郭泰為領袖,推崇清廉正直計程車人李膺、陳蕃、王暢。

“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禦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後漢書·黨錮列傳》

李膺是天下名士,任刺史的時候群縣官員害怕他的嚴明,紛紛棄官,又屢次擊破鮮卑,威名遠揚遼海,任司隸時,宦官震恐,不敢為非作歹。

“鮮卑數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虜甚憚懾。” “自膺到邊,皆望風懼服,先所掠男女,悉送還塞下。自是之後,聲振遠域。” “自此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宮省。” ——《後漢書·黨錮列傳》

陳蕃即是《滕王閣序》中,“徐孺下陳蕃之榻”的陳蕃,少時就有“掃除天下”之志向,多朝為臣,正直剛正,不畏權貴,在宮中與外戚宦官爭鋒相對,桓帝時官至太尉,靈帝時任太傅位於三公之上,兼領尚書事。

太傅陳蕃,輔弼先帝,出內累年。忠孝之美,德冠本朝,謇諤之操,華首彌固。——《後漢書·陳蕃列傳》

王暢亦是多朝為官,梁商時闢為茂才,在內在外都

守正嚴明,著清廉,興教化,官至三公。

郡中豪族多以奢靡相尚,暢常布衣皮褥,車馬羸敗,以矯其敞。——《後漢書·王暢列傳》

當時宦官及其黨羽為禍鄉里,南陽太守成瑨與大赦後殺橫行霸道的宦官黨羽張泛,太原太守劉質也與大赦後將犯法的小黃門趙津拷打致死,

山陽太守翟超沒收了大宦官侯覽的財產,東海相黃浮殺殘暴橫行的中常侍徐璜之侄徐宣。

而後宦官誣告,桓帝聽信,

成瑨,劉質被收押,死於獄中,

翟超,黃浮,被剃去鬚髮,戴上腳鐐和頸鎖,服苦役。

朝中以陳蕃為首,向四人求情的官員,除了陳蕃名聲太大,其餘的都遭宦官記恨報復。

宦官由此疾蕃彌甚,選舉奏議,輒以中詔譴卻,長史以下多至抵罪,猶以蕃名臣,不敢加害。——《資治通鑑》

而後,宦官黨羽張成教唆兒子在大赦前殺人,時任河南尹的李膺在大赦之後依然處死了張成之子,宦官一黨遂讓張成的弟子上書,誣陷李膺等人“養太學遊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

桓帝怒,下詔

逮捕並審理黨人。太僕卿杜密、御史中丞陳翔等重臣及陳寔、範滂等士人皆被通緝。

當時天下人無不惋惜痛恨,以被捕計程車人為“賢”,甚至士大夫以被捕入列為榮。度遼將軍皇甫規,自己上書請求連坐。說明一下皇甫規是之後鎮壓黃巾首要功臣皇甫嵩的叔父。

“臣前薦故大司農張奐,是附黨也。又臣昔論輸左校時,太學生張鳳等上書訟臣,是為黨人所附也。臣宜坐之。” ——《後漢書·皇甫規列傳》

陳蕃為之力爭,不籤逮捕令,皇帝以宦官的司法部門

北寺獄審理此案。

後陳蕃多次為之求情被皇帝罷去太尉一職。

後一年,竇皇后的父親槐裡侯竇武為士人求情,範滂等在獄中言辭懇切,又因為李膺等人在監獄裡

故意供出宦官子弟,宦官害怕受牽連,於是對皇帝說又到了大赦的時候,桓帝就放了士人,但定名冊,終身罷黜。此為第一次的黨錮之禍。

黨人二百餘人皆歸田裡,書名三府,禁錮終身。——《資治通鑑》

自是士人歸田間鄉野,標榜人物,風評名士,有“

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以竇武、劉淑、陳蕃為“三君”,一世之所宗。

劉淑精於學,隱居不仕,教書田野,學生者眾,為一君。陳蕃前有介紹。竇武是桓帝皇后之父,善習經術有德行,廉潔奉公,善政為民,又心繫黨人,為一君。李

膺是

“八俊”之首。

亂世的開端篇目一:宦官以黨禁亂天下,黃巾以太平揭竿起

士人及太學生以清議諷宦官當權

03宦官政變,二次黨禁,徙者甚眾,天下愕然

第一次黨禁的兩年後,167年,桓帝亡故,168年,靈帝即位,竇皇太后聽政,竇武任大將軍,陳蕃任太傅。竇武陳蕃即起用幽禁田間計程車人。百姓以賢人在朝,盼

盛世而來。

蕃與竇武同心戮力,以獎王室,徵天下名賢李膺、杜密、尹勳、劉瑜等,皆列於朝廷,與共參政事。於是天下之士,莫不延頸想望太平。——《資治通鑑》

但當時的宦官依然爪牙佈滿,中常侍曹節更有迎立靈帝之功,竇太后忌憚其勢力,不敢根除。於是竇武陳蕃私下裡商議將要全面翦除宦官。

“曹節、王甫等,自先帝時操弄國弄權,濁亂海內,今不誅之,後必難圖。” ——《資治通鑑》

然事情洩露,曹節王甫等十餘人

連夜歃血共盟,發動政變,挾持皇帝矯詔,欺騙將領,層層圍捕大將軍竇武,竇武無奈自殺,宗室皆沒。陳蕃剛直不願就擒,領太學生十餘人尚書門外反抗被擒,當日遇害。海內遺恨。

故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或志寧社稷,或方直不回,前以讒勝,並伏誅戮,海內默默,人懷震憤。——《後漢書·張奐列傳》

之後

李膺等人再次被罷官,且再遭禁錮。

自公卿以下嘗為蕃、武所舉者及門生故吏,皆免官禁錮。——《資治通鑑》

亂世的開端篇目一:宦官以黨禁亂天下,黃巾以太平揭竿起

陳蕃、李膺、杜密、竇武

而宦官勢力高漲,小人得志,禍亂國家,誑騙君主更甚以往。

曹節遷長樂衛尉,封育陽侯。王甫遷中常侍,黃門令如故。朱、共普、張亮等六人皆為列侯,十一人為關內侯。於是群小得志,士大夫皆喪氣。——《資治通鑑》

宦官們認為黨人的影響力依然巨大,侯覽以之前被收沒財產的怨恨要抓捕張儉,曹節以此為契機,再興黨獄,

十四歲的漢靈帝受誑騙,從之。

上曰:“不軌欲如何?”對曰:“欲圖社稷。”上乃可其奏。 ——《資治通鑑》

李膺、杜密、翟超、劉儒、荀翌、範滂、虞放等百餘人,以氣節慷慨就義,被下獄處死。

“事不辭難,罪不逃刑,臣之節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將安之?”——《後漢書·李膺列傳》

而後宦官又大肆收捕,以報私恨,在各地陸續逮捕、殺死、流徙、囚禁士人,達六、七百名。

自此諸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眥之忿,濫入黨中。又州郡承旨,或有未嘗交關,亦離禍毒。其死徙廢禁者,六七百人。——《後漢書·黨錮列傳》

後幾年黨禁的範圍更加擴大,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牽連五族,都

禁錮終身,國人談及色變,三緘其口。

於是詔州郡更考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悉免官禁錮,爰及五屬。——《資治通鑑》

直到黃巾之亂靈帝才接受皇甫嵩以及宦官呂強的建議,解除了黨禁。

“黨錮久積,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輕與張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 ——《後漢書·黨錮列傳》

總的來看,黨錮之禍源於宦官當權,為禍天下,遭到禁錮的基本都是正直守節之人,不少國家棟梁慘遭不測。腐朽了帝國朝堂,動搖了帝國根本。人心不附,百姓哀怨。宦官掌權的黑暗現實是黃巾動亂的緣由之一。

凡黨事始自甘陵、汝南,成於李膺、張儉,海內塗炭,二十餘年,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後漢書·黨錮列傳》

亂世的開端篇目一:宦官以黨禁亂天下,黃巾以太平揭竿起

黨錮之禍,海內塗炭

04黃巾以太平揭竿而起

內有宦官們大搞黨禁,操持權柄為禍天下,外有鮮卑西羌不斷扣邊,戰事不斷,百姓苦其久已,加之災荒,世間有“人相食”的慘案。

司隸、冀州飢,人相食。——《資治通鑑》

漢末,黃巾賊起,天下饑荒,人民相食。——《三國志注》

冀州

鉅鹿人張角得《太平經》,修黃老之學,自稱“大賢良師”,為太平世界的先知,建立了太平道。他以用念過咒語的符水治病,又讓人下跪懺悔自己犯的過錯,藉此傳教,世人奉之為神明。

鉅鹿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教授,號“太平道”。咒府水以療病,令病者跪拜首過,或時病癒,眾共神而信之。——《資治通鑑》

張角太平教經典《太平經》的教義雜糅了道教以及陰陽家,甚至儒家的思想,主要以

修身養性、天人一體、

醫治天下、勸人行善、至享太平、仙鬼世界為旨要。對於身處水深火熱之際的百姓有極高的號召力。

或棄賣財產,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數。——《資治通鑑》

十年間,教徒數十萬,席捲全國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大州。於是張角設定了三十六個方,方,猶如將軍。大方統率一萬餘人,小方統率六七千人,各立首領。

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資治通鑑》

亂世的開端篇目一:宦官以黨禁亂天下,黃巾以太平揭竿起

張角興太平道,推翻漢室

張角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在洛陽各官署以及全國各州、郡官府的大門上都寫上“甲子”二字。計劃由大方馬元義等先集結荊州、揚州的黨徒數萬人,按期會合,在鄴城起事。甚至宮中有太監為內應。

公元184年即甲子年

黃天代表土德,亦指太平,以取代漢朝的火德

但是被一個叫做唐周的濟南人告密,馬元義等數千在京城的教徒被殺,並且要抓捕張角,張角遂通知各方,提前起義,以頭戴黃巾作為標誌。張角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劫掠城鎮,焚燒官府,天下響應,京師震動。有安平國和甘陵國的人民分別生擒了安平王和甘陵王,響應黃巾軍。

角自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月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安平、甘陵人各執其王應賊。——《資治通鑑》

漢庭震動,靈帝心驚,迅速做出反應,解除黨禁,以大將軍何進統領洛陽周邊軍隊,佔據關口要道守衛洛陽。發天下精兵,北中郎將盧植,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征討黃巾軍。又募鄉勇,各地豪強皆起來討伐黃巾。

亂世的開端篇目一:宦官以黨禁亂天下,黃巾以太平揭竿起

漢帝國最後的倚仗

亂世的第一篇就此完結,下一篇將對漢末三將平叛的具體情況,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的最終遭遇以及天下英雄的初步登場作相應的介紹。

作者,才疏學淺,行文不易,如有錯漏,望海涵告之,不勝感激。另外感謝您的關注,您的支援是作者前進的動力!

Top